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SO~歐美近代史原來很有事

  • 作者:吳宜蓉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0/05/26

  • 定價:320元
  • 優惠價:79253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9314-56-5
  • 系列:知史
  • 規格:平裝/272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外國歷史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末日選項:隔離或群聚?

沒有任何醫生的建議,沒有任何有效的藥物可以克服或減輕這種疾病,似乎與病人交談或靠近病人,就連觸摸到病人碰過的任何東西都有機會帶來感染。更可怕的是:幾乎沒有人恢復健康,多數病人在出現病徵後的三天內死亡。
當死亡變得如此稀鬆平常,當死亡變得如此措手不及,這麼暴力的疾病,帶來了兩種背道而馳的生活選擇:
一種方式是選擇隔離,為了避免接觸到生病的人以及屬於他們的一切。他們遠離人潮擁擠的城鎮,組成了新的社區,彼此之間完全分開生活,把自己獨自關在房子裡,撙節使用資源,回應上帝的信條,過著節制的生活。這是居家隔離的中世紀版。
另一種選擇則完全相反,這群人從他人的死亡中,看見了自己生存的美好,與其懼怕死亡,不如鼓起生活的勇氣:「向死而生」,好好珍惜活著的時刻吧!不斷舉行宴會縱酒狂歡,暴飲暴食,對發生的任何事情一笑置之。從白天到黑夜,從自宅到酒館,盡情娛樂。
有的政府試圖努力減少傳染源,當時義大利半島的重要商港城鎮,陸續禁止病人進入港口與城內。只要船上有疑似病例的患者,通通扣留起來,並且把與他們有接觸的人也全部隔離起來。
像地中海的商業霸主威尼斯,就要求所有來自疫區港口的船隻,需在港外的海面停留四十天之後,確認船上人員皆無症狀才能靠岸。四十天的義大利文:quaranta giorni,有沒有覺得很面熟啊?是的,這就是今天英文隔離單字「quarantine」的詞源。
有的政府自己也受到重挫,開始懷疑人生。伊比利半島的卡斯提爾(後來的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一世(Alfonso XI of Castile)不到四十歲死於黑死病,即使貴為人君,也難逃死劫,就連自稱為靈魂拯救者的神父也不例外。在英國約克郡,一半以上的教士染上黑死病死去,在天主教會裡地位僅次於教宗的紅衣主教們有三分之一死亡。這是人生的無常,還是人類的日常?當無常成為日常,階級算什麼?在死神面前,我們一律平等不分貴賤;當禱告都失常,信仰能做什麼?生命如此脆弱,上帝無從倚靠。
假若,世界末日就要到來,你選擇如何度過最後的日子?你是居家隔離宅宅派?還是出門狂歡party guy?不管順時中、逆時中,疫情帶來的恐懼,都讓我們把自己內心的渴求看得更清楚。

「向死而生」──Das Sein zum Tode

我們以為死亡會帶來巨大的崩潰,是!當然會。
在末日威脅下,勞動力大量死去,人都走了,田園自然荒蕪,手工業跟著停擺,經濟衰退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你以為世界就要瓦解了,但沒那麼容易,還不用政府提出紓困方案,也不需要發放酷碰券。為了找到還活著的人繼續工作維持生計,工資不斷調高,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英格蘭地區十五世紀的工資是十四世紀的兩倍,只要你還活著,就有希望;只要你還活著,就能調薪。下層階級由於工資的上漲,反而使得他們的地位與生活水平都獲得改善。
正因為世界就可能要瓦解了,疫情肆虐難以抵擋,那我們能做些什麼就盡量做些什麼吧!對於醫學實驗與雇用醫師的限制盡可能放寬,在管理城市居民的行為規範上與公共衛生措施盡可能從嚴。這些調整,一方面讓日後的歐洲醫學發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有效提升了歐洲的城市管理水準。
對,你真的以為世界就要瓦解了,黑死病帶來的不確定與恐懼,讓你知道信仰並不可靠。如果服從上帝的安排只換來瘟疫的蔓延,但我並不想死,我能做些什麼嗎?如何脫離末日盡頭的困境,當我們試圖為擺脫命運宰制而思考,這就已經在為恢復人的主體地位而彩排。
只有當我們站在死亡面前,才更看得清生命的意義。是那麼急迫逼人的死亡,催生了人類對於自身生命價值的檢視與覺醒;是一場黑死病的浩劫,帶領歐洲向死而生脫胎換骨,人文主義再度抬頭後,才能走向全新的時代。
二○二○年,這一場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危機,又會帶我們走向哪裡呢?我想,這是提醒我們重新思考的時刻。當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有可能會被動搖時,我們才會更加珍惜「日常」的可愛與可貴。
1 2 3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