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的人生:從田庄囝仔到台大副校長、學界的技轉王,唯有不安於現狀,才能不斷超越自己,開創更好的人生!

  • 作者:陳良基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4/04/25

  • 定價:280元
  • 優惠價:79221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803-905-6
  • 系列:邁向成功叢書
  • 規格:平裝/256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傳記/商業管理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沒有「最好」的自己,
只有「更好」的自己!

從田庄囝仔到台大副校長、學界的技轉王,
唯有不安於現狀,才能不斷超越自己,開創更好的人生!

20餘位各界名人一致強力推薦!

60週年
紀念出版

創新,是跳脫既有思路的框框,
創新,是勇於突破現狀,
跨越界線,創造更好的未來!

他是「台灣科技創新教父」,也是另類教授,兩度獲頒教育部「國家講座」的最高榮譽。他是學界裡最負盛名的「技轉王」,曾經手近百件技術移轉,並協助兩家新創公司上市。他更是「最會幫台大賺外快的教授」,被他指導過的學生都成為企業爭相聘用的人才。

他是陳良基,一個在雲林鄉下艱困環境中長大的農家子弟,憑藉著堅毅的精神與勤奮的態度,一路從國內CAD領域第一位本土博士,做到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台大學術副校長。

身處在日新月異的科技界,產品週期往往只有十八個月,讓陳良基深刻體認到,唯有不停地創新,個人和企業才能擁有真正的立足之地。因此他不要只是做一個埋頭寫論文的博士,帶領團隊將研究成果化為具體產品,創造數以千萬元計的獲利。他也不要只是做一個照本宣科的教授,鼓勵學生「與其跟大家搶一個工作,不如為社會創造更多工作」,激發學生追逐夢想的熱情。

在《創新的人生》這本書中,不僅記錄了他激勵人心的動人經歷,更要告訴大家:

「創新」不是名詞,而是動詞!唯有不安於現狀,跳脫舒適圈,才能不斷超越自己,創造更好的人生!


各界名人強力推薦
【明基友達集團董事長】李焜耀、 【台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校長】李慶宗、【全球一動董事長】何薇玲、【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校長】卓俊辰、【奇景光電董事長】吳炳昇、【全智科技董事長】胡定華 、【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天主教永年高級中學校長】許仁弘、【基亞生物科技董事長】張世忠、【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士】張俊彥、【數位時代社長】陳素蘭、【台北市立建國中學校長】陳偉泓、【國立成功大學校長】黃煌煇、【訊連科技董事長】黃肇雄、【國立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雲林縣復興國小代理校長】蔡明麟、【鈺創科技董事長/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理事長】盧超群、【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強力推薦!(依姓名筆劃序排列)




創新是動詞,不是名詞!


這幾年台北地區的房價節節高升,我常常都為剛進入職場,上班地點又在台北的朋友感到憂心。我想起十五歲時剛從雲林鄉下北上念建中,走在繁華的台北街頭,看著路旁一棟棟樓房,想著自己在沒有任何背景、靠山的情形下,不知何時才能成家立業,那時真的有種「何處是兒家」的感慨。

小時候,家鄉那句俗語還猶在耳邊:「呷台北水,沒肥嘛水!」既然離鄉背井在外打拚,總得闖出一點名堂,才不辜負鄉親父老期待的這股強烈信念,也逼著我一路向前衝。所以,我根本不敢、也無暇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甚麼路。只希望自己能夠盡量掌握上天所賜的機會,努力往前進;期望在人生有限的時間內,創造出生命最大的價值。

有句名言:「君子得意而憂,逢喜而懼。」正是我的心情寫照。

我在跟學生聊天時常常提到,小時候的心願,只是希望過著可以溫飽的生活,有個美滿的家庭。如今,我的願望早已達成,老天爺還多給了我許多的資源,似乎是想透過我的手,幫助社會上更多有志氣,但卻資源不足的人,也能勇於開創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

因此,我心中的奮鬥目標早已從為一己之利,走向為更多年輕朋友創造機會的願景上。我常說自己像是在耕種「科技田」的園丁,我們培養的年輕下一代,個個都是絕頂優秀的好種子,只要能將他們成長所需的環境,包括養分、水分、土壤……等等照料好,必能幫助他們發揮自己的天賦。希望將年輕人都能培育成為社會資源的價值創造者,而非社會資源的消耗者。

由於時代飛躍般的進步,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比我當年要強太多了!當然,因為資訊流動快速,年輕人的競爭對象已經不再只是身邊的同學、周圍的鄰家子弟,而是來自全世界各個角落的好手。但是,我一直堅信,只要讓這些年輕人能像我們當年剛踏出校門一樣,有足夠的工作機會等待著他們,他們的表現絕對會令人刮目相看!

不管從事哪種工作、哪種行業,「不停創新」絕對是未來世界的價值所在,必須保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企圖心。希望本書中傳達的創新人生觀念,能帶給年輕朋友一些啟發,並且鼓勵許多一開始缺乏資源、飽受挫折的朋友,勇敢地追逐自己的夢想。

當然,在追尋夢想的過程中,有時難免會因現實狀況停頓下來,而停久了就很容易滯留在「舒適圈」。

我在國研院時,曾經特別寫了一段話鼓勵同仁:「志工之可貴,在於他/她願意隨時勇於走出舒適圈,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哪裡有困難,就往哪裡走,水裡來,火裡去,不計個人得失,只為使命與願景。」

我總是鼓勵學生及工作團隊一定要跳脫自己的「舒適圈」,人如果在同一個環境待太久,往往會愈來愈自我設限,不敢離開熟悉的環境,跨進陌生或未知的領域。如果我們能走出自己的象牙塔,多和他人交流、學習,透過與其他人的討論切磋,就可以消除對未知的恐懼。

我從一個鄉下來的孩子,一路跨越了許多界線,到達臺大,以及世界頂尖的學術殿堂;每次熟悉了四周的環境後,其實也很想停留在安逸的「舒適圈」裡。但在科技界待久了,深知面對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只有不停的創新,才有真正的立足之地。

期待更多的年輕人,不要再抱怨社會大環境不好、沒有充足的資源,就讓我們不停地跨越極限,不斷的創新,而美好的未來將在前方等待著。

關於作者
陳良基

1956年生,成長於雲林農家。1986年獲得成大電機博士,為國內CAD領域第一位本土博士。曾擔任教育部政務次長、台大學術副校長、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台大講座教授、台大電資學院副院長、台大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工研院電子所所長、台大電子所創始所長,並為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學會會士(IEEE Fellow),現任科技部長。

他擁有超過420篇學術著作和21項美國專利,並協助近百件技術移轉以及二家新創公司上市,被業界譽為「技轉王」,曾兩度榮獲教育部「國家講座」的肯定,以及發展中世界科學院工程獎章的殊榮。

近年來,陳良基教授致力於推動校園創新與創業,是少數橫跨學術界、產業界的傑出教育家。2007年在台大設立創意創業學程,該學程也是最受台大學生歡迎的學程之一。他在研究和教學方面,秉持著農家子弟腳踏實地、「看長不看短」的精神,努力耕耘「科技田」、「教育田」,期待為下一代開創出更美好、充滿希望的未來。另著有《創新的人生》。
內容試閱
適才適所、發揮所長

 

我在臺大電機系任教多年,它是國內理工科的第一志願,學生優秀的程度自不在話下,但我經常看到一些學生做到不對、不適合自己長處的研究題目,雖然很用功,但過程中非常痛苦,成果也有限,將來似乎也很難朝這方面繼續發展。

我曾經指導過一個學生做研究,他在入學考試時,數學考了滿分一百分,我猜想他對數學推理應該很擅長,就找了一個和數學應用有關的研究題目給他,果然讓他有所發揮。

另外一個學生數理很強,但英文不是很好,問我將來的發展是否有限?我告訴他,「英文可以溝通就好。重點應該是:除了外語之外,你有人家非要不可的專長嗎? 」

每個人的潛能都不一樣,在求學時,不要只在乎課業成績好不好,而要經常審視自己的長項是什麼,未來在進入職場時,有什麼可以發揮所長的地方。

我在教導學生時,當然希望他們將來能有美好的未來。因此,我會觀察每個學生的學習經驗與能力,找出哪些是他們可以發揮所長的,希望幫助他們培養更多在社會上立足的生存實力。
 

我有個學生,他很怕在公開場合中說話,也許因為不擅於表達的緣故,他在講話時常常缺乏自信、結結巴巴的,看起來像個小媳婦一樣。 more
1 2 3 4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