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夜,月未升……

Par une nuit ou la lune ne s'est pas levee

  • 作者:戴思杰
  • 譯者:梁若瑜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07/09/28

  • 定價:320元
  • 優惠價:79253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33-2355-6
  • 系列:CHOICE系列
  • 規格:平裝/288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法國文學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當代最重要的旅法中國作家,《巴爾札克與小裁縫》作者最新力作!

月黑的一夜,我彷彿看到了自己耗盡此生追尋的那件寶藏,它就好似黑暗中的一道微光,悠悠照亮了我心中那揮之不去的你的身影、與我們的哀傷……

一名法國女子在北京學習中文時,認識了中國男子『圖穆疏克』,就在文革灰暗的氣氛中,兩人成為愛侶。圖穆疏克是一個已消逝的古王國,而擁有這個美麗名字的他,從小就納悶自己外表混血特徵的由來。在尋找身世的過程中,圖穆疏克發現迫使父親與自己分離的,竟然是一幅流傳千年的珍稀殘絹經文,而身為知名東方學者的法籍父親,更曾經為了這幅絲絹將妻兒交易了出去?

就如同追隨著親生父親的腳步,慢慢地,圖穆疏克也開始為這幅殘絹經文深深著迷,並不遠千里定期探視被囚禁在勞改營中的父親,向他學習早已失傳的古圖穆疏克語。然而勞改營中的一場意外,卻讓圖穆疏克決定再也不回北京、再也不說漢語……

法國女子就這麼失去了情人的音訊。為了更接近圖穆疏克,她決定也踏上尋覓這幅殘破絲絹經文的漫長旅程……

關於作者
戴思杰Dai Sijie  

當代最重要的旅法中國作家,一九五四年出生於四川成都。一九七一至一九七四年被下放接受「再教育」,一九七六年毛澤東死後,他進入南開大學研讀藝術史,後又轉至電影學校學習拍電影。

一九八四年,他輾轉進入法國法蘭西藝術學院留學。一九八五年,他以學生身分拍攝的短片《高山廟》榮獲威尼斯影展青年導演短片大獎;一九八九年,則以長片「牛棚」榮獲尚‧維果獎。

而在拍電影之餘,他也用法文從事寫作。他的文壇出道作《巴爾札克與小裁縫》便一鳴驚人,不但法文版與美國版的銷量突破一百萬冊、被譯成四十種語文版本,並榮獲魁北克圖書獎、小說的春天文學獎、金石堂「年度最具影響力的書」等多項肯定。二○○一年,他更親自執導將之拍成電影,入圍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及坎城影展「另一種注目」單元。

他的第二本小說《釋夢人》,以幽默筆法周旋在西方心理分析和中國文化之間,同時入圍法國三大文學獎:龔固爾獎、麥迪西獎和費米納獎,最後並贏得費米納獎。繼而出版的《某夜,月未升……》,優美深情的文字令人驚豔。《影天子》則以古諷今,以搞笑的方式呈現對於權力的反思。

《三故事》是他邁向全新創作里程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以全世界最大的電子廢棄物處理場「貴嶼」為背景,細膩描寫生活在這座嚴重污染的小鎮上的人們的悲歡離合,令人動容。



內容試閱
小天竺街位於我的大學校園的西邊,它順著灰磚的校牆,攀上一條平緩的小坡,小坡的另一邊是一排的小生意:有雜貨店、糕餅店、張家姊妹的縫紉用品店、裁縫舖,還有一間中藥店,中藥店總散發著一股茴香果皮、乾藥材、桂皮和麝香的氣味,櫃臺上總擺著兩個泡著酒蛇的大罈子,這些蛇被囚禁在這濁綠色的玻璃海裡,褪色的皮上幾乎看不見原本的幾何花紋了。小坡的最頂端矗立著一座毛澤東的石雕像,從前是白色的,如今已被油煙和灰塵染黑,他穿著一件長風衣,衣擺被東風吹起,象徵著政治風暴,頭上寬鬆地戴著一頂列寧式的帽子,那契合他頭圍的帽沿十分寬大,以致有一天竟然有隻燕子跑來築巢孵卵。燕子從這座十二公尺高的雕像看下去,可以看到許多毫無特色的行政機關平房:一間派出所,裡頭偶爾會傳出一、兩聲絕望的淒喊聲,就像從前的精神病院一樣;一間郵局,每個月底都會通知我去領取微薄的助學金;一間小醫院;街道辦事處,是建立所有戶政檔案的地方,那裡陰陰暗暗的,有時會出現在我的惡夢裡,我時而夢見自己結了婚、去替自己的孩子報戶口,時而夢見別人去替我開死亡證明書;人民銀行;公安局;文化館;一間改為政治研討室的舊圖書館;共青團委員會。出現在毛澤東帽子上那隻大逆不道的燕子遭到槍殺,牠的巢也被剷平;反革命的燕子唾液和糞便米白色痕跡,原本像河流般刻劃出一道縱線,不知好歹地一路流到偉大領袖特長的下巴,這些全都被仔細清理乾淨,但根據坊間傳言,燕子死後化為陰魂,彷彿死亡讓牠縮了水似的,牠體型變得比生前稍小一些,不論冬天或夏季仍時時於夜空盤旋,並發出尖銳鳴叫聲,就像生鏽鋸子的磨音般折磨著失眠者的耳朵。越過這個政治意味濃厚的坡頂後,小天竺街進入下坡路段。那裡有兩間面對面的餐館:右邊是『北京館』,菜單叫我看了就怕:香烤蠍子、油炸肥腸……,左邊則是『京城館』,菜色有香烤蠍子、清蒸下水……;接著是一間賣鹽、醬油和醋的舖子,肉舖、染房、書店、自行車修理店,最後才到了通往北京市中心國道的交叉路口,那裡有兩個藉由販賣配給券給黑市而大發利市的商店,中間夾了一間蔬果行。
每天天黑後,這間蔬果行總會進行一項奇特的儀式。要不是一九七八年春季的一天,梅雨中斷了我的散步,迫使我到自行車修理店的遮雨棚下避雨的話,我永遠也不會發現這件事事情。傍晚七點鐘時,率先打烊的是酒行,然後是菸行,書局。我看著店舖的燈光在雨中晃動,然後一一熄滅,這條發光的蜈蚣越變越短,終至完全消失。修理自行車的老闆嘴角叼了根菸斗,他讓車輪空轉,仔細聆聽是否有任何的嘎吱聲。馬路對面的蔬果行平時再普通不過了,此時卻彌漫著一種不尋常的氣氛而深深吸引了我:乍看之下,那些矮小駝背的店員們,極像一群抬頭挺胸坐在教室裡的小學生,可是再仔細一看,卻叫人毛骨悚然。他們的體態比平常人矮小,在天花板赤裸裸燈泡的刺眼光線下,他們的臉孔彷彿有上百歲那麼老,皺紋深鑿,活像刻在岩壁上的面具。我心想,我大概永遠不敢走進這間店,這些老頭的眼神令人不安,負責販售的人圍著白色圍裙,負責搬貨的人則套著骯髒的藍色圍裙,他們湊在一起簡直像黑社會的一群烏……more
1 2 3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