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他看起來那麼閒,進度卻總是能超前?:第一本「偷懶聖經」,顛覆職場傳統思維,把你的人生變長一倍!

  • 作者:理央周
  • 譯者:涂紋凰
  • 繪者:SAWAMI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4/09/02

  • 定價:340元
  • 優惠價:79269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626-7397-61-9
  • 系列:邁向成功叢書
  • 規格:平裝/240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職場工作術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第1章 爲什麼那些偷懶的人總是能有好成績?

1
X低效人士

總是在辦公桌前工作

〇高效人士

看起來像是在偷懶,卻取得了成果

待在辦公桌不會有成果

你是不是認為,工作就應該坐在辦公桌呢?事實上,工作成果的關鍵在於現場和實際情況。所謂的現場或實際狀況,以行銷領域來說就是指目標客層的所在位置或賣場,以製造商領域來說就是指生產線。

我在菲利普莫里斯國際這間外資企業工作的時候,某位行銷經理常常溜出公司。我很疑惑,他待在公司的時間很少,到底什麼時候在工作?儘管如此,他所製作的行銷計劃和廣告活動仍然非常細緻,成功地讓負責的品牌快速成長。

以我的角度來看,剛開始並不清楚那位前輩在公司外面做了什麼,所以覺得他都在偷懶。我直接問對方,才知道他會去零售店或流行的商店,了解時下的潮流動向。以這些光看數據無法得知得一手資訊,思考出一套可以取得成果的計劃。

從聽到這件事後,我也努力地在零售店裡確認市場動向,或者在贊助的賽車活動中觀察觀眾。我變得重視現場的第一手資訊,能夠以有趣的方式取得想要的成果。

如果一間公司裡,有待在電腦前工作卻成果不顯著的人,也有不常在公司但確實能交出好成績的人,那後者當然會獲得更好的評價。


2
╳低效人士

只追求「餘裕」

○高效人士

同時兼顧「成果」和「餘裕」

大前提是取得「成果」

在本書提到所謂的偷懶時間,指的是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心情上就能游刃有餘。正因為有這樣的餘裕,才能專注於能夠帶來成果的工作。光是對著辦公桌是無法產生新想法或獲得新資訊的。關鍵在於「成果」。

我那些身為經營者的朋友,有人經常出去玩,甚至讓人覺得「他到底有沒有在工作」,但在職場上仍然有亮眼成績。

另一方面,有些人只是真的在玩,問他們在從事什麼工作,都得不到明確的回答。

我希望各位的目標是成為像前者這樣,擁有兼顧「成果」與「餘裕」的工作方式。

只要完成應該做的事並取得相應的成果,我認為去做與工作無關的事,如字面所述去「偷懶」也可以。以我的經驗來看,每天過著將工作和私生活融為一體的日子,生活會變得更加有趣。

以前這種生活方式一直是企業家和自由工作者的特權,但隨著遠端工作的出現和工作方式多樣化,上班族也變得更容易實踐了。


3
╳低效人士

管理「時間」

〇高效人士

管理「任務」

任務優先,時間其次

「好多事情要做,可是時間不夠。」

我經常收到感到困擾的商務人士提問:「我該怎麼妥善管理時間?」、「你都用什麼應用程式管理行程?」

我們來改變一下思維吧。我總是回答,想要在工作上獲得成果,祕訣就在於「管理任務(該做的事)」,而不是「管理時間」。

的確,「管理時間」原本就是為了得到成果,幫助人們有效率地工作。然而,如果優先思考時間的應用方式,就無法有效地安排工作的優先順序。尤其是這樣的人,會特別在意電子設備和應用程式等工具。因為他們已經被「手法」牽著鼻子走了。在工作中,工具只是一種手段而已,我們的目標是完成重要的任務,並且「取得成果」。

要快速高效地取得成果,需要同時考慮任務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並設定優先順位,事先做好安排。提高時間效益(時間與成果的比例)的秘訣在於專注於任務而非時間。

大原則就是「任務優先,時間其次」。
1 2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