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內心的遺憾收拾乾淨:了結心中的每個「放不下」,讓心回歸清爽

The Power of Closure: Why We Want It, How to Get It, and When to Walk Away

  • 作者:蓋瑞.麥克萊恩博士
  • 譯者:姬健梅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5/06/30

  • 定價:450元
  • 優惠價:79356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626-7650-55-4
  • 系列:UPWARD
  • 規格:平裝/320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心靈勵志/自我成長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一段經歷真正的價值,在於你選擇如何「結束」它。

這本書適合所有經歷過人生艱難的人。
一次掃清你心中所有的疙瘩,不再跟自己的心過不去。

「我好想結束這一切……」如果你曾經這樣感嘆,你並不孤單。面對難以割捨的人際關係、錯綜複雜的權衡利害、千絲萬縷的回憶糾葛,大多數人所煩惱的是「這究竟該如何結束?」我們有可能不傷害到自己、也不影響到別人,瀟灑自在的做出「了結」嗎?

在麥克萊恩博士20多年的心理諮商經驗中,「如何好好結束」一直是最多人關注的問題,他認為,我們之所以會渴望「了結」,是因為當現實遇到瓶頸,人會本能地想避免不確定性,但這種衝動也可能變成執迷,反過來對我們不利,唯有敞開心胸,接受不如預期的結果,內心才能真正得到安寧。

無論你是為了人際關係反覆糾結、因分手而世界崩塌,或是面對親人離世的傷痛,這本書將幫助你應對各種情境,學會如何自我賦權,安然放手。釋懷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卻是你得以繼續邁步前行的可靠基礎。何時是該選擇放手的時候?或許,正是現在!


各界名人強力推薦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王意中
【山隱中的療癒師、故事療癒作家】周志建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黃之盈
誠摯推薦!

關於作者
蓋瑞.麥克萊恩博士 Gary McClain, PhD
密西根大學博士,教育家、諮商心理師兼人際關係教練。
在心理健康領域,有二十多年的專業經驗。他在紐約執業,也為企業員工提供諮商服務。
他的諮商主要針對處於過渡時期的成年人──並協助他們檢視自己的戀愛關係、家庭關係、健康與照護、工作與事業、以及失去與哀傷。他在大學兼課,也舉辦有關心理健康與溝通的研討會和工作坊。
他的作品散見於《自我》雜誌(Self)、《真正簡單》雜誌(Real Simple)、《每日怪獸》雜誌(Daily Beast)等處。
目錄

引言

第一部分 定義「了結」
第一章 什麼是「了結」
第二章 「了結」不是什麼

第二部分 我們為什麼想得到「了結」
第三章 我們感到痛苦
第四章 我們感到憤怒
第五章 我們感覺無助
第六章 我們想要原諒
第七章 「了結」是一個循環的一部分

第三部分 如何尋求「了結」
第八章 設定你的意圖
第九章 進行(或不進行)對話
第十章 評估

第四部分 當你得不到你想要的「了結」
第十一章 何時該走開
第十二章 欣然選擇「接受」
第十三章 在有人去世之後得到「了結」

結論:向前邁進

致謝

內容試閱
第一章 什麼是「了結」
如果你跟我一樣在心理健康領域工作,你會發現自己一再重複某些對話。我的每一個諮商當事人都是一個個體,有自己的人生經驗、觀點和目標,可是某些主題就是會一再出現。其中之一就是「了結」。儘管每個諮商當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有時候他們卻會說出同樣的話。
「假如我能夠得到了結……」
「在這件事情上他實在欠我一個了結。」
「她為什麼要逃避,不願意給我一個了結?」
而我太常聽到的一句話是:「我要求有個了結!」
可是「了結」是什麼呢?為什麼我們總是這麼想得到它?儘管我們經常談到「了結」,要加以定義卻出奇困難。
從字面意義來看,「了結」(closure)意指某件事情告終,例如一段戀愛關係的結束,一段工作關係的結束,或是一個生命的結束(這是最令人心碎的)。可是「了結」比這更複雜。事實上,有時候「了結」根本與結束無關,而是關於設法解決一個似乎經常出現的問題。
你如何知道自己因為欠缺「了結」而苦惱?以下是一些跡象。你可能會發現自己……

 要求與某人對話,談談你們之間發生的事。
 預先排練你想對某人說的話,好讓對方了解你的感受。(而且當你預想對方將如何回答──或你希望對方如何回答,你心裡會覺得很不自在。)
 想像在你們做過這番「重要談話」之後,你和對方的關係將會是如何。
 幻想對方會有什麼感覺,當你「報復」了他對你所做的事。

或是你可能發現自己想要……

 回到你認為這段關係應有的狀態,彼此以公平的方式付出與接受。
 終於得到你應該得到、而對方拒絕給你的東西,不管對方是有意或無意。
 卸下內疚的重擔,當對方終於原諒你,不再追究你對他做過的某件事──或是反過來,你可能想要對方請求你原諒(你可能會原諒,也可能不原諒)。
 為了你所做的貢獻而得到肯定與尊重。

如果上述清單中有任何一個陳述引起了你的共鳴,那麼你可能就需要得到「了結」。

想要得到「了結」的例子
要定義某件事物,有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舉例,所以我在此舉出我執業時遇到的幾個綜合案例,當事人對我談起他們想要得到「了結」的理由。
艾莉與男友在交往兩年多之後分手。最後那幾個月他們之間的關係愈來愈僵──至今她仍然不確定原因何在。分手發生得很突然,就在一次導致兩人決定分道揚鑣的爭吵中。在那一夜之後,艾莉與這位前男友互傳了幾次簡訊,就只是問候彼此平安。她請求和他碰面,談……more
1 2 3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