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興趣與工作
以前不理解「興趣」與「專長」的差異。開始攝影接案幾年後,終於懂了,後者很容易變成「工作」,因為做得好、做得穩,開始有對價關係有僱傭條件。那麼「好」,就不能再只是單次意外的「好」,需要長期穩定的「好」。
過去待在「興趣」階段時,往往擔心拍得不夠「好」。可是現在回想起來,那些不夠「好」,才不夠「好」讓它們成為可以販售的「商品」,也才不會讓後續的交易影響單純喜歡的原因。這或許才是「興趣」最珍貴的地方吧,因為創作,本來就不是為了拿去販賣。
所以我常和朋友說,如果你真心喜愛攝影,不一定要把它當成維生的工具。大學時期我聽過一位攝影前輩的分享,他說他每天都在從事攝影工作,但離攝影已經越來越遠。攝影,你可以把它當成私藏的興趣,用別的方式維持生活,讓攝影保留在最原始的初衷。
抵達
我曾經非常在意「抵達與否」,只是它現在已經不重要了。
我不想為了抵達時的美景,錯過現在剛好的驚喜。出發隱含兩個元素:看見現在在哪裡,以及離開原地的決心。我看見我現在在這裡,我可以前往任何境地。
如果為了誰抵達彼方,對方也不一定在原地等待,而為自己設下目標的抵達,也會因著途中經歷的成長,不再保有抵達之前的狀態。很多時候也無法確定,自己究竟有沒有真的「抵達」?
所以有沒有抵達都不是件重要的事,也沒有所謂目的地。只要一直在路上,一直願意奔跑,就可以一直成為光芒,一直為他人照亮。
由於這種還沒
帶著你的心出走,把它領去很遠的地方,跟陌生的地方一起生長。在你迷茫的時候、燃燒殆盡的時候、認為自己什麼都不是的時候,記住這些害怕,忘掉那些猶疑。繼續拿著秤子衡量得失,時間反而會落在失去的那塊,而且越來越重。
適度的害怕就像指引標誌,但過度的害怕卻是一團越入越濃的霧。要在自己覺得喜歡的事情上,多相信自己一點。每個人一開始都不知道最後會到達哪裡,都是慢慢靠近的,很多時刻都會感受到自己是願意一直做下去的。
敬心中最初的珍寶,因為稀少,更要好好保護它。焦慮都是好的,你要深信這些雜訊,還有獨一無二的個人特質,會帶你去更遠的地方。
在與世界交換以先,是絕對夠格做些奢侈之事的。好比泡在圖書館讀艱澀的理論、看看他人對影像的理解、讀詩人筆下浪漫的文學、花整晚重複播放一首歌、省公車錢步行前往覬覦已久的甜點店、硬是不開導航在台北巷弄中迷路等等。
因為還沒成熟,因為還不是時候將自己推出去,所以不斷去探索迷濛的領域。由於這種「還沒」,更能把我們與既有規則劃開一些,離刻板印象遠一些。最重要的,我們需要留時間去相信自己的主觀,免得以後忘了生活本該怎麼深刻。
斷代史
眼前的許多困境雖是結構議題,看似沒有選擇,卻也充滿等待被填上的空格。時代轉換之時,看似沒有案例可循,卻是沒有限制的一整片天。
在你第一次意識到自己與他們的不同之後,你只要懂你的語言就好。你可要好好記得,你看見自己了。從此之後我們是寫自己的歷史,不是寫別人的。
即使筆下的青澀文字像是胡言亂語的壯膽儀式,但只要能離開眼前的現實,便有機會將此刻與過往斷開,當回人生的導演,提筆敘寫一段有任何可能的故事。生命不是已定的劇本,是未知的旅程,不是去尋找你的本質,而是創造自己的歷史。
每一天都是全新的,每一刻都是斷代史。你可以從不被愛的事實裡死去,也可以在愛裡重新活過來。我要相信一切都是分開的歷史,沒有命運這樣的事。
美好的解答
偶爾聊聊不備生產力的夢想
畫一些沒有功能的塗鴉
如果你也願意靠近我喜歡的事
那太好了呀
我們的世界肯定能夠對話
我只望你行走不要匆忙
追趕前方的意志
沒有孤立等我的眼光
因為我也在學習、我也會成長
理解之前先選擇信任
就一定可以看見對方
世界總是混亂而荒唐
站原地也能失去方向
但時軸裡的種種過去
已經沒有任何拉攏力量
你是能忘卻所有過場
那樣美好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