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學好英語的第一件事
一個人在學習外文的過程中,閱讀的內容應該要符合他的程度,才是最理想的閱讀素材。
如果你想要把英文學好,必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知道自己的程度在哪裡。如果你看的書遠遠超過自己的程度,有很多不知道的生字,很可能會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挫折感,無法享受閱讀的樂趣,然後就越來越不想讀……形成了惡性循環。
所謂「適合自己的程度」要怎麼認定呢?
若以外文小說為例,一頁中如果只有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六的單字是生字,這就是一篇適合你程度的文章。
如果生字量到達百分之六,也還在接受的範圍之內;一旦高於百分之六,就表示你該換一本比較簡單的書來看,否則就會花費很多時間在查字典上,難以真正達到學習的效果。
如何說得一口好英語
我常說:「英文是聽出來的!」口說和練習聽力一樣,最重要的是持續練習,並不斷找機會運用,就算是自言自語也好。
一般常見的廣播英語教學節目,大約是三十分鐘的內容,其中對話部分往往只有幾分鐘,其他時間都是在朗讀或者講解內文,如果你的目的是要練習口說能力,每天花一點時間,針對對話的部分多聽幾次、多說幾次,日積月累,一定會越來越進步。
除了模仿英語教學重要對話內容的發音做口說練習外,你還可以試著做英語朗讀訓練。你不妨試試看自己能不能看著一篇英文稿子照唸一遍,舌頭完全不打結?
我雖然早已習慣站在講台上侃侃而談,偶爾還是會做朗讀訓練,來增強英文口說的流暢度。
在朗讀時,我不只是唸文章而已,還會依照每篇文章不同的主題,想像自己是以怎樣的角色詮釋這篇文章。
如果是一篇新聞報導,我會想像自己是個新聞主播,由於我平常有固定收看英語新聞或觀看英文頻道的習慣,很容易揣摩主播報導新聞的語調,唸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如果是關於自然科學或者文明探索的文章,我就會想像自己是國家地理頻道的旁白配音員,相對的,唸的速度也會比較緩和一些。
如果是故事情節的文章,我還會想像自己是個說故事的人,融入各種聲音表情與情緒張力……這種在腦海中有意識地進行「角色扮演」的朗讀訓練,對於提升口說的技巧也有幫助。
如果想要再更進階一些,你也可以練習即席跟讀(shadowing)。
舉例來說,可以把電視機轉到英語頻道,在不看字幕的狀況下,讓自己不管聽到什麼句子就跟著照唸。
這對新手來說非常困難,光是用中文來試,就知道它的難度。但是,如果你常常做這樣的訓練,英語就會越來越溜。
這種練習等於是你在處理一個訊息時,需要立刻判別訊息的內容,然後透過嘴巴輸出,它同時也考驗了你的思考能力、處理訊息的能力,以及臨場反應能力。
當然,就像我一再強調的,你所聽的內容必須和自己的程度相當,否則達不到該有的學習效果。
從閱讀提升英語實力
閱讀有兩個層次,一種是「學習如何閱讀」(learn to read),另一種較高層次的是「為了學別的東西而閱讀」(read to learn),一般大學生的英文程度應該要能為了學別的東西而閱讀,但很多人到了大學還停留在「學英文」的階段,把英文當學科來唸,而不是透過英文學習其他科目。
無論你學習英文的目的是什麼,可能是工作上需要,也可能是對某個議題特別有興趣,其實都可以利用英文這個工具得到更多的新知。由於工作需要,我平時會訂一些英文教學或教育相關電子報,即時掌握國內外的教育新知、重要教育事件、研究報告等,以獲得第一手資訊。
掌握知識的速度是現代人競爭力的一部分,也是造成財富落差的因素之一。想要掌握世界的脈動,跟國際接軌,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英文閱讀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