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神的所在:私房閱讀《金瓶梅》

  • 作者:侯文詠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09/06/26

  • 定價:350元
  • 優惠價:79277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33-2556-7
  • 系列:侯文詠作品
  • 規格:平裝/608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散文/文學綜論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因此,在「忽一日大戶得患陰寒病症,嗚呼死了。主家婆察知其事,怒令家僮將金蓮、武大即時趕出。」,連最起碼的「經濟條件」都消失之後,這樁婚姻就真的一點存在的意義都沒有了。從父親的死亡、王招宣的死亡到這次張大戶的死亡,潘金潘突然發現,她所有的努力,到頭來竟只換得一個武大郎──潘金蓮甚至連被再轉賣的機會都沒有了。這樣看不到出路的人生,對於才二十出頭歲的潘金蓮來說,當然是再悲慘不過了。

相對於《水滸傳》,《金瓶梅》所做的更動,雖然字數不多,可是我們卻從這小小的更動看到更多不得已,以及對潘金蓮的同情。這當然正是《金瓶梅》從一開始就企圖要營造的深刻。話又說回來,像潘金蓮這樣的女人當然是不願意被憐憫與同情的。不甘受到命運的箝制的她,當然要想盡辦法靠自己尚存的本錢──青春與美麗,突圍。

這時,武大的弟弟──武松,大家心目中的打虎英雄出現了。

大家都認為潘金蓮看上了武松的魁梧的身體,但我覺得更深沈的意義,其實是武松的「英雄」形象。武松一開始就是以「打虎英雄」登場。「英雄」的意象對於生命沒有出口,迫切等待著被「拯救」的女人而言,吸引力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的。潘金蓮要嘛認了命和武大郎好好地過日子,否則,她就需要一個敢排除世俗成見,把她從命運中拯救出來的「英雄」。有人或許覺得勾引自己的小叔不道德,但潘金蓮想對自己的命運突圍,這一層一層包圍著她的就是道德。除了以「不道德」對抗「道德」外,潘金蓮幾乎沒有什麼別的選擇了。



這場潘金蓮勾引武松所使出的渾身解數,在我的閱讀經驗裡,算得上是古典小說裡的經典場面了。這個場面開始於一個下雪天,武大出門賣炊餅不在家,武松去縣府裡點名完畢,提早回到家裡,一進門發現潘金蓮早生起了火,準備了酒菜在等他了:

那婦人早令迎兒把前門上了閂,後門也關了。卻搬些煮熟菜蔬入房裡來,擺在桌子上。武松問道:「哥哥哪裡去了?」
婦人道:「你哥哥出去買賣未回,我和叔叔自吃三杯。」
武松道:「一發等哥來家吃也不遲。」
婦人道:「哪裡等的他!」(第二回)

嫂嫂給小叔她準備酒菜尚稱合理,但邀他一起單獨喝酒又是另一回事了。不過,基於禮貌,武松還是坐下來了。

說猶未了,只見迎兒小女早暖了一注酒來。
武松道:「又教嫂嫂費心。」
婦人也掇一條凳子,近火邊坐了。桌上擺著杯盤,婦人拿盞酒擎在手裡,看著武松道:「叔叔滿飲此杯。」武松接過酒去,一飲而盡。
那婦人又篩一杯酒來,說道:「天氣寒冷,叔叔飲過成雙的盞兒。」
武松道:「嫂嫂自請。」接來又一飲而盡。
武松卻篩一杯酒,遞與婦人。婦人接過酒來呷了,卻拿注子再斟酒放在武松面前。(第二回)

潘金蓮倒完一杯酒之後又是一杯,還要武松「飲過成雙的盞兒」,這話感覺有點奇怪。礙著是自家嫂嫂,武松禮貌地回應:「嫂嫂自請。」還客氣地替她倒了一杯酒。情勢暫時僵在那裡。

從潘金蓮的觀點來看的話,她顯然有點搞不清楚武松的回應算是聽懂了,還是沒聽懂?也分辨不出武松給她回倒的酒算是「禮貌」還是回應她的「勾引」?然而調情有趣的部分正在這些曖昧的機鋒裡,它們一邊通向禮教的客廳,另一邊則是情慾的臥房。於是,在喝完武松倒的酒之後,球又重回潘金蓮手上了。她於是再給武松倒一杯酒,她知道她得說些什麼,不能只是這樣相互灌酒。
1 2 3 4 5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