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玄武門之變
太子建成以及齊王元吉三番兩次意圖殺害秦王李世民,因此秦王府中的僚屬紛紛建議世民除患,李世民卻一直猶豫不決……
「這樣好了,我們用龜卜,來卜一卜是吉是凶。」李世民命令手下搬來了龜卜。
此時,僚屬張公謹自外頭走進來,拿起龜,摔到地上說:「有可疑的事,才要用卜,現在這事沒有甚麼好猶疑了,何必用卜?如果卜而不吉,難道我們就不舉事了嗎?」張公謹的話一點不錯,大家都點頭稱是,於是,世民下定決心,準備動手了。
一天晚上,尉遲敬德跑去對長孫無忌說:「王已決計起事,你趕快前去共謀大計。不過你我,以及房玄齡、杜如晦四個人,不可以一塊兒去見秦王,免得在路上被發現,給予太子和齊王起了疑心。」
於是,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換上了道士服,跟長孫無忌悄悄進入了秦王府。另外,尉遲敬德從另外一條小路也趕了來,他們四人與李世民共同決定了起事的步驟。
第二天一大早,秦王李世民密奏唐高祖,建成和元吉私下與高祖妃嬪要好,淫亂後宮。並且說:「臣沒有絲毫對不起太子和齊王,現在他們一心一意要殺掉兒臣,簡直是要為王世充、竇建德報仇。兒臣如果今日冤枉而死,永遠見不到父皇,魂歸地下,連見到賊人都覺得羞恥。」
唐高祖聽了大吃一驚,雖然太子建成與齊王元吉和妃嬪張婕妤、尹德妃之事大家都曉得,可是高祖並不知情。李世民為人厚道,也一向不願意拆穿。所以高祖愣了好半天,方才說:「明天你早些上朝,我要把這件事問一個明白,我怕是你們兄弟之間誤會太深了。」
高祖妃嬪張婕妤得到消息,趕緊密報東宮。太子建成立刻找來元吉商量對策。元吉說:「我們應該擁兵自,明天託病不進宮去,以觀察情勢的變化。」
「不,我們不能示弱,如果不進宮,父皇就會相信世民的話,何況,你別忘記,皇宮的禁軍指揮官常何是我的老部下,他效忠於我,所以,皇宮是我的勢力範圍,我怕甚麼!」太子建成自信地說。
第二天,也就是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天還沒亮,李世民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人悄悄進入皇宮北面的玄武門,人人手持刀箭,埋伏在玄武門大道兩旁的樹林中。
不久,建成和元吉也到了玄武門,依照規定,隨從不得入宮,所以建成和元吉兩人各騎一匹馬進入玄武門,他們完全沒有料到已經踏入了陷阱。
這玄武門為太極宮的北正門,乃天子禁軍指揮部所在之地,誰要能控制了玄武門的禁軍,誰就能控制皇宮。
玄武門的守將常何,原是太子建成的舊部屬。因此,建成十分放心,殊不知常何投靠了秦王李世民。這才使世民能夠帶了人馬進入玄武門,而且埋伏起來。
依照慣例,皇子們都是由玄武門入宮,所以李世民很篤定地在樹林裏等建成和元吉的來到。
天也漸漸亮了起來,玄武門大道上傳來清脆的馬蹄聲,建成和元吉騎在馬上,昂首前進。
等到建成和元吉到了臨湖殿,發覺事態不對,兩足猛蹬馬腹,準備逃回東門時,李世民騎馬趕來,元吉急地想要拉開弓箭射殺世民,愈急愈拉不開了,一連拉了三次,都是徒勞無功,大驚之下,策馬而逃。
李世民的箭比普通的箭大一倍,再加上箭法高超,一箭就把太子建成刺了一個穿心過,太子建成當場墜馬斃命。
接,尉遲敬德率領騎兵七十人趕來,亂箭之中把齊王元吉射下馬來。世民的馬跑入林中,人卻被樹枝牽纏,墜下馬來,元吉這時正好趕到,舉刀就要砍向世民。
正在這個千鈞一髮的當兒,尉遲敬德快馬奔到,大吼一聲,元吉嚇了一跳,刀還沒有砍下,尉遲敬德已經一箭射入,元吉立刻倒地身亡。
這時東宮和齊王府的將軍馮立、副護軍薛萬徹等聽說玄武門有變,立刻進攻玄武門,於是玄武門守軍和東宮齊王府軍隊展開一場大混戰,薛萬徹等攻不進玄武門,鼓噪要改攻秦王府。世民的部下大懼,尉遲敬德提太子建成及齊王元吉的兩顆人頭,站在玄武門上大呼:「你們的太子和齊王都已經死了。」於是,東宮和齊王府軍隊因之潰散。
唐高祖此時正在皇宮內泛舟遊湖,不曉得外頭出了大事,一直到世民派尉遲敬德擐甲持矛,領兵前來拱,方才大驚問道:「今日是誰為亂,卿來此為何?」
「秦王因為太子、齊王作亂,舉兵制裁,恐怕驚動陛下,特派臣前來護。」尉遲敬德恭敬地回答。
唐高祖一聽非同小可,嚇得就差點沒有掉落湖中。他歎了一口氣,對船上的裴寂說:「沒有想到竟然出了這種悲慘的事,你看怎麼辦呢?」
身旁的蕭瑀、陳叔達道:「太子和齊王二人,本來就對建立唐朝沒有太大功勞,又嫉恨秦王世民的功高望重,共為奸謀。現在,秦王已討而誅殺。何況秦王功蓋宇宙,天下歸心,只要陛下讓他當太子,委以國務也就沒事了。」
唐高祖想了一想,也沒有其他辦法了。只好說:「好吧!這反正也是我原來的意思。」
此時,一部分建成和元吉的部下,與秦王世民的軍隊,仍在長安打得難分難解。尉遲敬德請求唐高祖下一道手詔,命令諸軍俱受秦王的指揮,免得亂事繼續擴大,更加不可收拾。於是,高祖下詔內外諸軍皆受秦王指揮,並且派黃門侍郎裴矩到東宮去告知將士們,於是東宮才停止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