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圖書館

The Paris Library

  • 作者:珍娜.史嘉琳.查爾斯
  • 譯者:楊沐希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1/07/05

  • 定價:480元
  • 優惠價:79379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33-3749-2
  • 系列:CHOICE系列
  • 規格:平裝/448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美國文學/現代小說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第一章.歐蒂兒

巴黎,一九三九年二月



數字如同星星,在我腦海裡飄浮,八二三,嶄新人生的關鍵數字,八二二,希望的星座,八四一。半夜在我的臥房裡,早上要去買可頌麵包的路上,一集又一集就這樣交織在我面前,八一○、八四○、八九○。它們象徵著自由與未來。除了數字分類,我也研究過圖書館的歷史,一路追溯到一五○○年代。當英格蘭的亨利八世忙著砍掉老婆腦袋時,我們的法蘭索瓦一世則用方法管理他的圖書館,向學者開放。他的皇家藏書便是法國國家圖書館(Bibliothèque Nationale)的濫觴。如今,我坐在臥室書桌前,替巴黎美國圖書館的工作面試做準備,最後一次翻閱筆記:圖書館建於一九二○年間,巴黎首座向公眾開放的圖書館,訂閱的讀者來自超過三十個國家,其中四分之一是法國本地人。我迅速查閱這些歷史與數字,希望它們能夠讓我符合館長女士的條件。
我徒步過去,從我們家所在、燻得黑黑的羅馬街出發,跨過火車頭還在咳嗽噴煙的聖拉扎爾火車站(Saint-Lazare train station)。風吹打我的頭髮,我將縷縷鬈髮塞進軟圓帽下。我可以看到遠處聖奧古斯汀教堂(Saint-Augustin Church)黑檀色的圓頂。宗教類,二○○。舊約,二二一,新約呢?我等著,但數字沒有自己出現。我緊張到開始忘記簡單的事實了。我從皮包裡抽出筆記本,啊,對,二二五,我就知道。
我在圖書館學校最喜歡的課程就是杜威十進位圖書分類法。一八七三年由美國圖書館館員麥威爾.杜威(Melvil Dewey)發想,用十個大類將圖書館書籍按照內容分類上架。所有的主題都有編號,讓讀者在圖書館裡可以找到任何書籍。舉例來說,媽媽以她的六四八為榮(家政),爸爸不會承認,但他真的很喜歡七八五(室內樂)。我的雙胞胎哥哥比較像是六三六點八的人,我則比較偏好六三六點七(分別是貓跟狗)。
我抵達大街,不過一個街廓的空間,巴黎就甩下她的工人階級披風,穿上貂皮大衣。粗糙的煤礦氣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討喜的蜂蜜茉莉香氣,擦著這種香味的女人在窗邊歡快展示起蓮娜.麗姿(Nina Ricci)的洋裝,或基斯拉夫(Kislav)的綠色皮手套。更前面一點,我繞過在店門口販售縐縐樂譜的樂手,經過藍色大門的巴洛克式建築,在街角轉進窄窄的小街。這段路我嫻熟於心。
我愛巴黎這座充滿秘密的城市。如同書籍封面,或皮裝,或布裝,巴黎的每扇門都通往意料之外的世界。庭院裡可能有多輛腳踏車打出來的結,或是手持掃把武裝起來的矮胖門房。至於圖書館呢?巨大的木門會開啟一座秘密花園。一側是整牆的牽牛花,另一邊則是草坪,鋪著卵石的白色步道通往磚石大樓。在並列搖曳的法國及美國國旗下,我穿過門檻,將外套掛在不怎麼牢固的衣帽架上。深吸世界上最美好的味道,發霉書本的苔蘚味加上銳利的報紙油墨味,我覺得自己彷彿回到了家。
距離面試還有幾分鐘,我繞過借書櫃檯,這兒總會有和藹可親的館員聽讀者講話(「巴黎最像樣的牛排在哪裡?」穿著牛仔靴的新讀者問。「書根本沒看完,我為什麼要付罰款?」壞脾氣的西蒙太太質問道)。我走進舒適閱覽室的寧靜之中。
坐在落地窗旁桌邊的柯恩教授正在讀報,髮髻上還插著一根瀟灑的孔雀羽毛;普萊斯—瓊斯先生一邊抽菸斗,一邊若有所思看著《時代雜誌》。通常我會打招呼,但面試讓我緊張,我只能躲進我最喜歡的書架分類裡,尋求庇護。我喜歡窩進故事之中,有些故事跟時間本身一樣古老,有些則是上個月才出版。
我想我也許該替哥哥借本小說。夜裡,他不停踱步的聲音會吵醒我。如果雷米不是在寫文章提倡法國理當協助因西班牙內戰而出逃的難民,就是在強調希特勒會以奪取捷克斯洛伐克大片領土的手段占領歐洲。天底下能讓雷米暫時忘卻煩惱(應該說替別人煩惱)的就是一本好書了。
我用手指滑過一冊冊書脊,選了一本,隨手翻開一段。我從來不會以開頭評斷一本書,這很像我參與過的第一次與最後一次約會,我跟對方都笑得太燦爛。不,我會翻開中間一頁,這是作者不會刻意賣弄之處。我讀了起來:「生命中有光有暗,妳就是其中一盞光明,光明之中的光明。」Oui. Merci.(對,謝謝),史托克先生。如果可以,我也想對雷米講同樣的話。
現在我耽擱了時間。我連忙跑去借閱櫃檯,簽了借書卡,將《德古拉》(Dracula)放進包包。館長已經在等我了。她跟平常一樣,將栗子色的頭髮紮成一個包頭,手裡拿著一枝銀色的筆。
大家都認識芮德女士。她在報紙上撰寫文章,在廣播裡大放異彩,邀請大家來圖書館,學生、老師、軍人、外地人、法國人,來者不拒。她堅持每個人在這裡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塊方寸。
「我是歐蒂兒.蘇榭,抱歉遲到了。我提早到,但我翻開書本就……」
「閱讀很危險。」芮德女士露出心領神會的微笑。「咱們去我的辦公室吧。」
我跟著她穿過閱覽室,身穿俐落西裝的讀者放下報紙,仔細望向這位赫赫有名的館長。她走上迴旋樓梯,前往神聖「工作人員專用」區域的走道,通往她那充滿咖啡香的辦公室。一面牆上掛著一張巨大的城市空拍圖,街廓如同棋盤,跟巴黎蜿蜒的巷道大相逕庭。
注意到我的目光,她說:「那是華盛頓特區,我之前在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工作。」她示意要我就座,她坐在她的位置上,桌上堆滿文件,有些想從文件盒裡爬出來,打洞機夾了幾張。桌角上是一部黑色的閃亮電話。芮德女士旁邊的椅子上則堆著一疊書。我偷偷看到伊薩克.狄尼森(Isak Dinesen)與伊迪絲.華頓(Edith Wharton)的小說。書籤,應該說是一條亮眼的絲帶,夾在這兩本書中,呼喚邀請館長回來。
芮德女士是怎麼樣的讀者?跟我不一樣,她不會讓書本平攤,書頁朝下這樣擺著,她一定會用書籤。她不會把書本堆在床下。她一次會同時讀四、五本書。搭公車跨越巴黎時,包包裡一定會塞一本,這是好朋友會向她請益的書。還有一本是誰也不知道的書,是週日落雨午後的秘密享受──
「妳最喜歡的作者是誰?」芮德女士問。
1 2 3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