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成績單的童年:瑞典媽媽這樣教出獨立、自信、有創意的孩子

  • 作者:蘿瑞娜 Lorina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5/07/03

  • 定價:300元
  • 優惠價:79237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803-969-8
  • 系列:親愛˙關係
  • 規格:平裝/224頁/16.5x21.5cm/普通級/部分全彩印刷
  • 分類:親子教養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瑞典式教育觀察日記X幸福育兒筆記X獨家創意食譜 一次全收錄!

瑞典媽媽教我的36堂教養課

●讓孩子從玩耍中學習!
●沒有標準答案,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不做評分,而是重視孩子各方面的發展!
●培養興趣,而不是訓練才藝!
●重視團隊合作,同時鼓勵個人表現!
●在大自然中學習,培養觀察力!

為什麼人口只有台灣40%的瑞典,卻能擁有這麼多享譽國際的大企業?為什麼「瑞典設計」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並且能夠成為全球創新指數第三名的創意大國?

答案從瑞典人從小的教育就可以看出端倪!瑞典的小學沒有成績單,沒有分數和排名,瑞典老師認為學習的目的在於讓自己更好,而不是跟別人比較,讓孩子們保有興趣,樂在學習,才是激發他們前進並且持續進步的關鍵。

擁有專業教育背景的蘿瑞娜,目前和三個孩子旅居瑞典,她從瑞典式教育中學到瑞典父母如何培養出能夠獨立思考、充滿創意,又懂得團隊合作的孩子,她也領悟到,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只要給予他們不受限的天空,孩子們就能用自己的方式盡情飛翔!


各界名人強力推薦
【超人氣部落客】QQmei、【中華民國激勵協進會理事長】宋慧慈、【北歐四季透明筆記格主】凃翠珊、【親職教育講師】澤爸 強力推薦 ●按姓名筆劃序排列


推薦序



從日常生活創造幸福 北歐四季,作家、部落客 凃翠珊







我和很多人一樣,一開始對蘿瑞娜的認識,來自她精彩的食譜。

我們同樣居住在食材選擇不算豐厚的北歐,因此她的食譜常是我第一個想參考的對象,每當我看到她居然在瑞典還能變出各式好吃的台式料理和甜點,就覺得很佩服。

有一回,我從芬蘭飛到瑞典參加我們共同朋友辦的聚會,見到心目中的「料理偶像」本尊,這才驚喜地進一步認識蘿瑞娜:原來她不只很會做菜、還有專業的教育背景,聽她在聚會中分享如何將瑞典的冰雪環境,融入與孩子共同的生活創意實驗時,我真心感受到她是個不斷認真學習、並且用「愛」灌溉自己與家人的媽媽。

當過媽媽的都知道,照顧小小孩的同時,還要擁有自我揮灑的時間,不是件容易的事,而蘿瑞娜照顧三個可愛寶貝的同時,寫書做菜佈置家居也樣樣行,我一直好奇秘訣在哪裡。看了書就發現,她用愛讓這一切都成為「全家共同的體驗」。陪伴孩子的同時,也放手讓他們嘗試,並珍惜與先生相處的每一刻時光,於是先生和孩子都自然而然成為最好的幫手,家庭也成為靈感的泉源。

蘿瑞娜還將她的教養專業融入書中,每一個日常生活的場景,對她而言都是最好的教育機會。於是她分享如何讓孩子嘗試失敗,好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將超市與廚房,變成食育和培養孩子生活能力的最佳場所;孩子們也跟著她一起,在生活小細節中學習創造美感。這正是北歐人的生活態度啊!從創意到美的啟發,都是從日常生活開始,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教室、四季中到處是創作靈感、鼓勵孩子發揮想像力、多運動、相信並尊重孩子、將舞台交給他們自由發揮。

於是,蘿瑞娜在書中寫下他們一家在瑞典的實踐,這樣的瑞典體驗一點也不會讓人覺得「遙遠」,因為真正的關鍵從來就不在於國度,而是在於態度與價值觀。世界上並沒有完美之地,然而借鏡他山之石,總是能讓我們從不同文化的啟發中,重新思考各種可能性。

就像她在書中所說,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先努力成為那樣的父母,看完這本書,我終於明白為什麼他們一家五口總是有幸福燦爛的笑容,因為蘿瑞娜是如此用心經營生活中的每一個片刻,用食物寵愛家人、從細節中教養孩子,並且不斷地從環境中學習,這讓我看見,創造幸福的那把鑰匙,就在自己手中,從珍惜與用心開始。





推薦序

心細的怡杏 心繫著恩師 中華民國激勵協進會理事長 宋慧慈


我是被書上作者簡介裡的一句話「現在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吸引了對這本書往下看的興致!

怡杏是一九九八年外子任教台灣師大特教系時的學生,老實說,除了知道她很聰慧、很用功外,還真說不出其他感覺!

在外子去年與癌友對話期間,我的臉書私訊跑出這麼一段陌生但溫馨的問候:「師母:我是怡杏!我想問您,華沛老師除了尿酸和糖尿外,還有什麼飲食禁忌?老師喜歡吃些什麼料理(食材)?知道老師最近因為化療沒胃口,我想看能不能設計一些他喜歡吃,又能符合他身體狀況的菜色!」

我把私訊內容讀給虛弱的躺在病床上的外子聽,沒想到「怡杏」這個名字提振了他的精神,連珠炮似的跟我介紹了這個令他得意的女弟子。

我記得當時外子是這麼說的:怡杏在大一升大二的暑假,參與了外子擔任指導老師的唐寶寶夏令營,服務態度積極且陽光,讓外子對她留下深刻的印象;隔年很有緣的,外子是他們班大三和大四的導師;怡杏在大三時,因為上了外子「科技輔具的應用」課程,與外子有比較密切的互動;畢業後再回校念研究所,就不客氣地邀請外子當她的論文指導教授。七年前,怡杏因為陪夫婿到瑞典攻讀博士,而舉家遷居海外。

外子還說怡杏移民瑞典後,陸續透過E-mail跟他分享在瑞典的育兒點滴。外子在轉述怡杏如何在當了媽媽後才學會怎麼當媽媽的這些動人故事時,為人師表的那份與有榮焉的神采,我在翻閱本書的精彩內容時,都一一理解了。

很感謝我處在喪夫之痛的療傷期間,怡杏基於對外子的懷念,向我提出她的心願:如果能在她的第一本跟教育、教養有關的書裡,有我和她念念不忘的「華沛老師」參一咖,將會是多麼令人珍惜與感恩的事!

於是,我願意幫她、相信也是幫外子完成這個心願!

讀完全書,我以一個參與過台灣教改大小戰役的一線老師,用力的按讚,並大推喔!




關於作者
蘿瑞娜Lorina

過去是高中老師,現在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目前一家五口旅居瑞典。喜歡和孩子一起下廚、動手DIY,帶著孩子一起創造生活的最大價值,把平淡生活點石成金。也喜歡和孩子一起旅行冒險、體驗有趣的新事物,透過旅行去經歷不同的風土民情及欣賞奧妙的自然景觀,讓孩子體會到世界的浩瀚,也懂得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及不同的民族文化。期許自己是餐盤上料理的設計師、餐桌風景的攝影師以及品味時尚的生活家。

經歷:

曾多次受邀為報章雜誌及品牌設計食譜,作品常見於各大媒體。

《中時》及《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親子天下》、《嬰兒與母親》、icook愛料理駐站作家,並多次為《國語日報》撰寫親職教育文章,目前在icook的訂閱人數已超過22000人,為icook網站訂閱人數最多的作者。

另著有《瑞典主婦這樣教那樣煮孩子不挑食》、《瑞典蘿瑞娜的小廚房》、《媽媽的聰明料理術》(合著)、《用製麵機做美味麵食》(合著)、《享瘦也能享受的70道美味輕斷食餐》。

蘿瑞娜的瑞典主婦手札:lorina.pixnet.net/blog
蘿瑞娜的幸福廚房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lorinakitchen
icook「愛料理」食譜社群網:icook.tw/user/lorinakitchen/recipes


內容試閱
第一章:瑞典教育觀察日記

  大家對瑞典的認識,最耳熟能詳的應該是家飾用品店IKEA,或是百萬名車Volvo。其實通訊大廠易立信(ERIKSSON)、戰鬥機生產商SAAB、近來在台灣很夯的電器品牌Electrolux、剛入駐台北信義區的H&M,人氣手機遊戲Candy Crush、網路電話Skype、全球成長最快音樂串流平台Spotify,許多著名的設計(利樂包、安全帶),連學術上重要的獎項──諾貝爾獎,也是由瑞典著名的化學家阿爾佛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所創立。為什麼人口只有台灣四成的瑞典,能有這麼多享譽國際並具有競爭力的企業?為什麼它的創意及設計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並能成為全球創新指數第三大國?究竟這麼多領域的人才是怎麼培育出來的?這可以從瑞典的幼兒教育看出端倪。他們在鼓勵孩子獨立思考中所養成的觀念,也造就了企業創新的模式。

  瑞典社會的風氣開放又多元化,他們的教育不講求標準答案、跳脫框架的思考,讓孩子從小從做中學,是我相當認同的。此外他們也懂得惜物愛物,結合眾人的智慧創造出更多的可能,也為有限的資源找到新的出路。



第一篇 在大自然中學習,培養觀察力

  瑞典有句俗諺:「沒有糟糕的壞天氣,只有不適宜的衣著」。老師們在孩子們入學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家長為他們備妥雨衣雨鞋、雪衣雪鞋及手套,因為只要裝備對了,小孩就能每天風雪無阻地在戶外活動。孩子們每日的活動範圍不僅限於教室或幼稚園,鄰近的運動公園、森林、馬場及社區裡的體育館及各個遊戲場,都是他們會出沒的地點(法律也規定,學校方圓300公尺內一定要設置遊樂場)。根據瑞典的研究指出,在戶外活動的孩子會更健康、更有抵抗力,骨骼的發展也會比較好。

  除此之外,老師也會依照四季的變化帶領孩子從事「當季」的活動。舉例來說,夏天到森林採藍莓跟覆盆子,享受現採現吃的樂趣;若有剩下的就帶回學校,給廚房的阿姨做甜點。秋天撿松果、枯枝、楓葉跟栗子,回到學校後孩子再用這些素材裝飾教室櫥窗。冬天到運動公園的小山坡去滑雪橇、堆雪人,或是用水染色後做成掛在樹上的冰塊吊飾。春天躺在森林的草地上聞花香、聽鳥鳴,老師還會帶孩子們撿樹枝生火,烤熱狗。在過程中灌輸他們「到森林伐木需要申請許可,一般人只能撿拾地上樹枝」的法律概念,以及烤完肉要記得確實滅火,以防止森林火災的生活常識。瑞典人就是這樣帶著孩子,觀察周遭環境的變化,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學習。



鼓勵孩子創新、跳脫思考框架

  在瑞典,小孩只要滿一歲,父母就可以選擇是否要讓孩子上幼稚園,還是繼續請育嬰假,在家陪伴孩子。大部分的瑞典人都會選擇慢慢地減少育嬰假的時數,讓孩子部分時間在幼兒園跟其他小孩過團體生活,自己也有餘裕可以調適重新回到職場的步調。台灣許多家長都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所以選擇幼稚園時除了考慮到雙語教學,最好還能提供系統化的認知課程,這樣一來,等到孩子上小學馬上就能與學校的進度接軌(很多孩子甚至在幼稚園就提前學了小學的教材)。這樣的選擇條件,恐怕無法在瑞典找到一所符合台灣家長標準的幼稚園。

  雖然瑞典的小孩滿一歲就能上幼稚園,但根據我多年的觀察,孩子們在幼稚園的生活就是「玩」(Play-based)。幼稚園老師會規畫不同的「玩樂」角落,小朋友們可以在這些角落繪畫、玩積木、串珠、閱讀、角色扮演、扮家家酒……等。我家三兄妹的幼稚園,除了提供某些可讓孩子發揮創意玩耍的「玩具」外,也有各種不同的「素材」。它們大多數都是資源回收再利用的,像是瓶蓋、口香糖盒、紙桶、石頭、布料、木塊等。同樣的素材在每個孩子手中總會呈現出不一樣的玩法。

  著名的幼兒教育專家瑪麗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認為身為老師,不要想「主動」地去「教」孩子,應該用「觀察者」的角色來關注孩子的一切行為,以孩子為中心,透過設計及製作具有啟發性的環境及教具,鼓勵孩子盡情地遊玩及操作,讓孩子能透過實作來學習。這跟幼稚園老師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他們尊重孩子的獨特性、鼓勵孩子們跳脫思考窠臼,玩出屬於自己的玩法。若是孩子有新奇有創意的點子,老師還會特別安排「發表會」,讓他們上台解說自己創作的緣起。有次小比利用大小不同的圓紙桶,放在投影機上,再投射到布幕,開起幼稚園裡的「電影院」。老師發現這個遊戲很有趣,就要小比上台介紹,後來加入的小朋友越來越多,大家也激發出更多的創意。幾位老師為此還召開了多次討論會,看如何能帶孩子深入這個主題,也借了許多關於怎麼玩「燈光」的書給孩子參考。後來孩子們又利用從超市回收的小水果籃及有顏色的透光積木,做出了PUB舞池,有位小孩自願當起DJ負責播放音樂,讓所有孩子玩得不亦樂乎。這種鼓勵創新、跳脫框架,別輕易說「不可能」的學習環境,訓練孩子們的思考更靈活。



第二篇 充滿想像、不強調標準答案的教育環境

  有個學期小比他們幼稚園的學習主題是「Barn berättar」(小孩說),老師們寫了一個計畫向瑞典最大的製片公司申請到30萬元台幣的經費,買了電腦、投影設備及大量的tuff camera給孩子們,鼓勵他們在日常活動中拍下所觀察到的人事物回來與老師、同學分享。

老師說,他們時常驚豔於孩子細微的觀察力,白雪褪去剛從土裡冒出的新芽、圍籬外正在奔跑中的人們、森林裡從樹上溜下的小松鼠……透過鏡頭,可以看到他們眼中那些美好的畫面,讓人充滿感動也更珍惜生活裡的小確幸。

  有天,一個孩子在超市入口前拍到了一個老太太騎車前來的一幕。在分……more
1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