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出發,都在找回自己

  • 作者:吳若權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4/10/24

  • 定價:320元
  • 優惠價:79253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33-3114-8
  • 系列:吳若權幸福書房
  • 規格:平裝/224頁/14.8x21cm/普通級/全彩印刷
  • 分類:散文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最美的斷橋


對於感情,我曾經是有極度潔癖的人。

只要閱讀過我的幾本作品的讀友,應該對我始終如一堅持「分手後不必做朋友」的理論非常熟悉。即使未必人人同意,但都理解我的邏輯──朋友那麼多;不缺這一個。何必硬要把前任情人當作好朋友,這樣對雙方的現任情人不公平,難免多少都有「藕斷絲連」的情愫,四個人都會有困擾。

但是,據我所知,能夠像我斷得乾乾淨淨的人,並不多見。除非,當初分手時鬧到反目成仇,那就另當別論。大多數的人,如果是理性和平分手,比較同意的模式,是把前任情人當作家人或朋友。

我對「堅持不與前任情人有拖泥帶水關係」的立場,顯然很決絕,不容有灰色地帶。在《最深愛的,最寂寞》(皇冠出版)這部作品中,第一篇文章分享的觀念就是:「最深情的無情」,內文提到:「不和前任情人有任何聯繫,是為了將彼此的印象留在當時最美好的一刻。在分手當下給對方的祝福,足以美化歲月的痕跡,後來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都無須再被提起。原來,愛情中可以最不食人間煙火的,其實是已經分手的關係。那些封存的記憶,是無瑕的美麗。分手後不再聯絡,並非表面上那般無情,而是只有當事人才會懂得的深情。」

對前任深惡痛絕,老死不相往來


這樣的黑白分明,果然也引起兩極的討論。有些女性朋友,深受男友與他的前女友糾纏不清的關係所苦,對我的主張大為支持,舉雙手贊成。也有另一些朋友,覺得不以為然。他們總覺得就是家人般的關係,但和前任情人互動頻繁的結果,能明哲保身的也不多,除非現任伴侶要有超凡的雅量與信任,才能避免風波。

即使我有自己的堅持與主張,但絕對能夠理解或想像別人跟我不一樣的處理方式。當年還不懂事的我,經歷過幾段不同的感情,都曾為了對方與前任的互動過於密切,或對方刻意隱瞞,被我解讀為「做賊心虛」,而引起摩擦與衝突,甚至因此深深傷害彼此的關係之後,我更加謹慎小心。

事隔多年回想起來,我總是在和一個不是真正存在的第三者爭風吃醋,暴露內在欠缺安全感。即使,最壞的狀況是他們互動頻繁,因此而破鏡重圓,我也應該學著祝福感恩。當下的防不勝防,無法接納對方和前任聯繫,反而讓自己沒有自信的部分,成為這段感情的障礙。

我可以堅持自己不與前任來往,卻不能相對地要求對方,一定也要做到。除非,我碰到的對象,是對前任深惡痛絕,老死不相往來,彼此就可以高枕無憂地享受現在的關係。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也未必。

有一句話說:「從他對待前任的態度,可以看出他以後如何對待你!」其實我未必完全同意,但他若是對前任深惡痛絕,老死不相往來,我還是會猜想,他多半心中留有很大的創傷。或許我可以避開和對方前任競爭的麻煩,卻可能受困於他尚未痊癒的傷痕中,雙方都痛苦。

有位男性朋友還有過一次很特別的經驗,他交往的對象是一個男友曾為她自殺身亡的女生,這段關係裡所謂的「前任」,根本已經不存在人間了,卻陰魂不散般地始終糾纏著。


分手後會不會繼續聯絡的變數很多


你和你的前任,還有聯絡嗎?你們彼此還牽掛著嗎?雙方還會復合嗎?這段已經變成像家人的關係,該如何維持、拿捏,才不會影響到你和現任的關係呢?

看過數百對戀侶的感情發展,我知道分手後會不會繼續聯絡的變數很多,而且因人而異,沒有標準答案!有人恰如其分地,和前任維持簡單的關係;有人捨不得,把前任當知己;有人越過界線,不時暗通款曲。跟他目前的感情狀態好不好,並沒有絕對關係。

曾經濃烈的愛戀,當感情走到盡頭,這段關係究竟該如何了斷?以何種形式了斷,才是最美的呢?

位於南法亞維儂(Avignon)市區邊緣的斷橋,或許提供了一個很心靈的解答。這座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nezet),又名亞維儂橋(Pont dAvignon),是一座著名的中世紀橋樑,因為一首兒歌〈在亞維儂橋〉("Sur le pont dAvignon")而遠近馳名 。

據說,最初是由一位天使託付牧童聖貝內澤,修建一座跨越隆河(Rhone)的橋樑。剛開始沒人相信,直到他奇蹟般地移動巨大石塊,證明有神力相助,才得到有錢人的贊助,從一一七一年到一一八五年修建完成。原來的長度為約九百公尺,但因為經常遭受洪水沖毀,多次倒塌、又重建。一六六八年大洪水,這座橋的大部分被破壞而棄用此後它被廢棄,最初有二十二個橋拱,如今只有四座保存下來。

十八世紀,為祈福而在橋上,建一座小教堂。後來,聖貝內澤過世後,遺體被葬在這座教堂裡。

「斷橋」,最美的是「斷」,不是「橋」

如今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絡繹不絕地來到亞維儂,沿著哥德式宮殿建築的教皇宮(Palais des Papes)、市政府、歌劇院、聖母院(Cathedrale Notre Dame des Doms),必然來到聖貝內澤斷橋。

我迎著清晨的陽光與輕風,步上斷橋的階梯,有很深刻的體認:所謂的「斷橋」,最美的是「斷」,不是「橋」。有故事的殘缺,增加了不完美的傳奇性,即使功成身退,還是值得紀念。逝去的愛,大概也是如此啊。

感情的了斷,未必轟轟烈烈、未必一刀兩斷、未必老死不相往來……我開始學會包容不同形式的了斷。甚至,即使藕斷絲連,也可以算是漸進式的一種了斷。因為,它總有「春蠶到死絲方盡」的一天。

我繼續堅持自己對感情的潔癖的同時,開始懂得體諒那些一時之間「拿不起,放不下」的人。即使,是正在和我熱戀中的對象,被我發現他有這樣和前任斷得不夠清楚的苦衷,我也會試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為了繼續愛著對方的前提下接受,以憑弔斷橋的美感,學習寬容地看待所有殘缺遺留的情感。
1 2 3 4 5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