內容試閱
在葛林的記憶裡,當時發生的事就好像一幕電影一樣。因為太過悲傷的緣故,葛林的心早已麻木了。在他的身邊,大人們忙著處理喪葬事宜,但他卻一點真實感都沒有。那就好像一場未經他許可就逕自上演的電影。於是,父母雙亡的記憶也像是電影的停格畫面一樣,在葛林的心中永遠靜止不動了。沒有機會跟當場死亡的雙親作最後的話別。沒有聲音也沒有言語的照片──身穿晚禮服的父親,粗壯的脖子上繫著的灰色領結,母親優雅的手臂上戴著的白色長手套,染上鮮紅血跡的這些物品在雪夜裡顯得分外美麗──只有這不合時宜的聯想像是一張照片,一直殘存在他的記憶裡。
在那之後,葛林被外婆領養了,祖孫兩人相依為命過了好些日子。然而,外婆也在葛林高中畢業前病倒,並且沒多久就去世了。那個時候,葛林又覺得自己好像在看一場電影。到醫院時,他被忙著搶救病人的醫生和護士摒除在外,連跟外婆講話的機會都沒有。好不容易外婆看向葛林這邊,勉強張開了嘴,他還來不及湊上去聽,醫生就已經用氧氣罩把她的嘴整個罩住。然後一切就結束了。再一次,葛林沒能從摯愛的親人口中聽到他們的遺言。
從那之後,葛林就變得有點怪怪的。變聲之前,父母雙亡;成年前夕,又失去了唯一的保護者,在孤苦伶仃的少年心中,『死』這個字已經取代親人的愛,成為揮之不去的陰影。
被迫失去親人的葛林不得不去思考『人類為什麼會死亡』這件事。爸媽也好,外婆也罷,對於自己的死,他們一個字也沒提就這樣走了。葛林發瘋似的翻遍古今中外的書籍,想要探知死亡的秘密。他想,藉由這種方法,或許可以瞭解他這不按牌理出牌的人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結果,他還是什麼都不知道。死亡是老練的惡魔,嘲笑毛頭小子的無知,經常從他的指縫間溜走。
葛林從高中休學,將外婆留下的一點財產變賣了,遠渡重洋到了英國。他的荒唐生活就是從那時開始的。為了揮去面對死亡的不安,他加入了龐克族,和倫敦的不良少年一起玩吉他、朝馬路吐口水、嗑藥吸毒。然而過了一陣子之後,他知道自己依然無法漠視死亡這件事。所謂的龐克族,指的是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外面的現實世界產生激烈摩擦,再乘機窺探『死亡』奧秘的一群人。龐克族到頭來也只不過是離死亡只有一步之遙的『活死人』罷了。跟他們在一起,並沒有辦法讓人忘記死亡這件事。葛林的心思從成天只會叫嚷著『沒有未來』的頹廢龐克身上轉移了,他不再逃避,重新思索起死亡的意義,並從書中尋找答案。然而,喜歡讀書的龐克──這個滑稽的存在受到同伴的排擠並敬而遠之是遲早的事。到最後,連最沒用的同夥都嫌棄他,再一次,葛林單獨面對心中的死亡,只剩怪異的龐克裝扮和嗑藥的惡習一直保存下來。
在倫敦廝混的那段日子,葛林突然興起去美國唸書的想法。他看中的是波士頓的殯葬管理大學,那裡面有專為將來想要從事殯葬業的人開設的課程。美國的殯葬業擁有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特殊發展歷史,禮儀師的社會地位與醫師一般高,因此類似的大學開了好幾間。葛林打算在那所大學裡研習遺體保存術(embalming)。所謂的遺體保存術,指的是屍體的防腐處理及替死人化妝的技術,在美國要拿到這張執照可不簡單。
這算是一種釜底抽薪的方法。為了解開盤踞在心中對死亡的疑惑,葛林拋開書本,決心直接面對真正的死亡。就在微弱的太陽沉落在泰晤士河對岸的某個夏日傍晚,葛林從倫敦出發了。
歷經一番波折才到了波士頓的葛林,卻在此時接到巴利科恩家的來信。事後打聽之下,他才知道,快要嚥氣的爺爺為了尋找他這流落在外的孫子,著實花了不少的心思、時間還有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