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書

The Book of Illusions

  • 作者:保羅.奧斯特
  • 譯者:趙丕慧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05/03/17

  • 定價:300元
  • 優惠價:79237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33-2127-9
  • 系列:CHOICE系列
  • 規格:平裝/288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美國文學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一本好看到兩個不行的小說!
保羅‧奧斯特最令人讚嘆、也最好看的一本小說!

一場無情空難奪走了摯愛的妻子和七歲、四歲的小兒子後,大衛‧金默教授再也不認得他自己,他鎮日漂浮在沒頂的黑暗之中,試穿亡妻的衣裳,藉由堆砌兒子們的樂高玩具,來延續他們幽微的鬼魂生命。

他像是給人謀殺了,但卻沒有人真的有那份心腸去給他一刀,他就只是給擦拭掉了。直到某個夜晚,他無意中看見默片諧星海克特‧曼主演的電影橋段,才第一次驚訝地發現自己居然還有笑的能力!不久,他開始周遊英、法、美六大城市,為的是看完所有海克特的電影,這是他唯一能找到生存意義的繩索,因為人總要逼上了絕路,才會真正開始去活。

海克特是誰?他是原籍阿根廷的喜劇天才,他像慧星一樣橫掃美國電影界,觀眾原以為他會是明日巨星,然而就在默片時代告終之際,他也在一月的某日清晨走出家門,從此音訊全無,六十年來,外界都以為他早已不在人世。

但是,當金默最後寫出一本研究海克特的書之後,他的信箱出現了一封信,回信的地址是新墨西哥的一個小城,而執筆人竟然自稱是海克特的妻子!『海克特拜讀了大作,極盼能與閣下一晤,不知閣下可否撥冗移駕寒舍?』金默半信半疑、難以抉擇之時,一位神秘女子忽爾出現,帶給了他生命中的轉機,也迫使他走上危機四伏的幻影旅程……

這本令人讚嘆的小說引領讀者進入一個宇宙,其中悲與喜、真實與虛幻、暴力與溫柔皆融為一體。保羅‧奧斯特身為當今美國筆鋒最健、最富原創性的作家之一,《幻影書》是他最豐富、最令人動容的一部作品。


各界名人強力推薦
王浩威‧楊照‧聞天祥‧羅智成◎強力推薦

自我的存在辨證意義無疑是奧斯特小說中最精彩的段落,他的作品常是主角隱居進入一個自我奇特的世界,然後在那個自我世界裡發現另一個奇特的世界。主角一方面過份清醒自己的處境,卻又能清晰的洞察生命的流逝,這讓他的作品經常流露灰暗寧靜的憂鬱氣質。
讀保羅‧奧斯特的小說總有一種煙霧瀰漫之感,時而輕鬆詼諧,但有時卻又沈重細緻,刻畫出人類心靈孤獨面貌的同時,又能喚起人類追尋起源與生命的能量。
──張亦順

關於作者
保羅‧奧斯特 Paul Auster

集小說家、詩人、劇作家、譯者、電影導演等多重身分於一身,是村上春樹最喜愛並親筆翻譯其作品的美國當代大師級作家。

一九四七年生於紐澤西州的紐渥克市。在哥倫比亞大學唸英文暨比較文學系,並獲同校碩士學位。年輕時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不斷嘗試各種工作,甚至曾參加舞團的排練,只因為「觀看男男女女在空間中移動讓他充滿了陶醉感」。

他早年的創作深受法國詩人及劇作家的影響,《紐約三部曲》則是他重新回歸美國文學傳統的轉捩點。他曾獲美國文學與藝術學院頒發的「莫頓•道文•薩伯獎」,以《機緣樂章》獲國際筆會「福克納文學獎」提名,並以《巨獸》榮獲法國文壇四大文學獎之一的「麥迪西獎」。

奧斯特的小說一貫以豐沛的想像空間,對自我與他者、孤獨與社會、心靈與物質進行沉思和反芻,充滿了智慧與迷人的丰采。其他作品包括回憶錄《孤獨及其所創造的》、評論集《饑渴的藝術》、詩集《煙滅》、小說《月宮》、《在地圖結束的地方》、《昏頭先生》、《幻影書》、《神諭之夜》、《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末世之城》、《書房裡的旅人》、《黑暗中的人》、《無形之物》及《日落公園》。
一九九○年代起,奧斯特積極參與電影工作,除為華裔名導演王穎編寫「煙」的劇本(「煙」曾榮獲柏林影展銀熊獎、國際影評人獎及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並與王穎合導了「面有憂色」,以及獨立執導「綠寶機密」(Lulu on the Bridge)、「幻影枕邊書」(The Inner Life of Martin Frost),皆深受稱許。

目前他與妻兒定居於紐約布魯克林區。

內容試閱
人人都以為他死了。一九八八年我那本談論海克特‧曼電影的小冊出版,在此之前世人已有將近六十年沒聽說過他的消息。除了一小群歷史學家和老電影迷之外,知道影壇上曾有這號人物的可說少之又少。他在默片時代拍攝了十二部喜劇片,最後一部雙捲喜劇『兼得或落空』是在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殺青的,兩個月後,沒有向朋友同事說句再見,也沒有留下文字交代他的行止,他就這麼走出了北橘道租賃的房子,從此失了蹤影。藍色的DeSoto仍停在車庫裡,房屋的租約還有三個月才到期,房租已全部繳清。廚房裡有食物,酒櫃裡有威士忌,臥室衣櫃裡的衣服全部原封未動。一九二九年一月十八日《洛杉磯前鋒論壇快報》報導稱:他看似出門散步,隨時都會返家。但他卻一去不回,而從這一刻開始海克特‧曼彷彿就從地表上消失了。

我沒有在書裡介紹多少海克特的生平,《海克特‧曼的默片世界》只研究他的電影,不是他的自傳,凡是書中提到的幕後花絮都是從最標準的資料來源獲得的,包括電影百科全書、回憶錄、好萊塢早期歷史等。我寫作這本書是想和讀者分享我對海克特電影的喜愛,至於他的一生在我不過是次要,所以與其去臆測他可能出了什麼事,我寧願仔細的評析他的電影。由於海克特‧曼是一九○○年出生的,又在一九二九年失去了蹤影,所以我從未想過要在書中推斷他仍然健在。死人不會從墳墓裡又爬出來,而且以我的推測,一個人想要隱匿那麼一段漫長的時間而不為人發覺,只有死人才辦得到。

我的小書由賓州大學出版社在十一年前的三月出版。出版之後三個月,第一波的書評已陸續在電影期刊及學術刊物上出現,這時我忽然在信箱裡發現了一封信。信封比一般市售的信封要來得方來得大,紙質也是既厚且硬,所以我第一個反應是裡面裝的不是結婚喜帖就是彌月請帖。我的姓名住址橫寫在信封正面,筆跡優雅華麗。這一筆好字若不是出於職業書法家之手,無疑也是某個謹守字跡工整份際之人,某個受過古老的禮儀訓練之人。郵戳是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市,但信封背面的回郵地址寫的卻是別的……more
1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