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秒殺口訣大公開

  • 作者:李正凡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3/06/17

  • 定價:260元
  • 優惠價:79205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803-865-3
  • 系列:樂在學習
  • 規格:平裝/272頁/14.8x21cm/普通級/套色印刷
  • 分類:英語學習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秒殺英文法閱讀篇:秒殺《經濟學人》可以這麼簡單!

◎秒殺英文法閱讀篇:秒殺《經濟學人》可以這麼簡單!

英國《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雜誌創刊於1843年的維多利亞女皇時代(1837—1901);同一年,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出版了《小氣財神》(Christmas Carol),比德國哲學家尼采(Nietzsche)的出生早一年,迄今已有170年之久,和現在著名的雜誌《時代雜誌》(TIME,1923),《新聞週刊》 (Newsweek ,1933),《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1948),《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1922)馳名。它以週刊型式出版,但是將自己定位為報紙,除了報導政經、科技、藝術與書評,也包括一週全球重要大事。有別於美國雜誌所提供的美國世界觀,《經濟學人》以歐陸的觀點提供世人另一觀點看世界,因此《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讚譽為「時事聖經」。

創刊迄今,《經濟學人》的讀者群以受過高等教育為主,如華爾街的商業人士、學者,以及對世界有巨大影響力的政治人物與企業家。因此,閱讀《經濟學人》的門檻頗高,以下是《經濟學人》文章的特色:

1. 難懂的headline (標題)

例1:Ma the bumbler:A former heart-throb loses his shine

失去民心的馬英九:昔日萬人迷如今光環不再。

此標題中最關鍵的字是bumbler 原本意思為「失敗者、把事情搞砸的人」。根據整篇文章,它強調文章中的「主人翁」如同次標題一樣「昔日讓人民耳目一新,讓人民有所期待」,但是隨著全球經濟惡化的情況越演越烈,再加上容易因為反對或媒體的批判「朝令夕改」,改變施政方針,種種不當的措施突顯出他的「優柔寡斷」(“Worse, he frequently tweaks policies in response to opposition or media criticism. It suggests indecisiveness.”),因此台灣人民似乎有所共識,認為「馬總統」是沒有效率的執政「失敗者」(“The country appears to agree on one thing: Mr Ma is an ineffectual bumbler.”)。在此,我把 “ Ma the bumbler”譯成「失去民心的馬英九」更能符合此篇文章的內容,也與次標題「昔日萬人迷如今光環不再」更為貼切。

例2:The risk of rogue tinkering

It seems probable that a recent bit of atmospheric tinkering is the first of many unilateral geoengineering gambits

粗魯、拙劣地修補地球大氣層所產生的風險

最近對大氣層所做的拙劣修補工程,似乎有可能演變成許多單方面、一廂情願的地球改造工程補救措施的第一招險棋。

rogue (n.) 流氓、惡棍

tinkering (n.) 粗劣地修補

unilateral (adj.) 單方面的

geoengineering (n.) 地球改造工程

gambit (n.) (國際象棋)為取得優勝而犧牲一子或數子的第一著棋

本標題不易從字面上理解,rogue 原意為「流氓、惡棍」,在此與tinkering (拙劣地修補)搭配時,會形成rogue本身字義的延伸,進而形成「意象化」:「像流氓般地粗魯、拙劣地修補地球大氣層」。unilateral 原意為「單一方面的」,在此延伸意義為「單方面一廂情願的」。gambit原意為在棋賽當中的讓棋, 所以 “the first of many unilateral geoengineering gambits” 意謂「為了改造地球所做的片面、一廂情願的補救措施,可能補了東牆破了西牆,就像是在下棋中為了得勝而犧牲一子或數子,到頭來得不償失,最後可能演變成許多相關補救措施的第一招險棋」。

2. 喜歡用典

例1:If APRIL is the cruelest month for poets, May is the harshest one for  European leaders.

如果四月對詩人而言是最殘酷的月份,那麼五月對於所有的歐洲領導人而言則是最嚴酷的月份。

當讀者讀到 “If APRIL is the cruelest month for poets”時,一定會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為何四月份對詩人來講是最殘酷的月份呢? “April is the cruelest month”源自美國詩人T.S. Eliot艾略特的名詩“The Wasteland”首句,意謂著詩人正面臨的困境。由詩人所面臨的困境來比喻「五月對於所有的歐洲領導人而言,則是最嚴酷的月份」,因為他們對於歐元區發生嚴重財務危機的國家是否進行金援紓困,正在傷透腦筋。
1 2 3 4 5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