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錯覺:真相,不一定跟多數人站在同一邊!

Collective Illusions:Conformity, Complicity, and thr Science of WHY WE MAKE BAD DECISIONS.

  • 作者:陶德.羅斯
  • 譯者:劉維人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2/12/26

  • 定價:420元
  • 優惠價:79332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626-7181-41-6
  • 系列:我思
  • 規格:平裝/304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心理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引言 榆樹谷的秘密

我們的想像,比現實更常傷害我們。
——塞內卡

美國紐約州伊頓鎮的某個郵局,矗立著一座假燈塔。郵局以前是加油站,改裝的時候把這座兩層樓高的建築物保留了下來,紅白相間的螺旋讓人想起舊時代理髮店的柱子。這座假燈塔位於紐約州的柔軟肚臍,一個只有幾千人的鄉下小鎮,大約一個世紀以前,它默默見證了一件你從未聽說過的關鍵民意調查。
一九二八年,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有一個叫作理查.山克(Richard Schanck)的博士生。他是日後社會心理學的開山鼻祖之一,當時剛剛搬到伊頓,想要研究每個個體如何形塑自己的觀點。他之所以選擇伊頓,是因為這裡規模很小、連結緊密、信仰虔誠,這裡沒有大都會的繁華生活,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山克後來在一二八頁的博士論文中把這個小鎮稱為「榆樹谷」,它就像每個鄉下小鎮一樣,每個人都密切關注著每個人。這裡的八卦傳得很快,無論是張三的孩子放學路上偷摘了鄰居的蘋果,還是李四深夜回家的時候走得太急被樹根絆了一下,都不用多久就會傳遍整個小鎮。
榆樹谷的居民都知道,山克搬來這裡是為了研究他們的社會行為;但沒過多久,他們還是把這個大都會的學者跟他的妻子當成了自己人。山克夫妻在榆樹谷的三年中跟當地人打成一片,而且因為他們每個禮拜都上教堂,榆樹谷的人也邀請他們參加自己的洗禮、婚禮、葬禮,甚至邀到家裡來共進晚餐。
山克隨身帶著一個筆記本,觀察到什麼行為就記在本子上。他經常請教居民對於各種行為舉止的看法,尤其是布道者在講臺上提過的那些禁忌。舉例來說,他會問「洗禮必須全身浸到水中嗎?還是只要在身上灑水就可以?」「禮拜天可以去看戲嗎?」「可以用撲克牌玩紙牌遊戲嗎?」(榆樹谷都是清教徒,清教徒厭惡賭博之類的骯髒娛樂活動,而且JQK牌面上的封建圖案,讓人想起他們討厭的英國皇室)之類的問題。調查的結果相當一致,當他在公開場合問這些問題,絕大多數人都說不能用撲克牌玩遊戲,就算拿來打橋牌也不行。
不過山克光是第一年就發現,榆樹谷的村民全都說一套做一套。例如他們在公開場合都反對抽菸喝酒打牌,可是只要一回到家裡,就大大方方地跟其他成年人一起做這些事。山克覺得這種前後不一很有意思:為什麼在這個社區裡,大部分的人都會公然反對某些事情,私底下卻理所當然地做那些事情?
所以山克偷偷問他的那些新朋友,他們的行為到底是怎麼回事。山克的問題很有趣,它的答案不僅從此改變了人類對大眾輿論的看法,也讓我們決定出版這本書。
「你覺得鎮上大部分的人,對抽菸喝酒打橋牌的看法是怎樣啊?」
「大部分都會說,」村民回答,「這些事情罪大惡極吧。」
根據山克的紀錄,百分之七十七的榆樹谷居民都認為用撲克牌來打牌沒有任何問題,但同時又相信鎮上大部分的人都對此深惡痛絕。這些人顯然不知道,他們全都是沉默的多數。整個小鎮有四分之三的人都偷偷沉迷於某些「惡習」,就連年輕敢言、不斷在公開場合高呼浸信會基本教義的牧師法格森,私底下其實都是一個愛打橋牌、口風很緊的自由派。
其他宗教問題跟世俗問題也一樣,例如這個鎮該不該跟隔壁社區一起合辦一所新高中(結果村民討論的時候引發激烈衝突,甚至爆發鬥毆)。山克發現,榆樹谷的村民在很多事情上都公開說一套,私底下相信另一套,而他認為背後的原因是,人們希望盡量在公開場合中表達出主流意見,藉此獲得這個社群的認可。但這又引出了另一個問題:這些文化規範不僅他們自己不喜歡,而且其實整個鎮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歡,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在公共場合講?這個小鎮的人,究竟為什麼會這麼嚴重地誤解彼此?
山克調查之後發現,這些規範很可能都來自一位叫作紹特夫人的富有寡婦。紹特夫人的父親之前是法格森那個教堂的牧師,所以她認為自己應該維持整個教會的歷史與道德準則。另外,她也是該教會最大的金主,如果她不捐款,法格森的薪水大概就沒了。
紹特夫人用自己的鐵腕,牢牢掌握了一整個世代的村民。她強而有力地做出指示,決定了全村每一個人在公開場合的言行舉止。山克寫道,「紹特活力無限,經常公開表達立場。所以她的立場就變成了鎮上教會經常可以聽到的意見,許多村民都在沒有思考過有多少人接受的情況下,把紹特的立場當成了主流。」
這位婆婆去世之後沒多久,村民的行為就開始改變。乍看之下死守基本教義的法格森牧師,某天晚上跟妻子一起參加橋牌派對,在公共場合玩撲克牌。消息一出,流言蜚語很快就傳遍了榆樹谷,而且讓人們開始質疑所謂的主流意見:畢竟如果連牧師都在打橋牌,那到底還有誰不打?他們開始討論,然後發現大家幾乎都在偷偷地打,接著立刻開始檢查其他每一道禁忌。榆樹谷的魔咒,就這樣被打破了。
理查.山克在研究結果中表示,榆樹谷的居民之所以會臣服於紹特夫人,其實只是因為誤以為她代表了大多數人的心聲。而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即使在一個連結緊密的小鎮,人們彼此了解的程度,也很可能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高。山克的研究告訴我們,社會中只要有一小群很敢講話的人,人們對主流意見的印象,以及整個社會的行為,就很容易被扭曲;而且有時候甚至不需要一群人,只需要一個很敢講話的人就行了,畢竟榆樹谷就是這樣。而這項研究結果,就是這本書要討論的。
山克博士是最早研究「集體錯覺」的學者之一。* 簡單來說,集體錯覺就是社會編織的謊言,當群體中大部分的人私底下都拒絕某個觀點,卻誤以為大部分人都接受,他們就會在公開場合附和這個觀點。有時候,這會讓每一個人都去做「大家」希望他做的事,最後就都選擇了那些沒有人想要的結果。集體錯覺就是這麼可怕。
1 2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