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Chapter 01
你快樂嗎?
Happy or Not
我常常會在突然停頓而產生的安靜間隙問自己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出現在我各個年齡之中,五歲,十歲,或十八歲,或三十歲。直至今日,這個問題依然會在突然的安靜之中跳出來。
更準確來說,這個問題並不是我想問自己的問題。
不是感覺到安靜的那個我問自己的問題,雖然它發出的確實是我的聲音。
這個問題就像一個永遠在旁觀我的陌生人,當我熱烈盡情地投入各種事物的時候,它從不打擾我。
只有在我一個人站在陽台上,突然面對夕陽滿布的城市時。
在我一個人爬山,突然颳來一陣風時。
當我靠著遊輪的欄杆,一個人盯著海面的月光時。
這時,巨大的安靜就像穹頂一樣籠罩四下,整個世界鴉雀無聲,這個問題便走近了。
一個聲音突然在耳邊響起,也可能是在腦子裡或心裡響起。
但無論來自哪兒,我都能聽得很清楚,那個聲音在問:你到底在想什麼?
這個問題剛出現的時候,我聽不懂。
你到底在想什麼?
小時候的我,腦袋一片空白,我在想:這個問題究竟是什麼意思?
慢慢長大了,當這個問題再響起時,我若有所思。
我到底在想什麼?
我在想我是誰。
我在想我能走到什麼地方去。
我總覺得自己不開心,但我並不知道我為何不開心。
我覺得自己日常焦慮痛苦,卻不知道這種焦慮痛苦來源於何處。
我意識不到自己活著的積極意義,反正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又在一天天的挫折中迎接著下一日的來臨。
在我短暫的人生裡並沒有獲得過真正值得放煙火的肯定。
我的人生似乎只是別人每日拿著我與同齡人相比較。
我坐在爸爸的單車後座,看著開車的人從我們身邊經過。
為了讓我讀更好的學校,我媽在電話裡不停託人找關係。
如果社會是一幢摩天大樓,我和爸爸媽媽住在哪一層呢?
他們每天忙碌辛苦,告訴我人生唯一的出路就是認真唸書。
為了不讓他們失望,我總是假裝很認真。我高三前所有在學校讀書的時間,大概有80%的精力都花在了「假裝努力學習」上。
我很清楚自己沒有讀書的天賦,但為了不讓親近的人失望,唯有假裝努力。
假裝給他們看,哪怕失敗了,我也盡力了,不是嗎?
所以當我拿出糟糕的成績單時,他們的失望比我更甚。
我早就知道自己的結果,並不是等分數出來的那一刻。只是我無法提早告知他們。
陪著演戲,到最後一刻,我假裝是命運的捉弄,其實我手裡的劇本早就寫好了,不是嗎?
迷茫混沌之間,那個聲音常常會響起:你到底在想什麼呢?
那時我就會想:誰能來幫我呢?我能遇到一個怎樣的人呢?我能像他們一樣生活嗎?我能離開這裡,去往更遠的地方嗎?
想抖落身上五百年的積灰,想一個翻身躍到九霄雲外,想大吼一聲讓今生的睡夢驚醒,想換另一種人生施展身手。
我總覺得另一個世界裡的我,應該會比這個世界的我厲害很多吧——也只能這麼想,才能堅持一個人走更長的路程。
另一個世界的我會更得體一些,朋友會更多一些,說話更篤定一些,做事更讓人信任一些。這樣的我肯定會在某個時間回來救我吧。
現實殘酷,美夢無法持續。
我只能告訴自己——既然我知道那個世界的人也是我,那這個世界的我應該也能努力成為那樣的人。
我想我得把自己的人生過得有意義了,不能再配合所有人的期待演戲,日復一日等待天明了。
再這麼下去,人生就醒不來了。
對,活著。
我要做的事應該是真正地活著。
活著。不僅是沒有死去,而是能像有些人一樣為擁有生命而感到慶幸。不僅是還有一口呼吸,而是我很想去感謝每一口新鮮的空氣。
稍微比此刻熱烈,比此刻積極,也稍微比以往矯情,比別人更在意自己的感受。
哪怕回答別人提問的時候聲音能更響亮一些,如果能被更多人記住,讓別人提到自己的名字時會洋溢出一些喜悅,那就更好了。
突然就想起,就像聽到一首能放下手頭一切事情的歌,看到一篇想要找尋作者的文章,讀到一句想要抄寫下來的詩,喜歡上一個想了解其所有過往的人,迷上並決定去學習某種愛好,內心就像平靜的湖面被投入了一塊石子,動盪不已。
雖然一時看不清到底是我們喜歡的東西過於有魅力,還是我們本身就具備成為他們的能力,但等到水波不興,萬籟寂靜,你趁著月色再去看倒影,那便是你的真實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