骷髏之詩

Bones to Ashes

  • 作者:凱絲.萊克斯
  • 譯者:王詩琪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08/11/21

  • 定價:350元
  • 優惠價:79277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33-2491-1
  • 系列:CHOICE系列
  • 規格:平裝/432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推理.驚悚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小嬰孩會死,人們會消失無蹤。人們會死,小嬰孩會消失無蹤。

我從小就被灌輸這些道理。當然,身為小孩,我也能用小孩的方式理解凡人遲早都會死這件事。在學校裡,修女對我們講述天堂、煉獄1、靈薄獄2、還有關於地獄的種種。我曉得我的長輩總有一天會『先走一步』。我們家族的人向來用這種說辭來美化死亡這個話題。有些人會先走一步,去和上帝待在一起,永遠安息。於是我就這麼接受了,藉由某種被扭曲的形式,我學到人活在世上不過是件暫時的事。話雖如此,父親和我年幼弟弟之死,對我來說仍是一個重創。

而伊文潔琳‧朗德里就這麼莫名奇妙地平空消失了,沒有任何理由。

不過我的日子還是照常過下去。

人生就是這麼回事。

我還小的時候,家住芝加哥南邊外環郊區一帶一個叫貝佛利的地方。一八七一年的芝加哥大火3,大都會的上流家族撤離市區,遷徙到這鄉間地帶,於是遼闊氣派的庭院草坪與高大的榆樹成為這一帶的住宅特色,而愛爾蘭裔天主教徒的子孫在此地開枝散葉的盛況,更勝榆樹的繁茂。原本有些貧窮落後的貝佛利,因為這些外來人口的湧入,加上他們期盼重塑出記憶中的芝加哥都會中心的願望,小鎮樣貌便一日日逐漸美化。

我們家其實最初是間農舍,因此建成的時間比附近其他房子都要早。白色邊框、綠色百葉窗、房子四面繞著一圈迴廊,屋後有口老舊的唧水幫浦,還有一座曾經用來圈養馬匹和牛隻的車庫。

那塊地方、那段時光,對我來說滿是快樂的回憶。天冷時,拉條澆花水管在空地上灑水,鄰近的孩子們便就著這座自製溜冰場滑起冰來。要是我跌了個四腳朝天,爹地會扶起穿著冰刀鞋的我,讓我站穩,再替我拍乾淨雪衣上的泥濘。夏天時,我們會在街上踢球、四處追逐、玩官兵捉強盜,妹妹海莉會和我將抓來的螢火蟲關在蓋子打了洞的果醬罐子裡。

在中西部漫長無止境的冬季期間,布蘭納家族數不清的姑姑、叔伯們總會聚集起來,到我家簡樸的起居室裡打牌。每年都一樣,從來沒有變過。吃過晚餐,媽咪會從走廊上的壁櫥取出小方桌,將摺疊的四根桌腳張開,撣掉上面的灰塵。海莉幫忙鋪上白色亞麻桌巾,而我則負責將撲克牌、餐巾和裝著花生米的小碟子放到桌子中間。

隨著春天來臨,大家跟著轉移陣地,改坐在前廊的搖椅上,打牌用的小方桌被棄之腦後,而天南地北的閒談取代了橋牌與卡納斯塔紙牌遊戲4。大人聊的話題我聽不太懂:華倫委員會5、東京灣事件6、赫魯雪夫7、科錫金8。反正我也不太關心那些。總之大人湊在一起絮絮叨叨聊個沒完的噪音,和我衣櫥裡頭撲滿中那些喀啦作響的硬幣一樣,都讓我感到心安。世界的運轉總是得以預料,周遭的人不外是親戚、老師、還有家庭背景與我相近的小孩。生活就是去聖瑪格麗特小學上學、參加幼女童軍活動、星期天望彌撒,還有暑假時的日間夏令營。

後來,凱文死了。我六歲的世界於是裂解成一片片懷疑與不確定。在我小小的心裡,我以為死神只會抓走老人,像是那些七老八十、半透明皮膚露出結成一球球的青藍色血管的姑姑、嬸嬸們,而不是臉色紅潤肥嫩的小嬰孩。

(譯註1:purgatory,是指死於天主福音與恩寵之下,但仍有瑕疵之人補贖罪罰、煉淨罪污的暫時受罰之地,是進入天堂之前被煉淨的歷程。)

(譯註2:limbo,據天主教會早期神學家的說法,靈薄獄乃先於耶穌死去之善人等待救恩之處所,即未受洗之嬰兒、和沒有機會受洗而身無重罪之成人居留之地,拉丁文作limbus。)

(譯註3:the Great Fire of 1871,一八七一年十月九日,芝加哥市區附近發生大火,火勢延燒範圍近四平方英里,造成三百人喪生、五十萬人無家可歸。)

(譯註4:Canasta,一種用兩副紙牌玩的遊戲。)

(譯註5:Warren commission,甘迺迪總統於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遇刺後,詹森總統立即於十一月二十九日指定組成該委員會,負責調查刺殺案件始末,然而該委員會調查得出的結論事後被認為具高度爭議性,亟待重新商榷。)

(譯註6:Gulf of Tonkin,一九六四年八月,北越魚雷艇兩度攻擊美國戰艦,激怒美國國會,於是當下通過『東京灣決議案』,扭轉過去顧問援助立場,改以軍力直接介入越戰,此後美國深陷戰局,越來越多美國年輕人被送上戰場。但事後證明,所謂東京灣事件是美國政府編造的,以作為正式對越南發動戰爭的藉口。)

(譯註7:Kruschev,1894-1971,蘇聯共產黨總書記、部長會議主席,於一九五六年共黨大會上發表祕密演說,揭露史達林的濫權與暴行,掀開國際間去史達林的風潮,終結史達林時代,大規模釋放政治犯,使蘇聯與共產世界發生深刻的轉變。)

(譯註8:Kosygin,1904-1980,蘇聯政治家,在經濟事務上與赫魯雪夫密切合作,一九六四年赫魯雪夫被迫辭職後,取而代之成為蘇聯政府首腦,執政期間積極推動使蘇聯經濟現代化的改革措施。)
1 2 3 4 5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