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Track 05.未愛
在還幼小的時候,父母親就已經向他親授,幼稚園沒教的愛情課。
*
「我真的……很愛你的媽媽。」
父親醉著酒,駕著賓士,向坐在旁邊的他說。
四歲的他,只是默默看著車子前方,那一片霓虹夜色。
幼小,思考與言語能力不足,讓他不懂得如何回答。
「如果可以,我多想可以跟她復合……」
但父親仍鍥而不捨的,繼續對他嗚咽低訴。
他繼續無言,可幼小的他還是知道,爸爸這晚真的喝了太多酒。
亦知道,這樣駕車其實很危險。
「可是,可是……你媽媽不肯。」
不過駕駛著賓士的,是爸爸。
自己的撫養權,也歸父親所有。
也因此,自己今晚將會跟往常的假日一樣,被父親帶往某個姨姨的家裡過夜。
*
「他又帶你去那些女人的家?」
母親這樣問,語氣有點憤怒,但臉上的冷笑更顯眼。
每次他都會努力注視自己的母親,嘗試記住母親的面容。
因為他每年只有幾天時間,可以見得到母親。
「你不應該喊那些女人做媽媽的。」
母親突然責怪,他有點愕然。
自己的確在某姨姨與爸爸的熱切要求下,喊過對方一聲「媽媽」。
想不到,真正的媽媽竟然會知道這件事。
「她只是你的阿姨,不是生下你的人,這樣叫她……總之就是不該。」
他垂下了臉,沒有作聲。委屈,但不懂說,也不懂哭。
媽媽向來不喜歡自己哭,久而久之,他也忘記怎樣以哭泣來表達感情。
即使是,當他發現自己是最後一個知悉,母親原來已經再婚了的時候。
*
雖然他被父親撫養,但他從不跟父親一起住,反而一直都寄住在祖母的家裡。
只因他的父親,從來就沒有一個固定的家。
長大一點之後,他就開始了解到,自己的父親並不真的想有一個正常的家。
否則,不會這星期會到 A 阿姨的家玩,下一星期就會到 B 阿姨的家過夜。
然後當他六歲,某日被帶去 C 阿姨家時,他才知道自己有一個同父異母、跟自己同齡的妹妹。
他終於明白,一直最疼自己的父親,其實就是讓自己得不到家庭溫暖的真正元兇。
*
每次見到母親,她都會向他說起,當年他的父親怎樣騙她,怎樣自私,怎樣過分。
幼小的他也明白,是的,是真的過分。
但父親偶爾又會在酒醉時,跟自己細說有多愛他的母親。
「如果愛,那再追回媽媽,不就行了嗎?」
有一次在前往 C 阿姨家的車程中,他忍不住這樣問父親;原因是他不想去 C 阿姨的家。
不過父親就只無奈笑笑,過了一會,對他說:「長大了以後,記得別亂約會。」
是反省嗎?年小的他並不明白。
數月後,他見到母親,向她轉述了這段對話;母親聽後,又只是慣常地冷笑。
「你的爸爸就只會愛他自己一個。」
是這樣嗎?但他不時偷聽到父親跟不同的姨姨說起「愛」這個字。
如果他只愛自己,那麼他是欺騙那些姨姨嗎?
如果是真的愛,為什麼愛了這一個,又可以同時愛另一個?
如果這是愛,為什麼那些姨姨有時會表現得不快樂?
或者對不同的人來說,愛這個字亦有不同的意義吧?十歲時,他想到這一種解釋。
一個人,一輩子,可以愛上好多人,不論是在不同時期,或是在同一時期。
只是,即使愛過很多,那個人最後也可能最愛自己而已。
不論是爸爸,或是媽媽……
也因此,他漸漸不再像以前般,討厭自己的父親。
也因此,對愛情這回事,有更多的了解,與更多的保留。
*
「為什麼要分手?」
中學三年級時,女朋友噙著眼淚問他。
他明白自己的想法,但不知該怎麼解釋,最後只能說:
「對不起。」
「是玩厭了嗎?」女朋友突然這樣問。
他心裡微微愣住,想不到自己會被認為因為這樣的理由而說分手。
雖然從客觀上來說,才約會一個星期就決定分手,被人看成是貪玩也是無可厚非。
但他不懂得解釋,只能再次說:「對不起。」
然後,被女朋友摑臉。
然後,然後,被冠上不認真的罪名。
然後,然後,然後,女朋友就跟之前的男朋友復合,重新在一起。
*
是敏感,或許也是多餘的敏感。
如果不去分手的話,這場戀愛也是應該可以好好談下去—— 就算對方心裡還有舊人。
但他還是選擇了放手。
放手了,就不會繼續向不好的方向發展,就不會變成像父親與那些阿姨一樣的怨偶。
那時他是認真地如此認為,而且在還有機會選擇時先放手,總比最後被迫分手得好。
就好似,父親的 ABC 阿姨忽然在同一年內,碰巧都另結新歡,最後全都離開了父親。
是報應還是早有預謀?他不知道,即使連其中最親近的一個阿姨,也沒有跟他分享。
就只剩下父親每天醉著酒、跟仍未成年的他哭訴。
不過,父親也只是傷心了一陣子,沒多久就在大陸另有新對象,一星期有六日都不在香港。
每次回來,就只放下錢給他,然後又北上不見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