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敗

Corruptible:Who Gets Power and How It Changes Us

  • 作者:布萊恩.卡拉斯
  • 譯者:林金源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2/10/03

  • 定價:450元
  • 優惠價:79356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626-7181-20-1
  • 系列:我思
  • 規格:平裝/352頁/14.8x21cm/普通級/部分全彩印刷
  • 分類:政治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導讀】
一張精心繪製的暴君知識地圖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嘉銘

在這本書中,政治科學家布萊恩.卡拉斯教授採取了當代最新穎的科學方法試圖去解開一個最古老的政治問題:「如何阻卻暴君統治我們?」
先讓我們回到荷馬的《伊里亞德》這部最古老的西洋文明經典,它的核心主題就是「暴君」。希臘聯軍在征伐特洛伊城途中,掠奪了許多城鎮和神殿。被劫掠的阿波羅神殿的祭司帶了數不盡的禮物到希臘聯軍陣營,請求歸還他的女兒克律塞伊絲。但是希臘聯軍的統帥萬王之王阿格曼儂貪圖克律塞伊絲是他個人分得的戰利品,拒絕歸還。被驅逐的神殿祭司祈禱阿波羅為他主持公道,阿波羅回應了他,發射神箭,燒了希臘聯軍九天九夜,帶來可怕的瘟疫。阿奇里斯作為希臘聯軍中英雄中的英雄,在第十天主動召集聯軍會議,要求阿格曼儂歸還祭司的女兒。被挑戰的阿格曼儂不甘情願地做了,但是同時下令奪走阿奇里斯的戰利品—有美麗臉頰之名的女人布里賽絲作為補償。
兩個巨大英雄的衝突開啟了《伊里亞德》的序幕。荷馬是古希臘人最心愛的作家,沒有文明比古希臘羅馬人對政治更如癡如醉、更了解政治。政治的核心舞台是暴君以及挑戰他的英雄。然而,《伊里亞德》中最扣人心弦的主角,阿奇里斯這位唯一堅持原則挑戰暴君的最勇敢的英雄,並沒有比阿格曼儂好到哪裡去。被奪走布里賽絲的他耽溺在自己的憤怒之中,咀咒而且殘忍地放手讓希臘聯軍幾乎完全覆滅。如果讓阿奇里斯當君王,他剛愎自用和殘忍的脾性,恐怕也會是一個暴君。古希臘人崇拜英雄,英雄有能力一手挽救城邦,但是英雄也容易淪為暴君。柏拉圖的《理想國》的主題無非是如何教育英雄不會成為暴君。這是古希臘人的智慧,區隔暴君和英雄的那條線很細微。
讓我們等一下再回到古代暴君。卡拉斯教授在本書中採取的方法,令人十分振奮而且大開眼界,他綜合了多個領域的研究方法,包括了心理學實驗、動物實驗、演化生物學、計算生物學、考古學、腦神經科學、經濟學、電腦科學、人類學和田野訪談等等。他非常大膽和有創見地把這些不同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結合起來。書中描述了許多有趣又充滿洞見的心理學實驗,穿插了各種真實的小故事,讓這本書讀起來非常過癮。他結合了自己多年採訪世界各地掌權者的田野資料,很有系統地把我們擁有的各種暴君相關的知識碎片,拼成了一個具備完整視野的暴君知識地圖。他希望這樣的知識地圖可以幫助我們在未來阻卻暴君統治。
當我們問「暴君為何統治我們」,這本書最刺激的核心主張挑戰了我們一個日常相信的格律。這個非常知名的自由主義格律阻礙了我們完整地思考暴君的問題。這句格律是阿克頓勛爵廣為流傳的句子:「權力讓人腐化,絕對的權力讓人絕對地腐化。」關鍵在——這句話不完全對,但也不全錯。如果你完全相信這句話,你可能會認為阻卻暴君的一切關鍵都在制度,任何人站在擁有權力的位置之上,這個人就會無可避免地腐化。這樣的想法雖然有很好的警世效果,可是它讓我們只把注意力放在權力的制衡和監督的設計,因為它假設了所有人都會腐化,所有掌權政治人物都是壞的,其他問題都不這麼重要。
我們可能認為我們的日常觀察確實符合阿克頓勛爵格律,幾乎所有掌握權力的政治人物都看起來很糟糕。可是卡拉斯教授提醒我們這樣的觀察犯了許多錯誤。我們看完這本書後,可以更完整地看到政治過程的全貌,完整的政治過程包括了幾個不同階段:第一階段、人最原初的自然天性(書中第二章);第二階段、社會中有不同種的人(第三章、第五章);第三階段、有些人被吸引去尋求權力(第三章);第四階段、有些人在競爭中獲得權力(第四章);第五階段、不同的制度環境讓人採取不同的社會道德行使權力(第六章);第六階段、掌握權力的人行使權力,讓他們容易看起來腐化(第七章);第七階段、權力對人有正面也有負面影響(第八章、第九章);第八階段、不同的制度如何協助我們挑選出好人以及如何讓掌權者更好地使用權力(第十、十一、十二章)。
阿克頓勛爵格律只讓我們注意到第七階段權力對人的負面影響,導致我們在第八階段能夠注意到的制度機制也相當有限。卡拉斯教授在本書中娓娓道來,告訴我們目前的社會研究在每一個階段可以給予的最好的答案,並且在第八階段提供了比制衡和監督更豐富的阻卻暴君的制度建議。
卡拉斯討論的第一階段人的本性特別有意思。卡拉斯教授指出,晚近的生物計算學、演化論、心理學實驗、考古學和歷史動力學告訴我們一些人性的事實。沒錯,所有黑猩猩都渴望權力支配,我們人類和黑猩猩有百分之九十八點八的基因相似度。可是另外百分之一點二的DNA差異卻讓人類擁有一千五百萬個和黑猩猩不同的基因字母。其中的一些基因片段導致了黑猩猩和人類的根本差異。例如,三歲兒童的合作實驗證明了人類擁有黑猩猩絕對沒有的公平合作本能。再者,考古學的證據指出,在智人三十萬年的存在時間裡,因為人類的投擲能力,導致肌肉和體型不再絕對重要,因此這三十萬年的絕大多數時候,人類處於約二十到八十人的平等主義社會,一點都不像黑猩猩社會。一直到大約西元前八千年,因為農業發展和耕地有限性,控制土地的征服與戰爭變得頻繁。具有人口優勢的社會,在遠距武器的戰爭中具有絕對優勢。又因為只有階級社會才能發動大規模的集體行動,贏得戰爭,這導致了國家和階級社會的興起。今日所有人類社會因此都是國家和階級社會。
卡拉斯從這些晚近研究獲得的心得是:階級社會是演化的必然結果。階級社會沒有好壞可言,只是大型社會賴以進行合作和協調的唯一方法。同時,卡拉斯認為,就人類這個物種而言,依據演化的觀點,有許多渴望權力支配的人存在是必然的,因為他們藉由控制權力掌握順利的繁衍。這些人在每個社會都存在,只是在史前平等社會,不想受統治的人們壓制了他們。這是卡拉斯整本書的核心假設,渴望權力支配的這群人,獨立於教育、制度和文化的影響,在每個社會必然存在。
在第二、第三階段,卡拉斯進一步討論渴望權力支配的這群人。確實,我們日常生活觀察到的掌權者都傾向濫用權力,但是我們只有「權力腐化人」的阿克頓勛爵解釋嗎?另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倖存者偏差。會不會是因為進入權力體系的人、在權力競爭獲勝的人、在權力體制中留下來的人,主要都是會被權力腐化的人?所以我們觀察到的掌權者其實只是三重篩選下的倖存者。會被權力腐化的人才能成為持續的掌權者。
卡拉斯主張,我們這個社會有兩種人,一種是不會被腐化的人,他們不想要權力,一種是會被腐化的人,他們渴望權力。卡拉斯從基因研究強調了這個區分的合理性,有些人的基因序列讓他們更想支配其他人。他也從心理學和心理變態量表、皮膚傳導反應、神經科學、核磁共振掃描、穿西裝的蛇的比喻,描繪了具有自戀、馬基維利主義和心理變態(psychopath)的暗黑三元素的渴望權力支配、會被腐化的人,他們容易被權力吸引。如果這些人在社會之中,我們需要減少重要職務對這些人的吸引力。卡拉斯在第十章討論了如何招募不會腐化的人,例如招募警察的廣告,我們不該強調控制、武力與威勢,而應該強調鄰里間的照顧與合作。
1 2 3 4 5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