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讓心情也變化無常的「好像」
──減少不確定性與人際關係
「好像全力以赴了。」
「你好像有不錯的成果。」
「以後好像會做得更好。」
這些話的共通點是「好像」。我們時常聽到「(什麼什麼)好像了……」或是「好像會(什麼什麼)」,大部分的人認為一天至少會說到一次「好像」,這種習慣用法沒關係嗎?
「好像」可以用在推測,或預想,或是出現不確定情況的時候,但很多人在不該用「好像」的時候,也任意濫用。上面的句子可以改成這樣:
「全力以赴了。」
「你有不錯的成果。」
「以後會做得更好。」
這樣子說不是更簡潔明瞭嗎?刪去曖昧的推測性語氣,能讓語意變得明確。人們之所以會濫用「好像」,是因為對自己的話沒有信心,或覺得無可無不可的曖昧態度,或語無倫次,所以很多時候,人們在表達意見時老是愛加上「好像」,模糊掉自己的想法。
這種說話語氣會影響到自身印象,同時也會造成對話障礙。某人說話老是加上「好像」、「似乎」,誰會相信這個人是個有責任感的人,會信任他呢?要是一個男人對女友說:
「親愛的,妳今天好像很漂亮。」
「妳好像是聚會的人之中最漂亮的。」
女友會在意男友用詞,開始懷疑男友話中有話,「什麼啦,真的漂亮就說漂亮,為什麼要加『好像』?是隨便說說的嗎?」男友要準確說出:「妳是今天聚會的人之中最漂亮的。」「好像」也是職場的絆腳石,來看看一個上班族和他的上司的對話吧。
「辦公室氣氛好像不錯。」
「這次的文件我好像做得很好。」
這名上班族會因為不確實的態度,很難取得上司的信任。他要確實表達自己的立場,「辦公室氣氛不錯」、「這次的文件我做得很好」,才能保持與上司順暢的溝通。
《今日我們是富人》(Today We Are Rich)的作家蒂姆・桑德斯(Tim Sanders)12指出,說話不要沒有自信。
「最好不要使用讓人看起來沒自信的表達方式,這一類的表達方式將使對話陷入僵局,雙方只會停留在無意義的對答中。沒自信的人,就算和成功人士對話也會一無所獲。」
據蒂姆・桑德斯所言,沒自信的人經常使用「好像」、「大概」、「也許是」這一類的推測性單詞,但這種話會加強自己的優柔寡斷。在對話中,語無倫次會阻礙交流,唯有自信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才能和對方順利交流,心靈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