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記憶的記憶術:不用背也不用努力!記憶力越差的人越有效!日本名醫教你史上最輕鬆的記憶法,讀書考試、提升工作效率、預防失智症,任何場合都用得上!

  • 作者:樺澤紫苑
  • 譯者:涂愫芸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6/12/27

  • 定價:320元
  • 優惠價:79253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86-94066-0-4
  • 系列:樂在學習
  • 規格:平裝/288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讀書.學習/職場工作術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 故事化記憶術 ]

把味道、感情都轉化成語言──語言化記憶術





記住十多年前的兩百多家店的湯咖哩味道的方法



大家或許不相信,我還清楚記得十多年前吃過的湯咖哩味道,而且是兩百多家店的味道。有些店從那時候經營到現在,我都知道味道是跟當時一樣、還是不一樣,如果不一樣,是哪裡不一樣。

想必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不可能記住十年前,而且是兩百多家店的味道。然而,「輸出記憶術」是可以讓這樣的不可能變成可能的超級記憶術。

為什麼我能清楚記得十年前,而且是兩百多家店的味道呢?因為我把湯咖哩美食之旅的紀錄,都寫成詳細的評論留下來了。

從一九九八年到二○○六年期間,我經營了湯咖哩美食之旅的網頁,名為「札幌辛辣咖哩批評」,收錄了兩百五十三家店共四百三十一盤的「美食之旅」食記。在湯咖哩店開始慢慢增加的二○○○年左右,除了口耳相傳之外,刊登湯咖哩資訊的網站就只有我的網站了。也就是說,想上網查湯咖哩資訊的人,都只能參考我的網頁。

持續經營幾年後,這個網頁便成了湯咖哩粉絲要查最新資訊時不可或缺的網頁。一天有兩千多人次造訪,甚至造成「在我的網頁介紹的店隔天就會大排長龍」的現象。湯咖哩因此廣為人知,說是從這個網頁掀起了湯咖哩風潮也不為過。

言歸正傳,像「味道」這種很難存在記憶裡的東西,也可以靠用心「寫」一篇文章,亦即以「語言化」做輸出,牢牢地留在記憶裡。

語言化就能留在記憶裡的東西,並不只限於味道。讓患者把自己的心情、感情、內心想法等難以啟齒的事,以語言表達出來,在精神醫學的世界稱為「語言化」。

再者,把自己的想法和現在的狀況「語言化」,便可以客觀地審視自己的狀態,進而自己找出解決的方法。最後,光靠「語言化」,患者便能漸漸痊癒。

從五種感官衍生出來的情感等難以記憶的東西,都可以用語言、文字表現出來。經由這樣的「語言化」,便可以客觀地掌握這些情感,牢牢地留在記憶裡。



侍酒師為什麼可以記住並區別幾千種味道、香氣呢?



以前,我看過田崎真也先生在世界最優秀的侍酒師大賽中獲得冠軍的影片。

有一杯裝在杯子裡的酒,他靠顏色、味道、香氣,便能完全猜中這杯酒的葡萄種類、地域、田地、釀酒期(年份),令我十分驚愕。這簡直就是神技,一般人絕對做不到。

味道、香氣這種虛無的感覺,要怎麼記憶呢?而且還要記幾百種,不,可以參加比賽的人,起碼要記得一千種以上的差異。這種記憶五種感官的方法,在田崎真也的著作《語言傳達技巧:侍酒師的表達能力》裡有詳細的說明。

這本書裡有很多有趣的敘述:

「為什麼侍酒師可以把五種感官的感覺置換成語言呢?靠五種感官接收的感覺,或許會停留在潛在的意識裡,但光是這樣,並不能成為可以自由自在地叫出來的記憶。要隨時想起、更清楚地喚醒,就需要語言。用五種感官的感應器,接收每一種酒的感覺,以左腦做判斷,把感覺語言化記憶起來,再做整理當成資料存起來,有助於方便檢索。」

「想把記憶變成容易整理的工具,賦予意義,做成更明確的東西,以便可以瞬間叫出來,自在地應用,語言化就是最好的方法。」

像味道和香氣這種稍縱即逝的細膩感覺,都要靠語言的表現加以故事化。這麼做,便能把五種感官的感覺都留在記憶裡。

我非常喜歡威士忌,每次喝威士忌,都會盡可能做試喝筆記。面對味道和香氣,全神貫注在一杯酒杯的世界裡,把感覺一一置換成語言。毋庸置疑,這既是終極的智慧型遊戲,也是記憶力的鍛鍊。

開始做試喝筆記以來,我的味覺、嗅覺都變得敏銳了,尤其是嗅覺,已經可以區別種種香氣。即使蓋住牌子,也可以猜中地域,準確率非常高。目前,我正在記具代表性的蒸餾所的味道和香氣,增加腦內的資料庫。

把五種感官接受到的感覺,做語言化的輸出,既是加強五種感官的鍛鍊,也是記憶力的絕佳鍛鍊。









[ 事前準備記憶術 ]

「理解」比「背」更重要──禁止硬背記憶術





依照四個步驟扎實地記憶



或許有人會想︰「明明是講記憶術的書,卻禁止死背,不要說這麼奇怪的話嘛。」感覺上,「禁止死背」與「記憶術」似乎相互矛盾,其實並不然。

所謂「死背」,就是從頭到尾一五一十地硬背起來。不可思議的是,越是成績不好、對記憶力沒有自信的人,越會想「死背」。

那麼「死背」的相反是什麼?就是確實了解內容,再依據內容的背景來記憶吧?對記憶力沒有自信的人,不該把力氣花在「死背」上,首先應該把力氣花在「理解」內容上。

我想沒有人可以在打開課本新的一頁時,看過就馬上記起來了吧?記憶有必要的步驟。

請容我再重複一次,遵循「理解」、「整理」、「記憶」、「反覆」這四個步驟,就可能有效率地記住。

讓我們回想學校的課程。首先,老師會讀課本、講解內容。聽完老師的講解,就能「理解」課本的內容。

邊聽老師講解,邊在筆記本抄寫黑板上的字,把重要部分做成筆記,做筆記就是把理解的內容做「整理」、做紀錄。

回到家複習上課的內容並「記憶」,考試前再「反覆」地看,不斷地背。

像這樣,做到「理解」、「整理」、「記憶」、「反覆」的四個步驟,就能有效率地記憶。

這四個步驟中,最重要的是「理解」與「整理」。

沒經過理解、整理,即使勉強「硬背」下來,也會成為「意義記憶」,不好記、容易忘。花足夠的時間去理解、整理,「意義記憶」就會變成「插曲記憶」,所以好記、不容易忘。

禁止「死背」!先徹底做好「理解」與「整理」的事前準備,再前進到「背」的步驟,就能毫不勉強、輕鬆地記憶。





[ 社交記憶術 ]

寫「日記」就能訓練記憶力──日記記憶術





每天可以輕鬆做到的記憶訓練



我想已經很多人有臉書或部落格,而把當天發生的事記錄下來當成日記,可以訓練記憶。

寫日記就是回顧當天一整天的事,邊回想邊把當天發生的事、對這件事的感覺和想法寫下來。這麼做可以當成「想起來」的訓練,活化頭腦;「日記」也被期許運用在預防失智症的訓練上。

所謂寫日記,就是作文、整理、彙總。如前所述,「整理、彙總」、「語言化」、「故事化」是記憶紮根的重要催化劑。

在SNS上寫日記的人,前提就是要給別人看,所以不能寫便條紙或條例式的東西,寫得再短也要有成為文章的體裁。

也就是說,日記裡會寫入什麼人、什麼時候、在哪裡、做了什麼,所以是不折不扣的「故事化」。

今天一整天經歷的事,會成為「插曲記憶」被記憶下來。然而,並不是每天發生的事都會成為「插曲記憶」留下來。要自己選擇印象深刻的事並彙整成文章,才能複習那個「插曲」、強化記憶。當然,以後再重讀也會有複習的效果。

寫日記本身就有訓練記憶的效果。

被整理成日記的插曲,會強烈地留在記憶裡,即使忘記了,也會在重讀的瞬間想起來。



寫正面的日記就會幸福



日記還有另一個驚人的效果。

美國楊百翰大學的實驗結果顯示,光是寫正面的日記就會幸福。

實驗對象被分成兩組,寫四個禮拜的日記,一組只寫當天發生的正面事情,一組單純寫當天一整天發生的事情。

結果,「只寫當天發生的正面事情組」的幸福度與生活滿意度,都比「單純寫當天發生的事情組」高。

寫正面內容比較容易提高幸福度,所以在SNS寫日記時,最好以正面的事為主。

或許有人會說,自己的日子沒有那麼多「快樂的事」、「有趣的事」。但是,持續寫正面的日記,就能磨練感性,找出日常中的「快樂」與「有趣」的事。



「寫兩天前的日記」可以預防失智症



經常被提起的預防失智症的方法之一,就是「寫兩天前的日記」。

兩天前,亦即經過兩次的睡眠後,暫時被保存在海馬區的資訊會變得非常薄弱,處於逐漸被遺忘的狀態。

要想起今天發生的事很簡單,要仔細回想起兩天前發生的事就很難了,所以可以訓練記憶。

持續寫兩天前的日記,比每天持續寫日記更難。但是,在臉書或部落格寫日記,應該會有等同於「寫兩天前的日記」的效果。

我也很用心以寫日記的方式,把今天發生的事寫在臉書上,但有太多事要忙,有時沒辦法在當天發表。這麼一來,就會變成把兩、三天前發生的事寫成報導發表。結論是,毫不勉強地以平常心在SNS發表日記,就會因為偶爾更新得比較晚,得到幾乎等同於「寫兩天前的日記」的效果。


1 2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