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鬼畜之森——柏市・小姊弟誘殺案——〉
(文・橋本勳 刊載於雜誌《流路》二〇〇二年八月號)
為了釐清九年前「柏市・小姊弟誘殺案」的真相,橋本勳決定追查當事人和相關人員的證詞。然而,越是繼續深入調查,他心中浮現的疑惑也越來越多……
現場
聽完遊民須藤的說法後,我給了他三千日圓以及從便利商店買來的啤酒和麵包以表謝意。這段證詞實在太珍貴了,真慶幸還有人記得望月這號人物。事實上,調查前我已是半放棄狀態,畢竟事情都過了九年,應該沒有人記得他了吧。須藤說,很多遊民在上野公園一住就是幾十年,遊民只要住得舒服,通常就不會隨便變換基地。
跟須藤道別後,我通過松戶站二樓的中央票口,前往常磐線的各站皆停列車月臺,搭了十幾分鐘的電車,來到了M車站。
M車站位於千葉縣柏市,雖然只有各站皆停列車會停靠,利用的乘客卻不少,車站附近也很熱鬧。M站附近居住環境相當便利,花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到達市中心。我走出車站,從包包拿出地圖影本確認。目的地在三公里外,車站附近有許多大型商業設施和柏青哥店。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柏市,柏市北以河川利根川為界,過河就是茨城縣;東以湖沼手賀沼為境,鄰接我孫子市。
走了一陣子後,我來到國道 六號線上,路邊是再平凡不過的關東近郊地方都市景色。這裡店鋪林立,有連鎖餐廳也有二手車店,路上行車絡繹不絕,不斷有聯結車和大卡車從我身旁呼嘯而過。車道雖為雙線道,人行道卻相當窄小,只有留人與人擦肩而過的距離。這樣的路況令人心慌意亂,於是我決定彎進住宅區的巷弄。
這座住宅區幾乎沒有行車,就連行人也很少。房子大多都是電梯大樓和透天厝,偶爾夾雜著菜園。我來到一棟還沒蓋好的大樓,走過施工圍籬,便到達今天的目的地。
那是一座位於住宅區街角的兒童公園,不但占地寬敞,處處可見青草綠樹,還有各式各樣的遊樂設施。因還不到放學時間,公園裡沒有小學生,只有幾個帶孩子來玩沙的主婦,還有老人家在散步。
我走到單槓旁的長椅坐下,放眼望向整座公園。悠閒的春日午後,公園裡的綠樹呈現一片蒼翠。多麼安逸平凡的景色呀!實在很難想像,這裡九年前竟發生過那麼樣悲慘的案件。這時,有小朋友突然在沙坑裡跑了起來,被絆倒後放聲大哭,他的媽媽急忙衝到他身邊。想必九年前,那個男人也是坐在這張長椅上盯著小孩看吧。
起身在公園裡走了一下後,我感覺到好像有人在看我。轉頭一看,發現一群推著娃娃車的主婦正一臉訝異地看著我。這也是無可厚非,畢竟一個大男人在大白天來到公園,任誰也會覺得奇怪吧,更何況這裡曾發生過那樣不堪回首的事。於是我決定,在她們心生疑慮前先行離開。
走出公園後,我又從包包裡拿出地圖影本,找到事先做好的記號,沿著住宅區前行。
半晌,我來到一條下坡,坡道兩旁各種有一排行道樹。過了坡道就是近年的重劃區,柏油的顏色很新,看來是新鋪過的。這裡離公園還不到一百公尺,路旁卻蓋了一整排高樓住宅,大樓中央還蓋了水泥廣場。
這裡原本有一間木造房屋,被害人以前就住在那裡,屋外有一座大院子和水泥圍牆。或許是為了抹滅痛苦的記憶吧,案件發生後,他們家便把房子賣了,舉家遷移別處。之後這個地方被列入重劃區,附近的房子都被拆除,當然也包括那棟木屋,現已看不見半點當時的痕跡。
話說回來,該案件真的很不可思議。要說這件事眾所皆知嗎?似乎也不是。剛發生時驚動了整個社會,現在早已被忘得差不多了。雖然這麼說對家屬很失禮,但該案已破案,兇手也已落網,對媒體而言,這個案件已經「結束」了。
既然已經破案了,我為什麼還要採訪這個案件呢?主要是因為我想釐清兇手犯案的動機。兇手和被害人之間沒有任何的交集之處,在案件發生前,他們素昧平生,兇手跟被害家庭之間也沒有任何糾紛,然而,那個男人卻對他們作出了令人不忍直視的殘忍行為。
「無動機殺人案」在現代社會中早已屢見不鮮,但即便沒有直接的原因,背後也有間接的契機,像是負債累累、家庭方面的問題、無法適應社會生活⋯⋯等。當然,本案兇手的背景也並非純白無瑕。根據法庭記錄,法官認為他的惡行和生活背景有關。但我把法庭紀錄反覆讀了好幾遍,還是無法接受這樣的說法。
惡魔是如何進駐他心中的?
為了釐清真相,我開始追蹤這個案件,蒐集當事人和相關人員的證詞。不過,事情畢竟已經過了九年,要找到這些人並不容易。再加上這是一樁慘絕人寰的兇殺案,有些人甚至以「不願回想」為由拒絕受訪。雖然過程困難重重,但還是有人願意幫忙,提供珍貴的相關證詞。本報導文學是基於採訪內容寫成,希望能帶大家釐清重重謎團,一窺案件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