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3)培養拋開得失、全力以赴的率真個性
有些人聽到培養率真的個性,以為把孩子教成乖乖聽大人的話就對了,然而這裡所說的率真,指的是拋開得失、全力以赴的態度。
我們面對事情總難免會考量得失,但是一旦有了得失心,自然而然就會想著:「會有收獲的,我要加油!」或者「會有損失,所以我不用太拚命。」來調整自己投入的心力
我認為在北京奧運奪金的游泳選手北島康介之所以能締造如此佳績,正是因為養成了拋開得失、全力以赴的習慣。
一般人不大會在練習時就從頭到尾都拿出真本事吧,理所當然地會想著最後十公尺簡單帶過就好。然而,北島就算在練習時也用盡了全力游。平井教練形容:「康介一站上跳台,就恢復了動物的野性。」
主動決定要做,並且設法完成──如果沒有這種態度,自我酬償系統就不會產生作用。倘若只是計較得失,老想著不用太拚也沒關係,大腦就無法充分發揮潛能。
不偷懶、全力以赴地面對任何事情,這才是讓大腦能力發揮到極致的好習慣。
(4)絕口不說「沒辦法」、「太辛苦」、「辦不到」等否定字眼
做事遇上困難或是覺得很辛苦時,我們總會脫口而出一些否定字眼,像是「沒辦法吧」、「太辛苦了啦」、「辦不到耶」。
事實上,說出這些否定的話或是有這類否定的想法,都是大腦在表現自我保護的本能。
一旦想著「沒辦法」、「做不到」,大腦就會為資訊貼上負面標籤,思考力與記憶力都會降低。如果老是負面思考,就算原本做得到的事情也會變成做不到,或是得花上更多時間。
據說做事認真的孩子,比較容易陷入負面思考。但是,一旦表現出抗拒,動不動就抱怨太辛苦,無論再怎麼認真,大腦也無法好好地運作。認真過了頭的人還會擔心自己「萬一做不到怎麼辦」,這樣一來,就算是原本能做好的事也變得辦不到了。
我有個朋友,每次跟他一起去打高爾夫球,都聽到他開口閉口全是「啊!真糟糕。」之類的否定話語,但他越罵自己就越打不好。否定字眼對大腦的影響實在不容忽視。
你明明都很認真地努力想完成這件事了,卻讓大腦的表現低落,豈不是非常可惜?
重視大腦潛能發展的父母千萬別讓孩子聽到否定字眼。此外,要經常鼓勵孩子,對孩子認真的付出表示讚美,別讓孩子陷入負面思考。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別光想著「看起來沒辦法」、「好像很吃力」,重點是先釐清做得到和做不到的事。大腦在不知道該朝哪個方向努力時,光說「加油」是沒有任何幫助的。只有先確定主題與目標,再專心想該怎麼克服困難、達成目標,才是激發大腦實力的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