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美麗的蛛絲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家香火旺盛的寺廟叫圓音寺。有個蜘蛛在圓音寺的橫梁上結了張網,由於每天都受到香火和拜佛、講經的熏陶,經過千年的修煉,蜘蛛就有了佛性。
有一天,佛祖到圓音寺時看見了這隻蜘蛛,便說:『你我相見總是有緣。我問你個問題,世間什麼是最珍貴的?』蜘蛛想了想回答說:『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只是點了點頭,便離開。
又過了一千年,佛祖又來到寺廟,見蜘蛛經過這一千年的修煉佛性大增,便問蜘蛛:『一千年前的那個問題,你有更深的認識嗎?』蜘蛛說:『我覺得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說:『你再好好想想,我會再來找你的。』
又過了一千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風,風將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結的網上。蜘蛛看著晶瑩剔透的甘露,頓生喜愛之心,於是每天都要看著那滴漂亮的甘露,覺得這是三千年來最開心的日子。突然,又刮起了一陣大風,把甘露吹走了。
蜘蛛失去甘露以後,心裡又難過又寂寞,這時佛祖來了:『蜘蛛,這一千年的時間,你可曾好好想過我問過你的問題?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到那滴甘露,於是對佛祖說:『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於是佛祖說:『好,既然你有這樣的認識,我就讓你到人世間走一遭吧!』
蜘蛛投胎到了一個官宦家庭,父母為她取名蛛兒。一晃眼,蛛兒十六歲了,不但天生麗質、嬌豔動人,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雖然有許多官宦家庭的公子王孫向蛛兒求婚,但蛛兒卻從未動心,她知道,佛祖一定會把她所喜愛的那滴甘露給她的。
有一天,皇帝決定在後花園為新科狀元郎甘鹿舉行慶功宴,許多妙齡少女都被邀參加,皇帝的小公主長風公主和蛛兒也在其中。甘鹿在席間表演詩詞歌賦,大獻才藝,在場的少女無不為之傾倒,但蛛兒一點兒也不緊張,她知道,甘鹿是屬於她的,是佛祖賜給她的姻緣。
過了些日子,蛛兒和母親上香的時候,遇到甘鹿也陪著他母親來上香。上香拜佛之後,兩位母親在一邊談起畫來,蛛兒便與甘鹿到走廊上聊天。蛛兒很開心,終於可以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了,可是甘鹿卻不像蛛兒所希望的那樣喜歡她。於是蛛兒問:『你不記得十六年前,圓音寺裡在蜘蛛網上發生的事了嗎?』甘鹿很驚訝地說:『蛛兒姑娘,你在說什麼?我怎麼聽不懂?』蛛兒很奇怪,既然是佛祖安排的姻緣,為什麼甘鹿對此卻毫無感覺呢?
幾天後,皇帝下召,命新科狀元甘鹿和長風公主完婚;蛛兒和太子芝草完婚。這一消息猶如青天霹靂,讓一心等待與甘鹿成親的蛛兒大失所望,她茶不思飯不想,幾欲到了生命的盡頭。
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趕來,撲倒在床邊,對奄奄一息的蛛兒說:『那日,在後花園眾姑娘中,我對你一見鍾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應為你我指婚。如果你死了,那麼我也不活了!』說著就拿起寶劍準備自刎。
就在這時,佛祖來了,對快要靈魂出竅的蛛兒說:『蜘蛛,你可曾想過,甘露(甘鹿)是由誰帶到你這裡來的呢?是風(長風公主)帶來的,最後也是風將它帶走的。甘鹿是屬於長風公主的,他對你不過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當年圓音寺門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愛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卻從沒有低下頭看過它。蜘蛛,我再問你,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聽了這些終有所悟,對佛祖說:『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在能把握的幸福。』剛說完,佛祖就離開了,蛛兒的靈魂也歸位了,睜眼見太子芝草正要自刎,她立刻打落寶劍,和太子深深相擁……
這段故事是一位弟子推薦給我看的,寫得相當不錯,看了以後不免讓人心動,為那紅塵中無法逃脫的情緣,也為那近在咫尺的佛陀。
還有一個也是與蜘蛛有關的故事,有一個生前作惡多端的大盜,死後落入了地獄底層。他生前做過唯一的一件善事,是有一次他走在路邊,見到一隻蜘蛛,他剛抬起腳想踩死這隻蜘蛛時,轉念一想,還是別踩了,蜘蛛再小也是有生命,濫殺了它,怪可憐的,便饒了那隻蜘蛛。
由於這一念之仁,地獄中的大盜得到了佛陀的幫助:一根由極樂世界的蜘蛛吐出的美麗蛛絲垂入了深邃的地獄底層。大盜一見,高興得不得了,便抓住這蛛絲往極樂世界攀爬,眼見自己離開了地獄的底層,他高興地大喊:『太棒了!』可是一低頭,卻發現在他的下面,正有許多罪人也抓著這蛛絲努力地往上爬。
他心裡一驚:蛛絲這麼細,往上爬的人卻這麼多,要是它斷了怎麼辦?我不就完了嗎?!於是,大盜對著下面正往上爬的罪人們大喊:『喂!罪人們,這根蛛絲歸我所有,你們到底是徵求過誰的同意攀上來的?下去!下去!』一瞬間,本來還好好的蜘蛛絲,驀地從大盜的懸吊之處,噗地一聲崩斷了……
其實,任何人都有慈悲心,不管罪孽如何深重的罪人也會因為這慈悲心而獲得佛祖的救助。大盜的慈悲心饒了一隻蜘蛛的性命,蜘蛛的蛛絲本可以把在地獄底層受苦的大盜拉出來,可是大盜卻因為自私的利己心,而失去了這去往極樂世界的美麗的蛛絲。
眾生皆有佛性,我們不要忽視了生活中最細小的生命。你看,僅僅是一根蛛絲,就可以牽引人們走向佛祖,一根蛛絲,就可以把人們引向那度人無數的佛海,我覺得即使那些流傳著的佛故事中有再多的瑕疵,也不抵這佛祖渡人的心願,無論是寫的人還是看的人,終會為了這所見所聞而有所感悟。對於佛理的開悟,誰能說一根小小的、細細的,卻是美麗的蛛絲就辦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