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見

En Agosto Nos Vemos

  • 作者: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
  • 譯者:葉淑吟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4/03/01

  • 定價:340元
  • 優惠價:79269
  • 優惠期限:2024/12/31止

  • ISBN:978-957-33-4124-6
  • 系列:當代經典
  • 規格:平裝/160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美洲文學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馬奎斯生前最後一部小說遺稿,

傾盡最後力氣的生涯創作結晶。

馬奎斯逝世10週年紀念

典藏燙印簽名扉頁

耽美、幽夢、情欲,

一部用「愛情」超越「孤獨」的曠世經典之作!


他們兩人靜靜地躺在那裡,

等待彼此靈魂的騷動。

而她心裡明白,

一個全新和自信的自我已然重生。


「我再也回不去原來的自己了。」

安娜在心中不斷重複說著這句話,她的婚姻已邁入第二十七個年頭,沒有什麼重大的理由,足以讓她逃離與家人共創的幸福生活,但她的心就像那段不容懷疑的單純歲月,一去不復返。

這究竟是怎麼開始的?安娜陷入了沉思――

八月,一個讓她感到矛盾的季節,混亂和猶豫填滿了她的內心,欲望與期待又令她躍躍欲試。每年此時,她都會搭乘渡輪前往埋葬母親的那座小島,一年一度的島嶼之行宛如一個不可抗拒的邀請,因為她會在此結識一位露水情人,並度過一個晚上。

年復一年,愛情更迭,但安娜總是不斷想起最初的那個男人,因為他永遠改變了她的命運,而她對他卻一無所知,只記得那晚的一抹悲傷的薰衣草香,隱隱飄散在暴風雨洗滌過的空氣中。

此刻的安娜獨自坐在蔚藍的海水旁,凝視著酒吧裡的杯光酒影,她想走出孤獨的禁錮,讓自己俯向充滿魅惑的黑夜,蠢動的靈魂正在她的耳邊呢喃:今晚,妳可以成為一個全然不同的人……


2014年,馬奎斯離開了這個世界,他的妻子梅西迪絲承諾:「八月見。」六年後,梅西迪絲不可思議地在八月過世。十年後,《八月見》終於面世。這本書讓我們看見了一個人的命定,並不如你想像的那樣迫近,也不如你以為的那般遙遠。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因為存在就是孤獨的,但也唯有愛情才能超越孤獨。


各界名人強力推薦
【作家】謝哲青 專文推薦
【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張淑英 專文導讀
【作家】王盛弘
【作家】馬欣
【作家】陳雪
【作家】童偉格
【作家】盧郁佳
齊聲致敬 ●按姓名筆畫序排列

關於作者
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27年3月6日生於哥倫比亞阿拉卡塔卡,自小與外祖父母一同生活在炎熱多雨的小鎮巴蘭基亞,鄰近一個名叫「馬康多」的香蕉園。1940年與父母一同遷往內陸小鎮蘇克雷,1947年進入位在首都波哥大的哥倫比亞大學修讀法律,並沉迷於卡夫卡與福克納的作品,同時也開始在《觀察家報》發表短篇小說。1948年因內戰舉家遷往卡塔赫納繼續大學學業,並兼任《環球日報》記者。1954年出任《觀察家報》的記者與影評人,1955年發表〈一個船難倖存者的故事〉系列報導廣受好評,隨後出任該報的駐歐記者。1957年在巴黎與海明威邂逅,並奉其為「大師」。因景仰古巴革命,1960年擔任古巴的拉丁美洲通訊社駐波哥大和紐約記者。
1965年駕車前往墨西哥城途中萌生《百年孤寂》的寫作構想,在閉關十八個月後,終於完成這部醞釀了二十年之久的經典之作。1967年《百年孤寂》甫出版便造成轟動,並於1969年獲頒義大利「基安恰諾獎」與法國「最佳外國作品獎」。1970年《百年孤寂》英譯本在美國出版,並被選為年度12本最佳作品之一,同年馬奎斯並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授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72年馬奎斯再獲頒美國「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以及拉丁美洲文學最高榮譽的「羅慕洛‧加列戈斯獎」,1981年則獲法國政府頒發「榮譽軍團勳章」,1982年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並擔任法國西班牙語文化交流委員會主席、哥倫比亞語言科學院名譽院士。
其他作品包括《預知死亡紀事》、《愛在瘟疫蔓延時》、《迷宮中的將軍》、《異鄉客》、《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苦妓回憶錄》等,每每一推出都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
2014年4月17日逝世,享年87歲。
序/推薦

愛情,馬奎斯著力於時間與記憶最深的所在
作家/謝哲青



一九三三年,比利時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雷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在寫給詩人阿奇利.查維(Achille Chavée)的一封信中,提到一幅剛完成的作品:「在室內的窗戶前,我放置了一幅畫,正好呈現繪畫所覆蓋的部分景觀。因此,畫中的樹遮蔽了房外的那棵樹。對觀眾來說,它既在畫中室內,又在真實的景觀以外。這就是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就是說,我們所看到的,都只是外在的世界;儘管我們在內心中也有對它的具體呈現,但都僅止於表相……同樣地,有時我們會將過去的事件、記憶,延續成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如此一來,時間和空間失去意義,這也讓我們的日常經歷變得至關重要……這就是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我們將世界視為自己之外的存在,同時我們也在自己內部擁有對它的呈現。」

畫家繼續在信中為朋友解釋:

「同樣地,有時我們也會將『當下』正在發生的一切歸於過去。時間和空間因此失去了只有日常生活經歷才考慮的庸俗含義。只有當一個人無法真正看到作品所呈現的真實時,才會有像『這幅圖代表什麼,意味著什麼?』這樣的疑問……習慣將瑣碎串聯成象徵,暴力式地破解釋疑,好為人師的信徒們,總是相信隱含的意義比明示的意義更有價值……儘管這種了解『世界』的方式,在精神分析、心理治療方面可能很有用……但在我的畫作中,並不存在任何隱含的意義,你看到的,就是一切,所有自作多情的混淆含糊,都是愚蠢的。」

往後十年,馬格利特反覆思考這幅名為《人類的境況》(La Condition humaine)的畫作,還繪製了另外三幅相似的作品,繼續深掘呈現真實,與真實呈現的種種可能。不過對我來說,馬格利特在作品還探討另一個有趣的議題,那就是思考「制式、框架、套路」的種種異義。

首先,就我們所知:「幾乎」所有的藝術創作都有框架存在。在這裡所謂的「框架」,不僅指涉心智的侷限,同時也是物理性的存在――「畫框」。畫框不僅規範了畫面的尺度大小,也劃分了創作與真實的界限。漫無目的是危險的,畫框的存在,錨定讀者的焦點,作品,就在眼前。

其次,我們把形而上的框架,放到文學中來觀照,意圖更加明確: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與吳爾芙《自己的房間》,蕭洛霍夫《靜靜的頓河》與昆德拉《玩笑》,就可明白框架所在不是侷限,是精心設計的包裝,是細膩描摹的輪廓,將慣例、俗套儀式化,讓平凡昇華為獨一無二的祝福。

讓我們回到馬奎斯,他就是這麼一位大師,將我們習以為常,視為理所當然的套路,拆卸、解構、再剪裁組裝,最終蔓延出只存在於馬奎斯小說中的生機與驚喜。玩不出新把戲的老貓,數十年如一日坐在車站前等待主人的老狗,在馬奎斯的筆下,轉幻成推著命運巨石上山的薛西弗斯,困陷專屬於個人的煉獄,沒有餘地生天。

如果,我們從一九五五年《枯枝敗葉》開始讀起,不難發現,混亂、複雜、關係龐雜又不穩定的成長過程,日後終成為悲傷的泉湧,但是,馬奎斯也像馬格利特一樣,擅長,或是說習慣,描摹某一種「真實」,並將「真相」隱藏於所創造的真實之後。馬奎斯的小說,從第一部開始,我們就讀到神似的藝術意圖:我們所讀到的遮蔽掩飾,也是,真相的一部分。

但,更重要的是,透過閱讀,我們才能深刻體會馬奎斯,不同於馬格利特等視覺藝術家的差異,身為文學家的擅場,甚至「偉大」,那就是――形塑讀者的時間體驗;甚至是,改變讀者對時間的主觀感受。這部分可說是馬奎斯小說之於我,最顛倒神迷的全部。

從「……最後它打個呵欠,迷迷糊糊,跳進當前奇異寧靜的時間之海,接著浮出水面,全身淌流時間的水,那是修正過後的準確時間」到「兩個小時過後,安娜.瑪格達蓮娜帶著憐憫的目光,最後一次回顧自己的過往,而一聲永別了,告別那些一夜情陌生人,和無數無數她在島上各處留下的躊躇不定的時光。」字裡行間,依稀可見,文學家伸出手,奮力一躍,試著去捕捉那不斷消逝的時光。

我們所意識的真實,所意會的真相,以流動的方式,寓居於我們的記憶中。涓滴、湍瀑、深澗、激石的水花、拍岸的驚濤、沒口的伏流……在馬奎斯的筆下,原來,記憶和河水一樣,也會隨著處境遭遇而壓縮、展延、變形。而小說家筆下的記憶,全都是時間呈現的形式。透過死亡,馬奎斯側寫時間的沉甸黏稠;透過性愛,變造過時間顯得格外地輕巧可人。而愛情,是他無法別過視線的情鍾,也是著力於時間與記憶最深的所在。《百年孤寂》與《愛在瘟疫蔓延時》中,時間是沿著天際落下,長長的拋物線,最終,落在塵土之中;在《迷宮中的將軍》及《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時間轉譯為生物學上不連續的間斷分布,相異的兩地,讀見演化的相連。馬奎斯的文字,處理時間的神秘,在不可測的永恆中度量出存在,也在微渺的個人存有中觀見永恆。

最後,我們回到《八月見》,透過馬奎斯歡樂又哀傷的感性,娓娓道出一位中年女子生命境遇:自我與自由的追尋、時間與空間的探問、情愛與性愛的覺察。沒錯,這並不是馬奎斯最好的作品,但如同米開朗基羅《隆達尼尼聖殤》或舒伯特的《未完成》,依然深情真摯。當記憶在歲月中風化、剝蝕、崩潰之後,我們還剩下什麼?在碩果僅存的靈光中,馬奎斯留下這部未完成的小說,成為文學的天空下,日薄西山之際,抬頭仰望,所瞥見的最後一抹霞彩。

內容試閱
八月十六日禮拜五,她搭乘下午三點的渡輪回到小島。她身穿牛仔褲、蘇格蘭格紋襯衫,腳踩樣式簡單的低跟鞋,沒穿絲襪,她撐著一把緞面洋傘,手拿提包,隨身行李只有一個沙灘包。她走向碼頭上的一排計程車,直接步往一輛遭鹽分蛀蝕的舊款車。司機對她打了個友善的招呼,載她搖搖晃晃前進,開過破落的村莊,那一片泥牆屋、棕櫚葉屋頂,和熱燙的沙塵街道,對望著一片彷彿燃燒的大海。車子煞煞停停,繞過紋風不動的豬群,和光溜溜的孩子們,他們踩著鬥牛士的步伐嘲弄車子。過了村莊,車子駛上一條大王椰子樹大道,沙灘和觀光旅館就在這裡,座落在一片開闊的大海和一座棲息大藍鷺的內陸湖泊之間。最後,計程車停在一棟風華落盡的老舊旅館前面。

門房正在等她,他早已備妥一張等她簽名的住房登記卡和一串鑰匙,房間位在二樓,是這個樓層唯一面對湖泊的房間。她大步跨上樓梯,進入簡陋的房間,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剛消毒完的氣味,整個空間幾乎被一張巨大的雙人床占滿。她從行李拿出一個小山羊皮盥洗包,和一本毛邊書,書頁夾著一根象牙拆信刀,她把東西都擺在夜桌上。她拿出一套粉色絲質睡衣壓在枕頭下。她還拿出一條赤道鳥圖的印花絲質頭巾、一件白色短袖襯衫,和一雙磨損不堪的網球鞋,她拎著鞋子進了浴室。

開始梳洗之前,她摘下婚戒和戴在右手的男錶,放在洗手臺上,快速潑水洗臉,想洗去旅途的塵土,和趕跑午覺的睏意。擦乾臉後,她端視鏡中的胸部,儘管生過兩胎,依然飽滿高挺。她伸出指尖,把兩頰往後拉,憶起自己曾經青春年少。她不去看脖子的皺紋,那已經無可救藥,她端詳完美的牙齒,在渡輪上享用午餐後才刷洗乾淨。她拿起止汗劑擦拭刮乾淨的腋下,穿上透氣的棉質襯衫,口袋繡有首字母縮寫。她梳理一頭及肩烏絲,拿起頭巾紮好馬尾。最後,她在嘴唇塗上簡單的凡士林唇膏,用舌尖沾濕指頭撫順相接的眉毛,在兩邊耳朵後抹上東方木香水,正視鏡中那張遲暮的臉孔。她沒有上妝,皮膚是糖蜜顏色和質地,一雙黃玉眼眸搭配葡萄牙血統的深色眼皮,煞是美麗。她用力發了一下抖,毫不留情地評價自己,她對自己感到自在滿意。這時她戴上婚戒和手錶,發現她遲到了:還有六分就要四點,但是她給自己一分鐘緬懷的時間,凝視大藍鷺在湖泊的熱氣中安靜地掠過半空。

計程車在門廊的香蕉樹林下等她。司機……more
1 2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