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作者序 養兵千日,用在一朝── 談大作文章
徐高鳳
所謂「千日」,就是三年。在國中三年,如果能善用時間,儲備戰力,相信在會考那決定性的一朝,面對任何作文命題,都能文思泉湧、援筆立就,下筆如有神。
一、如何養兵?
1. 閱讀與思考:劉勰《文心雕龍》:「積學以儲寶。」朱熹《觀書有感》:「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閱讀是吸收知識的源頭活水,如果能在平時廣泛閱讀與思考,累積成語典故、名言佳句、歷史故事等知識,適切運用在文章中佐證,必能增加亮點,獲得高分。
2. 觀察與體會:程顥〈秋日偶成〉:「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我們所處的世界,不僅繽紛多彩,且變化萬千,若能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善用五感,用心體會,將發現身邊有許多唾手可得的題材。會考寫作測驗的考題,通常是日常生活經驗中可以找到的題材,故平日要用心觀察周遭人事物的特性,並記錄要點。
3. 勤記與勤背:準備一本筆記本,上課、閱讀時,欣聞警語,喜見佳句,隨手立即記下,有空就翻閱背誦。對於不懂的詞彙成語,要查出原典,弄清其本義、引申義。經典古文、古典詩詞、美詞佳句,熟讀之後,最好能背誦,腹內有經綸,遇到寫作時,自能胸有成竹。荀子《勸學篇》:「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斷積累,寫作時自然言之有物。
4. 觀摩與練習:「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只要有決心,肯下工夫,多練習並觀摩佳作,作文能力必會提升。作文課、生活札記、校刊徵稿,是練習寫作的園地。此外,可善用聯絡簿,在札記欄寫日記、閱讀心得、摘錄範文或名人語錄等,日積月累,持之以恆,將獲益匪淺。
二、用在一朝:
1. 審題立意:審題時,要理解字面的意義,洞悉題目的內涵,確立範圍與重點。例如:作文題目「體諒別人的辛勞」,「別人的辛勞」是範圍、標靶,「體諒」是重點、靶心。射中標靶,可以得分,而要得高分,就必須射中靶心。審題後,立下文章的主旨,此乃立意。
2. 運思取材:要依據立意運思,選取適當的材料,並進一步闡述說明,以凸顯文章主旨。一般可以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他人、大自然、書本歷史等方面取材,取材的原則須注意:從他人引回到自己,從過去引回到現實。
3. 結構組織:要層次分明、井然有序,注意段與段的銜接。抒情文的表達要恰如其分;記敘文一般都依事件發生順序敘述,亦可用倒敘法;若是論說文可分為引論(破題):字數勿太多、正論(內容):可二至三段,以夾敘夾議為佳,最好能舉例說明、結論:與引論一樣,字數宜精簡,並與之呼應。
養兵貴在身體力行,語文能力是累積的,無法一蹴而就。「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希望同學們,把握時間,儲備實力,在決定性的一朝,以行雲流水之姿,享受大作文章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