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 前言 ]
世界上最大的問題
在政府、學校,和我們的家中都能找到某種問題,這問題影響世界上每一個國家,也包括居住在其中的居民。我們花費多年生命和數十億美元來尋求解決方案,大公司與它搏鬥,非營利組織對此感到害怕,企業家不斷地鑽研求解,而事實上,當你在閱讀這本書時,它也正在嘲笑你我。這問題很大,無所不在,而且我不覺得它會在近期內自行消失。
這裡有一些例子可舉例……
●老師無法讓學生完成功課。
●主管無法讓下屬加倍努力或更有效率地工作。
●審訊者無法讓受審人吐出實話。
●業務員無法讓客戶購買更多產品。
●醫生無法讓病患遵從治療計畫。
●家長無法讓孩子聽話。
●企業家無法說服投資人信任自己的遠見。
●非營利組織無法募到更多的捐款。
●撲克玩家無法讓對手下押的賭注更大。
●宗教領袖無法說服人們改變信仰。
●想磋商的人無法說服對方讓步。
所以這世上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無法讓其他人照自己心意行動。
如果你能解決這問題,你就無所不能了。如果天下的父母都能夠激勵自己的小孩,順利地帶領他們邁入成年;如果有更多的老師能夠啟發激勵學生,讓他們願意花時間在課業上;如果醫生們也都能夠影響病患走向健康之路,如果真如所願,這世界將是一個更美好的地方。
在這地球上,無論你想做任何有意義的事情,你都需要一支軍隊。如果你想創建持久的變化或者真正「美好永恆的恩典」,就如安德魯.卡內基所提倡的,你需要去激發某種行動。我不管你是否想創業,想創辦一所非營利組織或者組織家庭,我不在乎你是否要拍一部影片,寫一本書還是要移民去火星,你無法一個人達成的。好的領導者需要一群追隨者,而如果想要讓山移動,就得先讓人人為你而動!
標準解決方案
大多數的人都只會用乞求、賄賂或是爭論的方式去「激」人群。當這些方法都宣告無效時,他們就會絕望地孤注一擲,開始嘮叨、操縱或用欺騙的方式來獲得他們想要的結果。
他們認為得到對方的「好,沒問題」是溝通上唯一的目的。但事實上,這還不夠。我們不單要他們答應,我們還希望他們要徹底執行,完成他們的承諾。
這本書能使語言轉換成行動,談的是激勵員工、吸引學生,讓大家動員起來、賦予孩子們力量、幫助客戶,以及成為有影響力的領導者。總之,它能讓周圍的人們動手做事。
應該吧!
我應該先介紹如何讓他人為你做事開始。這很簡單,卻也矛盾。
你,就是無法說服他人動手做事。
讓他人做事是個目標,並非過程。如果你想直接激勵他人,你注定會失敗。任何嘗試過改變他人行為的人都明白,這是很痛苦的。
就如暢銷作家丹尼爾.品克所言:「我們無法使他人變得積極。」古老的諺語也指出:「你能牽馬到河岸旁,但你無法逼迫牠飲水。」但是,你能使他口渴。
動機和影響就是創造一些條件,讓他人的腦袋「口渴」,驅使身體遵循需求。好消息是大多數的腦袋瓜都在某種程度上感到口渴了。他們的人生當中有不同的渴望、需求和慾望。你只是要往下鑽,找出並且啟動他們的動機。當你這樣做的時候,要注意,你最大的問題並非創造出一個動機,而是如何引導人們產生動機。
這本書的七個神奇關鍵字並非普通的文字,事實上其根源觸及每個人的深層需求。說「因為」是想要建立一個目的,說「好」是想顯示認同接受,說出對方的名字是表示他人對你有特殊意義。這一切都是人類的驅動器,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它們能夠讓我們之間產生一種連結。
為了達到有效的溝通,無論是我在舞台上的魔術表演或是業務在董事會上做推銷,這一切都必須由一個難以捉摸的小東西起頭: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這連結有如一處土壤,唯有夠肥沃,才能使「驅使他人做事」的健康種子發芽生長,這部分過關,其餘的就算你搞砸了,也還是能夠得到結果。但如果這部分沒達成,在你還沒開始前,遊戲就宣告結束了。
當老師真正與學生之間有所連結時,學生自然會主動學習。當醫生真正與病患之間有所連結時,病情的好轉就接踵而來。當一家公司真正與客戶之間有所連結時,商機也就出現了。
面臨危機的技巧
雖說人類互動頻率不斷地暴增,但是人類之間的連結品質卻正逐漸變差。
社會心理學家莎拉.康羅(Sara Konrath)認為這並非偶然。她提出的觀察讓人訝異。
在過去三年當中,越來越多研究發現隨著同理心減少(比如說,能夠同情他人的遭遇),人類自戀的傾向其實正逐漸上升。
銳減的同情心以及激增的自我主義都促使我們走向一種情境,「讓其他人動手做事」都只是跟自己以及自己本身的動機有關,而並非是因為他人以及他人的動機。我們變得如此糟糕也是事出有因。
因此,世界上最大的問題需要世界上最優秀的解決方案:我們應該快速而且廣泛地增加人際連結。
這七個神奇關鍵字就是一個開始修補縫隙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