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八個腦區的特徵
大腦好比社會的縮影。
大腦裡有超過一千億個、多到數不清的神經細胞,它們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形成集團,建立據點。
若以公司比喻,就是有社長、執行董事或秘書,底下根據不同業務內容分成各部門。
我將腦中如同各部門的部位,依照各自負責的任務,取名為「腦區」。
思考系腦區:掌管思考、意志、想像力等,思考事情時會發揮作用。
理解系腦區:理解看到或聽到的資訊,遇到不知道的事也會進行推理,試圖推測與理解。
記憶系腦區:記憶或回想事物時發揮作用,儲存且活用資訊。位於掌管記憶的海馬迴周圍。
感情系腦區:感受並表現喜怒哀樂,以終身持續成長、老化速度緩慢為特徵。位於大腦多個部位。
傳達系腦區:透過溝通進行交流。
運動系腦區:負責手、腳、口等活動身體的所有行為,為大腦中最早開始成長的區域。
視覺系腦區:將眼睛看到的影像或圖像、讀到的文章聚集在大腦。
聽覺系腦區:將耳朵聽到的語言或聲音聚集在大腦。
長大之後,重新調整學生時代的學習方法
只要給予明確且優秀的經營戰略,在現場工作的人就會立即展開行動,所以上層的決定或意見非常重要。
以大腦來說,如同董事的思考系、理解系和記憶系這三大要角,攜手合作並有效率地發揮作用時,其他腦區也會更容易運作,進而提升大腦整體的功能。
大人的學習法也是如此,為了牢牢記住學過的東西,讓它們隨時能派上用場,讓三大要角正常地發揮作用是必要條件。
學習也就是和記憶力一決勝負。
或許有些人會想,要記住學過的東西、提高記憶力,鍛鍊記憶系腦區或許比較快。
不過,這是極大的誤解。
大人腦的記憶系腦區很難獨自運作。
這才是大腦的實際情況。
長大後想要提高記憶力,必須要有思考系與理解系的協助。這兩個腦區也得借助記憶系的力量才能思考、理解事物。
此外,為了讓記憶系充分發揮作用,必須和給予意見的感情系保持密切的聯絡。
大人不適合用學生時代那種死背硬記的學習方法。
那種方法只有學生腦才適用,對大人腦而言毫無效率。
腦區之間是互相扶持的關係,身為監察人的你要引導它們各自發揮所長。
為了讓各腦區發揮所長,必須仔細了解它們的任務與特色,才能知道該怎麼做能夠讓它們發揮作用。
利用興奮積極的情緒欺騙海馬迴
當我們處於「喜歡這個」、「這件事很有趣」等興奮積極的情緒時,海馬迴會釋出頻率4Hz~8Hz的腦波「希塔波」(Theta Wave)。
釋出希塔波的時候,海馬迴的運作變得活絡,對於進入大腦的資訊會做出「這個很重要!」的判斷。
進而開放連結長期記憶的途徑。
因此,若想要有效率地學習,就應該對於棘手或難以喜歡的事物,想方設法變得喜歡。
話雖如此,做不想做的事實在很難覺得開心。
為了升遷、考試而不得不去做的事,非但不覺得有趣,而且還是在不情願的狀態下進行學習,此時大腦會分泌壓力荷爾蒙,使得海馬迴萎縮,導致記憶力下降,可能還會喪失幹勁。
在第四十三頁介紹過大腦君的個性,基本上大腦具有容易受騙的特質。當然,對於不想做的事能覺得有趣、喜歡是最好的事,但就算做不到也沒關係。
只要騙過大腦,讓它產生開心、有趣的錯覺即可。
那麼,具體來說應該怎麼做呢?
各位請記住,是要以「興奮積極的情緒」面對學習這件事,而不是勉強自己喜歡學習。
例如,喝喜歡的拿鐵咖啡,以愉快的心情學習;預設好通過考試後要給自己怎樣的獎勵,想著那個獎勵翻閱教科書;或是去找喜歡的老師,報名線上課程,藉以提高興奮的情緒。
有資料顯示,釋出希塔波的時候,學習速度會從兩倍上升為四倍(德州大學學習與記憶中心,霍夫曼等人的研究)。
比起普通的學習方式,這麼做只要花25~50%的時間與體力就能記住想要學習的知識。
面對棘手的事物時,把「喜歡」的事物放在身邊,營造讓大腦容易運作的環境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