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我說的話代表「我的心理」狀態
包裝自卑的過度謙虛
──自我認同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謙虛是美德,正如常言道:「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懂得彎腰」、「一個不懂謙虛的人會帶給人壞印象」、「謙虛是人際關係中的必備品」。這一類的話聽多了,使我們謙虛成習慣。但謙虛也需要懂得拿捏分寸,無論什麼事,過猶不及都不可。我一直這樣子強調:
「對話過度謙虛不是美德,堂堂正正地陳述自己的優點和意見,認可自己的優點,不要猶豫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以為否定自己的優點、不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是謙虛,這種態度反而會引起對方反感,影響溝通。」
有一個故事是關於一個因為過分謙虛而錯失心愛女人的男人。這個故事出自法國舞台劇作家埃德蒙・羅斯丹之手。有一個叫西哈諾・德・貝傑拉克的名劍客暨詩人,他愛上一個叫羅珊娜的女人,卻因自卑而不敢出現在她面前。後來他寫下的情詩促成了羅珊娜和他的好友的姻緣,隨著時間流逝,面臨死亡陰影的朋友找到了他,說:
「我會和羅珊娜相愛,都是因為你寫的詩,所以你快點去向她告白吧。」
但西哈諾沒自信,又這樣過了十四年,直到死前才向羅珊娜告白,最終他沒能實現他的愛情。西哈諾終其一生都被包裝成謙虛的自卑所困,無法向心愛的女人敞開心扉,和她說話。
這種情況在我們身邊並不少見。我和某位企業家夫人見面的時候,那位夫人的外貌和打扮都非常地時尚美麗,我一見到她就讚美她道:
「您的皮膚就像二十多歲的人一樣,衣服也很適合今秋的流行趨勢呢。」
我以為她會心情很好,但我的期望落空了。
「才沒有,我皮膚哪裡好,最近大家皮膚都很好。這件衣服是認識的人送的,我想說丟掉太可惜,就試著穿一次看看。」
聽她這麼說,我變得有點尷尬。這位夫人也被包裝成謙虛的自卑困住了,結果過度謙虛反而會讓對話對象產生不好的情緒。
在公司裡也不乏因為過度謙虛而引起誤會的情況。上司一定會把重要工作交給有能力的下屬,有一位職場上司看中一名出色的下屬,給了他機會,說道:
「這次入社考試你拿了第一名,你要不要進企劃組負責重要項目?」
「我憑什麼?我沒那麼厲害,我沒信心。」
上司提出了參加重要項目的提議,而上司真的會認為給予這樣回覆的下屬是個「謙虛的人」嗎?絕對不會。上司原本期待得到的答案是「謝謝您這麼看好我,我會努力的。」結果期待破滅的上司怕自己看走眼,改找其他職員。過分謙虛是損人不利己的行為,尤其是在職場上。
有些人動不動把「都怪我」掛在嘴巴上,在聚會上,為了附和眾意,就有可能會犯錯。有時候自己明明沒犯錯,也習慣這樣說:
「抱歉,是我有不足之處,是我錯了。」
過度謙虛只是自卑而已。不用道歉的事也當成是自己的錯,這種人只會被貼上不可信賴的標籤。美國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在任時會親手擦自己的皮鞋,他說:
「謙虛是天經地義的。」
不要把出自自卑心理的過度謙虛,和林肯言中的謙虛混為一談,因為過度謙虛只是把不天經地義的事誤當成天經地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