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巖從門口轉身,沿著來時路往回走,讓視線越過左手邊的圍牆,望向「前院」。只不過月代幾乎從來沒在這個從大馬路上就看得到的院子裡玩耍過。果然,到處都見不著他的人影,反而只看到巖的伯父小松納敏之站在那裡。
再套用一句染的形容詞,伯父是個落魄的文人。所謂落魄的文人,指的是只會寫一些賣不出去的小說,所以出版社也不願意幫他出書,沒辦法只好自費出版,但果然還是賣不好的人。儘管如此,他還是自比為大作家,只會虛張聲勢。會這麼稱呼他也可能是因為,他明明都已經三十多歲快四十了,看起來還是一副書生樣。
這樣的人當然是把生活過得亂七八糟,只能靠跟周圍的人借錢來勉強餬口,但是又還不出錢來,如此惡性循環下去,最後只能一個人孤零零地死在路旁。雖然比徹太郎稍好一點,但自尊心莫名強烈的他,反而更難相處……染苛刻地做出了這樣結論。
常聽人家說,作家沒拿過比筆還重的東西,伯父這點倒是挺像個作家,單薄的身子骨給人弱不禁風的感覺。跟雖然矮小,但身材十分結實的徹太郎剛好相反。
還好,對本人來說還是有個好消息,那就是他有個很照顧哥哥的妹妹,也就是巖的母親。這點徹太郎也一樣,因為月代的母親也是很照顧他。所以敏之和徹太郎就雙雙住進妹夫家裡,而且從此賴著不走。
如今,母親和繼母都已經去世了,父親居然還願意收留他們,這點也令巖覺得不可思議。難道是因為那兩個伯父看起來雖然那副德行,其實對店裡的生意還是有幫助呢?還是因為死去的兩任妻子生前都向父親說過「我哥哥就拜託你了」,所以父親覺得必須要信守承諾?
總而言之,巖不只對跟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徹太郎很感冒,就連對親伯父也一樣,所以他想趁自己還沒被發現的時候趕快離開,只可惜馬上就被叫住了。
「怎麼了?」
「你有看到小月嗎?」
「他不是在屋子裡嗎?」
「那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下午……大概兩點左右吧!怎麼了?他不見了嗎?」
伯父的語氣聽起來彷彿很期待月代不見似的。
「我想一定是在『中庭』裡。」
「啊!說得也是。不過在找到他之前,最好不要告訴徹太郎君他那個寶貝得不得了的外甥不見了喔!否則他可是會搞得雞飛狗跳的呢!真是的,不就是個吃閒飯的人嗎?還自以為是那個孩子的監護人。」
這麼說別人的伯父其實也跟川村徹太郎一樣,是賴在豬丸家白吃白住的人。雖然沒有徹太郎那麼嚴重,但也還是密切留意著身為外甥的一舉一動,這點其實也跟徹太郎半斤八兩。
「還有啊……」
「如果你有看到他,麻煩通知染嫂一聲。」
巖明知對方還有話要跟他說,卻裝作不知道,轉身回屋子裡。
沿著走廊往東走,然後直接從緣廊下到中庭。這裡剛好是儲藏室的後面。儲藏室坐落於庫房以南,庫房則蓋在店舖的正後方。
咦?也不在這裡。
就連長在院子角落裡的巨大橡樹後面都找遍了,還是不見月代的人影。巖還以為他一定是在這邊玩,沒想到居然猜錯了,害他一下子沒了主意。
他還不可能爬到這棵樹上去吧!
巖還記得明明也沒有人教他,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己就會開始爬到橡樹上玩。他記得那個時候月代也在,不過月代畢竟年紀還小,應該還爬不上去。
接著打開圍牆上通往中庭東側的木門,看了一下和隔壁鄰居中間的那條路,依舊不見月代的人影。
如果不在這裡的話,接下來就只剩「後院」了……
位於店舖、庫房、儲藏室三個相接房間西側的,是豬丸家由南向北延伸的木造主屋。只不過就構造而言,以中庭為界的房子前半部是會客室和客廳,所以被視為店舖的一部分。相對的,與中庭平行的後半部則相當於所謂的住家部分。
主屋以南、中庭繼續往西延伸的那一塊區域就是後院。話雖如此,和經過空間設計、光線充足的「前院」及「中庭」比起來,只有一片空地的「後院」不只殺風景,而且在其南側還有味噌倉庫、醬油倉庫、酒倉庫等三間大倉庫,所以總是彌漫著一股陰森森的昏暗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