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之後,才是你大腦的全盛期:日本首席腦科學名醫親授,打造終生進化的最強大腦!

  • 作者:加藤俊德
  • 譯者:連雪雅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4/01/08

  • 定價:360元
  • 優惠價:79284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626-7397-11-4
  • 系列:樂在學習
  • 規格:平裝/256頁/14.8x21cm/普通級/套色印刷
  • 分類:自我成長/讀書.學習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複習的時候,從教科書的中間開始

容易記住學習內容的開頭和最後,是大腦的特性之一。
反之,很難記住中間的內容。
複習的時候,刻意改變順序從中間開始,就能徹底記住知識。

播出時間長達半年的NHK晨間連續劇或連續一年的大河劇,人們對於那些作品的開頭和結尾都記得很清楚,但中間的劇情是什麼,很少人能夠詳細記住。
其實,實驗心理學也已證明,中間的記憶會被遺忘。
行動心理學的用語中有「初始效應」和「時近效應」,最初和最後的記憶容易成為短期記憶。

「初始效應」是指見到一連串的項目時,很容易記住最初看到的項目,這在一九四六年波蘭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Solomon Asch)的印象形成實驗中已被證實。

實驗中分為兩組,針對某個人物進行以下的描述。
A「開朗、率直、可靠、謹慎、急躁、善妒」
B「善妒、急躁、謹慎、可靠、率直、開朗」

雖然兩組都是相同的形容詞,根據最初的詞彙,A組給人積極正面的印象,B組給人消極負面的印象。

「時近效應」是一九七六年由美國心理學家諾曼.亨利.安德森(N.H.Anderson)在模擬裁判的實驗結果中提出的詞彙。
實驗中分為兩組,一組是從檢方到辯方依序作證,另一組是先從辯方,再由檢方總結證詞。
透過這樣的區別,觀察陪審員會做出怎樣的判斷,結果兩組都是最後提出證詞的那一方勝訴。儘管進行了各種討論,人們還是會忘記中間的過程,更容易記住最後的意見。
商務人士決定做簡報的順序,或是向顧客推銷商品的時候,經常活用初始效應和時近效應,學習事物時也可運用這兩個效應。
我們對於學習的東西比較容易記住開頭和結尾。
也就是說,複習的時候,從難以記住的中間開始增加複習的次數,是個聰明的做法。

假如前天念了第一頁至第十頁,隔天就從第四頁開始複習,有效率地彌補記憶的漏洞。
理解大腦的特性,除了加強已經記住的部分,同時彌補弱點,這麼做能夠提升記憶力。

此外,於一九六六年進行的記憶結構實驗也指出了一項關鍵。
實驗中分為A、B、C三組,讓他們記住十五個單字。A組在記完單字後直接進行回答,而B組和C組在記完單字後的十秒和三十秒內,用喊數字的方式進行干擾的情況下進行回答。結果,A組是開頭和最後的正確率較高,B組和C組是只有開頭的正確率較高。
起初因為要記的東西不多,各組都是記憶力良好的狀態,但最後只有未受到干擾的A組的正確率變高。

你在學習後是否會為了轉換心情而滑手機看新聞或上社群網站呢?這麼做會讓後半段學習的內容變得容易忘記,請務必留意。


睡前複習之後,不可以滑手機

睡眠分為淺眠的「快速動眼期」(REM)和深層睡眠的「非快速動眼期」(NREM),兩種睡眠會在一整晚重複數次。
大腦在睡眠期間仍持續活動,在淺眠的「快速動眼期」時重現並整理記憶,在深層睡眠的「非快速動眼期」時形成長期記憶。
若兩種睡眠沒有保持交互輪流的睡眠節奏,人就無法變聰明。利用這個睡眠機制,在睡前整理大腦的思緒,更容易留住記憶。

每天睡前花一小時左右,回憶想要記住的事物,試著整理。

這麼做就能運用記憶系腦區,再進一步針對想牢牢記住的內容進行複習。
透過說出口這個動作,運用聽覺系腦區,向海馬迴送出「這個很重要,要記住喔」的訊息,製造在睡眠期間容易留住記憶的狀態。
有件事要提醒各位,複習完想記住的內容後,盡量不要接觸其他資訊。
因為大腦會被最新的資訊覆蓋。
睡前躺在床上滑手機會擾亂記憶,降低想記住的內容在大腦中的維持率。

在一天的尾聲,回顧完今天發生的事情後,早點入睡。
這是提高記憶力的睡前學習法。
而且,從運用腦區的觀點來看,睡眠很重要。
大腦在白天因為神經細胞(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非神經元細胞)的活動,容易累積疲勞物質。
非快速動眼期時會處理腦內的廢物,讓疲勞物質容易排出,和與失智症有關的β澱粉樣蛋白 (Amyloid β)或Tau蛋白 的排出也有密切關連,所以充足且穩定的睡眠對維持大腦健康是必要之事。
從生理時鐘的觀點來看,理想的睡眠時間是晚上十點,但對商務人士而言有些困難,那麼盡可能在晚上十一點,或是在十二點之前入睡。
順帶一提,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對於二十六到六十四歲人士的建議睡眠時間是七到九小時。能確保有七小時以上的睡眠,是大人學習法不可或缺的要素。


試試看用非慣用手的那隻手刷牙

習慣用右手的人,對右手發出指令的左腦運作會較活絡,而左撇子則是右腦活絡。除非特別提醒自己,否則我們通常都是使用較能靈活運用的慣用手。
但這麼一來,對不常使用的手發出指令的右腦或左腦會漸漸變得空洞,功能衰退,大腦開始老化。
使用非慣用手,除了能夠預防大腦變得空洞,右腦和左腦的交流也會變得活絡,同時鍛鍊左右腦。

請各位試著在這些情況下,用用看非慣用手。
・洗澡的時候
・擦拭東西的時候
・刷牙的時候

起初會覺得不適應,這個感覺正是對大腦的刺激。
一旦適應了新刺激,大腦又會自動化,所以有時間的時候,試著用左手(左撇子的人用右手)寫字也是不錯的方法。
用非慣用手寫寫看自己的名字。
習慣之後,試著用兩手寫出一樣大的字,或是右手和左手用不同種類的筆寫字,保持新鮮感就能持續進行訓練。
1 2 3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