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全天下的男人都會犯的錯——談《黎明破曉的街道》
【推理作家】既晴
Ⅰ
自從《嫌疑犯X的獻身》(二○○五)發表後橫掃日本推理書市,獲得「日本推理大獎」、「直木賞」以及年度「本格推理Best 10」、「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週刊文春》推理Best 10」的首位,成為五冠王以後,東野圭吾的作家生涯終於登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不但後續的新作屢創銷售佳績,早期的作品也全都翻出來重新評價,輪番改編成電影、電視劇,不只風靡日本國內,甚至席捲台灣、中國、韓國等整個大東亞地區,可謂日本推理的新科帝王。
事實上,東野浮沉文壇二十多年以來,歷經社會派當道的「本格不毛時期」及浪漫風格復興的「新本格時期」,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他多半不是引領風潮的掌旗人物,也沒有因為跟隨什麼潮流而獲得廣泛注目,縱使總有零星作品受到年度排行榜的肯定,也僅屬陪襯的綠葉角色,而不是鎂光燈下的焦點,此間唯一的重要肯定,是榮獲第五十二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的《秘密》(一九九八)。
觀察東野的創作傾向,可以發現,他沒有什麼不能寫的。以校園推理《放學後》(一九八五)出道的他,早期以青春推理為主,儘管他有意識地建立個人風格,每年都有作品問世,但始終沒有讓他大紅大紫。為求立足文壇,他開始拓展寫作範圍,舉凡解謎、科幻、幽默、戀愛、運動等等,無不涉獵,大多數的作品不僅富有創意,在人物、情節的平衡度高,內容也決不空泛,是易讀易感的佳構,但,由於成色較為質樸,缺乏鮮明、強烈的衝擊力,所以往往在各類文學獎項的競逐裡少了臨門一腳,止步於候補。
然而,就在長年的砥礪、磨練之下,東野竟然逐漸把被稱為缺陷的「質樸」,轉化為獨有的個人風格,再配合他原就擅長的本格推理鋪展技術,才終於在百花齊放、撩亂無常的現代日本文壇中綻放異彩,登踞日本推理龍頭之座。
這項源自「質樸」而來,屬於東野特有的個人風格,或可稱為「常情之眼」。亦即,獵奇乖離的主題素材、炫目華麗的文采工筆、理論規則的毀壞突破、厚重繁雜的精湛推敲,這些占據了書店大半空間、為了吸引讀者短暫目光的作品所使用的表現手段,東野毫不仰賴地全部捨棄,回歸到以常人之姿,以普遍性的觀點來勾勒事件、踏入謎團、體驗水落石出的過程。
無論是《信》(二○○三)的犯罪者家屬、《殺人之門》(二○○三)的損友、《徬徨之刃》(二○○四)的尋仇之父、《流星之絆》(二○○八)的手足之情,這些讓我們早已習以為常的周遭人事物,透過東野單純、無飾的筆觸,引發內心更多的共鳴。而就在讀者被吸入劇情後,東野再發揮其機巧的佈局功力,讓讀者體驗近乎真實的撕扯與震撼。
本作《黎明破曉的街道》(二○○七),曾獲得「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第三十五位,排名雖不特出,但所選擇的主題依舊符合普遍性的觀點,緊守「常情之眼」的原則——那就是婚外情,日本人稱之為「不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