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童年沒創傷?療癒內心傷痛,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 作者:陳皓宜博士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4/05/13

  • 定價:570元
  • 優惠價:79450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88-216-755-1
  • 系列:代理香港叢書
  • 規格:平裝/216頁/15x21cm/普通級/部分全彩印刷
  • 分類:心靈勵志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完美主義者的焦慮與抑鬱
試想想,如果一個人長期受自己的內在批判聲音困擾,並且不斷為自己定下不切實際的目標,這個人必定會承受很大壓力,有可能長期處於焦慮與抑鬱情緒當中。
瑜伽教練Roy告訴我:「可能因為最近的壓力很大,我在搬家的時候不小心弄傷背脊肌肉,令我覺得很困擾。」
我問他:「是否因為受傷不能教授瑜伽而感到困擾?」
他搖搖頭說:「不是。我覺得弄傷自己很失敗,我是一個瑜伽教練,身體的彈性應該很好,因為搬家這樣小的事情而受傷,實在令我很羞愧。」
「怪不得你最近常常處於抑鬱情緒當中,受着肌肉拉傷的痛苦之餘,同時覺得自己受傷代表自己很不濟,內在批判聲音很大。」我同情他弄傷自己之後,還不停的批評自己。
他對我的話深有同感:「每天早上起來,知道自己因為受傷還未能教授瑜伽,我都感到很沮喪,情緒很低落。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比起其他瑜伽教練,我的能力真的很低。」
不完美就是失敗者
Roy也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他常常跟其他人比較。有時候,還極端地把自己偶然的低潮和別人的完美狀態相比,批判自己未能在生活上恆常維持高水平的狀態。
其實,很多完美主義者也有這樣的非黑即白思想,認為除非能夠時刻保持完美狀態,否則就是一個失敗者,覺得被別人比下去。就算偶然達到自己定下的的高水平,也只會得到短暫的快樂和滿足感,很快又會批判自己未能做到完美,再次陷入抑鬱情緒當中。就是這樣,他們的自我形象低落,情緒亦很不穩定。
除了抑鬱情緒,完美主義者很多時候也會感到焦慮,可能會感到其他人常常評價他們的表現,所以在別人面前總是十分緊張。
Roy在某節治療對我說:「有一次,有一間瑜伽中心聘請我作瑜伽導師,簽約之前,對方要求我在其他瑜伽老師面前示範教授一課。示範前一晚,我感到非常焦慮,整晚也失眠,在示範當天的早上還肚瀉了幾次,差點不能如期授課。」
我問他:「是甚麼令你那麼焦慮?你擔心甚麼呢?」
他認真的想了一想,回答說:「面對這麼多瑜伽導師,我很擔心在示範時出錯,被他們批評及質疑我的能力。我覺得他們應該是一些很資深的瑜伽導師,若果我做得不夠好,他們必定能看出來。」
如我所料,他的焦慮跟害怕負面評價有關,我對他說:「既然你那麼害怕負面評價,在示範教授之前必定做了很多準備功夫。」
他知道我很了解他,點點頭說:「是的。我寫了整堂課的講稿,花了很長時間背熟了,但是在示範前一晚我卻很害怕會忘記內容。」
父母的批判聲音
和Kenny一樣,Roy同樣很擔心在人前犯錯,甚至災難化犯錯的後果,覺得別人會評價他是一個失敗者。他們很多時候都認為自己要表現完美,這個不切實際的目標令他們時常陷於焦慮當中。
有時候,焦慮帶來的身體症狀會令他們不能如常發揮應有水平,因為他們愈想控制焦慮,就愈感到焦慮。結果,未如理想的表現令他們變得自責,情緒再一次陷入抑鬱當中,往復循環。
Kenny和Roy在童年時也曾經歷一些童年創傷,他們的父母也是經常批評他們,並且常常要求他們達到一些不合理的水平。漸漸地,他們內化了父母的批判聲音及達致完美的要求,在成年後無意識的經常批評自己,為自己定立嚴苛的標準。
究竟完美主義者可以如何改變自己的內在批判聲音,學習減少完美主義的標準?
1 2 3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