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李廣一箭射進了石頭
李廣是漢朝初年的大將軍,後代的文學家常以他為題材寫文章,因為他的一生多彩多姿,真可算是英雄豪傑的代表人物。
李廣是隴西人,武功高強,長於騎射,擔任武騎常侍,常跟漢文帝出外打獵。漢文帝很欣賞他矯健的身手,不止一次地稱讚道:「你可惜生在太平盛世,沒有立功的機會,否則,起碼也是個萬戶侯。」
漢景帝的時代,李廣在周亞夫旗下出力,平定了吳楚七國之亂。又曾經擔任隴西、雁門、代郡等太守。這些地方都是邊區,靠近匈奴,匈奴很懼怕他。
景帝六年,匈奴入侵,景帝派了使者到前線視察,使者在巡邏的時候,遇到三個匈奴人,這三個匈奴人非常厲害,一箭射中使者,把使者帶來的騎兵打得七零八落。
李廣接到消息,告訴左右說:「這三個匈奴人一定是出來射鵰的,所以箭法極佳。」說,一躍上馬。一會兒工夫以後,這三個匈奴人都敗在他的手下。正準備回營的時候,忽然間,李廣發現四周山頭聚滿了匈奴兵,少說也有好幾千人。
匈奴以為他們是漢朝派來誘敵的騎兵,不敢輕舉妄動,拉住馬兒的韁繩,遠遠在山上佈好陣勢,密切注視李廣。李廣的手下們嚇得臉色死白,發抖地說:「趕快溜吧!」
「走?那麼這兒便是你葬身之地。」李廣很沉地交代,「去,解下鞍來,放輕鬆點兒。」如此一來,匈奴更認定其中有詐,便按兵不敢動。
呆呆耗在這裏也不是個辦法啊。不久,李廣看到一個騎白馬的匈奴首領出來檢閱軍隊,他立刻跳上馬,飛也似的衝出去,一箭直穿匈奴首領的胸膛。然後,回到原地,又解下馬鞍,開始休息。匈奴兵對他百步穿楊的本事吃驚不已,更不明白他到底在耍甚麼花招,一動也不敢動,猜想一定有大批漢兵埋伏在附近,到了半夜來發動猛烈攻擊,還是早走為妙。於是匈奴撤軍了,李廣也瀟瀟灑灑返回漢營地。
漢武帝元光六年,匈奴再次入侵,皇帝命李廣出駐朔方。這時候他已五十多歲了,是將領中資格最老的一個,這一
帶地方他又是熟門熟路,總以為沒有問題,保證旗開得勝。
哪裏曉得匈奴早領教過他的厲害,這一回派了大隊人馬沿途埋伏。李廣就是有天大的本領,也逃不過天羅地網,終於被逮了。匈奴得到李廣,開心得不得了,把他縛在馬上,哼凱歌押回去獻功。
李廣偷眼一瞧,發現身旁的小胡兒騎的是匹好馬,便用力一掙腳,扯斷繩索,一跳就跳到小胡兒的馬背上,把小胡兒推下馬,奪得弓箭,一揮馬鞭溜之夭夭。匈奴兵掉轉馬頭追上來,卻都被李廣一一射死,他又一次死裏逃生。
以後,匈奴給李廣取了一個外號,叫「飛將軍」,一聽到「飛將軍」莫不聞風喪膽,何況他不久又幹了一件大事。
話說右北平一帶多老虎,李廣日日巡邏,一面瞭敵,一面打虎,憑他獨到的箭術,一連射死了好幾隻老虎。有一回,走到山麓,遠遠望見草叢之間,有一隻老虎蹲在那兒,他急忙張弓搭箭,憑他的功夫,果然又一箭命中。
可是,當他走進草叢一看,咦!並不是老虎,而是一塊大石頭。最叫人奇怪的是,那箭透入石中,約有數寸,上面露出箭羽,手下人要去拔,卻跌個四腳朝天。李廣再射,卻也射不進去了。
從此,他更大名遠播,人人都說他的箭有入石的神力,血肉之軀還想跟石頭拼嗎?所以他在任五年,匈奴不敢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