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當下

  • 作者:李柏毅/簡靜惠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4/05/23

  • 定價:350元
  • 優惠價:79277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803-910-0
  • 系列:親愛˙關係
  • 規格:平裝/208頁/16.5x21.5cm/普通級/部分全彩印刷
  • 分類:親子教養/心理勵志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一鳴驚人的「吶喊」

柏毅一鳴驚人,被鑑定為美術資優,都要感謝畢卡索阿公。

「畢卡索大展」來到LA時正是柏毅七歲那年。到底要不要去看,我猶豫很久,一張門票要價三十美元,其實不便宜,柏毅當然沒有錢的觀念,但我也不能太任性。

但是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呀,最後我還是說服自己,咬牙買票進場,展場人潮洶湧,雖然沒有人大聲說話,但我們還是被四面八方的交談聲包圍,柏毅一進去就皺起眉頭,一張臉變成苦瓜,我只好配合他的速度,匆匆巡過一圈就回家了。

回家後沒多久,他就畫出這幅The scream,這是他自己下的標題。

畫中的人穿著西裝,這應該來自他從小都穿西裝上教堂做禮拜,穿西裝的人佔領整個畫面,張大嘴巴叫喊,整張臉因為聲廝力竭而漲紅。

自畫像被認為是通往創作者內心世界的一條路,畢卡索可能是現代藝術家中創作自畫像最多的人,他把自己想像成各種角色,花花公子、戀人、藝術家、朋友、猴子……

柏毅這幅畫引起評論家的高度興趣,每個人都不敢相信這是一個七歲小孩的畫,每個人都在分析畫出這幅畫的七歲小孩,到底要透過畫表達什麼?他內心是不是藏著一口深不見底的井?井裡埋著多少我們無法窺見的情緒?

柏毅的畫在說什麼?

那時候他其實還不太會說話,只聽得懂簡單的指令,當我對他說「我們去吃飯」,他可以了解,但如果我說「我們待會兒到明星去吃飯」,因為包含的訊息太多,他會陷入混亂。

然而,自閉症通常是不會寫在臉上的,因為他長得很「正常」,所以大多數人就像對待正常孩子一樣跟他說話,等他回應,我猜這使得柏毅很挫折,備感壓力,這種情況下他就會尖叫,用尖叫逃離情境。

這個世界逼迫他們以各種方法逃遁。

我又猜,他也許是在想,我不會像你們這樣流暢表達,也聽不太懂,請你們跟我講話時請要有耐性,請你們用我可以懂的方式對我說話。

所以畫中那個穿西裝的人就是他自己。

也有很多人指出這張畫的意境和孟克的〈吶喊〉很相似。挪威表現主義大師孟克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是一組吟誦生命、愛情與死亡的系列畫,其中以〈吶喊〉最具代表性,畫中一具骷髏般的人形,他站在一座長橋上,眼睛圓睜睜,兩手托頰,又像是在捂著耳朵尖叫,背景的天空流動著不祥的雲朵,詭異的氛圍,抑鬱的顏色,整幅圖看起來像天旋地轉,論者公認〈吶喊〉具體而微表現出現代人的焦慮感,但也有人認為這很能代表自閉症者的心境。

我確定,畫這幅畫之前,柏毅沒有看過〈吶喊〉。

柏毅這幅畫並不若以往「漂亮」,但他畫中有話,這就是他想要告訴這個世界的話。面對周遭嘈雜的聲音,他其實是焦慮無助的,他很想跟大家對話,但卻沒有辦法。畫中人的手臂朝外阻擋,好像是在說:Stop,我了解你們在跟我說什麼,但可以聽聽我,別再說了嗎?

柏毅無從解釋他的畫,其實也不需要特別解釋,他用〈The Scream〉證明了一件事,他的思想,遠遠超過他所能表達的,這也是詩人羅智成在看過柏毅的畫之後說:「他的畫需要翻譯。」

這幅〈The Scream〉是柏毅第一次用畫表達他心中的困境,也讓他大家第一次注意到他。
1 2 3 4 5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