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慢慢地變舊
許多次都慶幸自己是活在這個時代,網路已生長成一片容納百川的大海,許多記憶中遺失的碎片都能從中打撈出來,我一次又一次,重遇遺失在歲月中的自己。
小時候電視上看的動畫片大多只播放一遍,那些只要錯過了便無法得知的結局與不可重溫的細節,只能在日後的回憶裡影影綽綽地浮現。還有許多被人海與塵埃掩蓋了的歌曲,在舊時光裡一旦放手,便真的就此失聯。
大概是從十年前開始,發現網路平台上有人會分享一些舊劇集或者是高清修復的動畫片段,不知是不是年代久遠、商業利益銳減的關係,它們並沒有被移除,我開始能夠在網路上重新尋回小時候匆匆一瞥的精采回憶。
當記憶溯洄,就像是時間穿越,你從時間的盡頭一下子往前飛越這麼多年的滄海,回到了那個蟬鳴不止的下午天。你看見小小的自己穿著校服,吃著那間早已倒閉的快餐店的熱狗,聚精會神地注視那台占了不少位置的箱型電視機。
小小的她看不見你,而你看清了她往後的餘生。
陪著她,你再一次地看到了那些電視上的畫面,那些片段牽引著大腦深處某一隅的震動,最終抖落了記憶上的灰塵,露出了殘缺的印象。
當新舊的畫面完全重疊的那刻,就像是失明的人重拾了空白的色彩,缺了一塊的拼圖終於歸位,彌補了時光中的留白。
你才知道自己原來看過的畫面不會消失,你只是忘記將它們放到哪個角落而已。
遇過的人與事,多稀碎也好,請相信它們一直都在。
在你的體內,在你的腦海,在其他人的回憶中。
總有一天世界會讓你們重逢。
──
當一個人有意識地生活二十多年,必然會感覺到時代的隔閡。縱使自己會努力追上時代的潮流去學習,但一部分的靈魂還是會棲息在那個少年時代,固執地喜歡那些過時的歌曲與電影,記得不便的童年曾經是如何取樂。並不是說自己待過那個年代就是最好的,但是最清楚那個年代的光輝及樂趣的,亦只有真正經歷過的我們。
老實說我不介意變老,也不介意被人喚作姐姐或阿姨。「老」只是一個相對的形容詞,十多歲的青年也可以被三歲小孩說「老」。以前我覺得零零後很年輕,最近聽到零零後說覺得自己很老了,不免有種恍如隔世之感。
我學會享受老的感覺,喜歡後來的餘裕與鬆弛。是因為擁有與失去過,所以見怪不怪。
在餘生中不斷看見流行的輪迴,重新興起過去各種經典,以前沒有能力擁有的產品現在可以輕鬆購入不同色號,這些都是老去途中的幸福感。
有時看到年輕人對我熟悉的舊事物(比如磁帶片,MP3)感到完全陌生或好奇,也會對這份疑惑感到有趣。我們先來到這個世界,自然比後來的人見證過更多事物與科技的雛形,明白簡陋的快樂,也是一種快樂。
最近開始收集舊的絕版書與漫畫,雖然市面上有新版,但還是喜歡舊版的設計、間距和字體,那些細微的差異,使現在有能力選擇的我也變得不可將就。
朋友說不可太過念舊,會被人嘲笑。我搖搖頭。
──其實不是我偏愛舊的東西,只是,我愛的東西變舊了而已。
人亦是這樣。
還是喜歡有實體按鈕的機器,喜歡可以觸摸與試穿的衣服,喜歡熱感紙的收據與票根,喜歡可以立即見面的戀人,喜歡和我一起變老的你們。
痕跡存在的意義並不是為了標記任何事物的衰老,而是提醒自己,有這麼一件事物、一個人陪你走過漫漫時光。而站在這裡回顧這份斑駁的你,是那樣的堅強和勇敢。
走過那麼多,才可以擁有那些海量般的回憶、閱歷與勇氣,然後看淡生離與死別。到最後時光已鈍,我還是會記得初遇時那些閃爍得銳心的衝動。
致那些我愛的事物,我愛的人啊:
到有一天我兩鬢白髮,你們在我心底裡,還是會如初見那般年輕。
然後在夢裡,讓我們再相遇多一遍,千千萬萬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