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明日的你:台大教授改變人生的10堂課

  • 作者:曾雪峰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3/03/27

  • 定價:399元
  • 優惠價:79315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626-7181-59-1
  • 系列:Forward系列
  • 規格:平裝/264頁/14.8x21cm/普通級/部分全彩印刷
  • 分類:心靈勵志/自我成長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身為老師,何其幸運

光榮與機緣

家裡收到一個體積龐大的箱子,大人忙碌無暇打開,於是兒子興匆匆拆開包裹。兒子平時參加許多活動,家裡堆滿他形形色色的各式獎狀和獎盃,因此他一拆開箱子,看到裡面的東西就大喊:「這是我的模範生獎盃!」
我和太太聽了一頭霧水,趨前一看,原來是我的「師鐸獎」獎座、獎章和獎狀寄到了,看到兒子失望地說「什麼?竟然是爸爸的?」簡直笑岔了氣。
二○二一年七月,我接到消息,得知自己獲得教育部頒發的師鐸獎。這個獎項於每年九月二十八日教師節頒獎,表彰在專業領域有創新發展、在教育崗位上有特殊貢獻的優秀教育人員。然而,沉浸於獲獎的喜悅中沒多久,同年八月,我突然半夜意識不清、陷入昏迷,太太立刻將我送醫,檢查發現腦室腫大了好幾倍,必須緊急開刀。
會有這樣可能致命的水腦症狀,並非偶然。早在二十幾年前,我遭逢一場大病,動了腦瘤的手術,腦中也裝設了引流腦脊髓液的導管,當時預計可使用五年,頂多七年,然而我卻與導管平安共存了二十多年。如今管路鞠躬盡瘁,底部阻塞,必須更換。
手術之後面臨走路不穩、眼睛複視等問題,太太鼓勵我配合復健、改善身體狀況,直對我說:「你要趕快好起來啊,九月二十八日才能去領師鐸獎!」為了這個眼前的目標,我努力調養身心,終於順利出院,在教師節當天,頂著手術時剃掉頭髮的平頭髮型,搭車到陽明山的中山樓,從蔡英文總統的手中,領到師鐸獎這項教育界的至高榮耀。
巧的是,那一年台大有兩位老師獲獎,另一位是台大醫學院的張上淳教授。他對我有再造之恩,年輕時我的腦瘤手術發生嚴重的感染併發症,眾醫束手無策,後來轉院到台大,主治醫師特別照會一位感染科權威共同診治,正是張上淳教授。張醫師每天都到病房追蹤我的各種細微變化,甚至其他醫師想要多開藥時,張醫師卻完全停掉我的藥物,觀察後續的變化,以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作判斷。我康復至今,一直與張教授保持聯繫,能夠與他在同一年獲頒師鐸獎,是無上的光榮與巧妙的緣分。

無從預料的人生巨變

在別人眼中,我大學畢業後出國深造,取得美國西北大學電機博士學位,回到台大光電所任教十多年,看似一路順遂。但事實上,我的人生在二十六歲那年發生了巨變。
在那之前,我是個無憂無慮、不知人間疾苦的人,從台大物理系畢業後,前往夢寐以求的芝加哥大學物理研究所攻讀博士,身邊都是全世界最優秀的物理研究者。但是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我平凡的留學生活發生驟變,剛開始只是聽不清楚,後來竟變成被宣告得了腦瘤。緊急開腦後,冒出各式各樣的併發症,所有醫師都找不出病因束手無策,每天不明發燒,最嚴重的時候半身癱瘓,臥床了一年多,學校課業中斷,生活完全被打亂,經歷了兩三年生不如死的漫長病床歲月。
我本來是對未來充滿憧憬與夢想的青年,一下子卻變成病重將死的重度傷殘人士。那段期間,從美國到台灣,我經歷了數次轉院,每一次都被醫師宣判死刑。幸好家人始終沒有放棄,也有醫護人員勇敢接下挑戰,我終於在大家的悉心治療與照護之下,漸漸恢復健康,回到美國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同樣要慶幸的是,我發病時正值剛考完博士資格考,還沒有找指導教授的空檔。如果當時尚未通過博士資格考,我對於自己的未來可能更加混沌迷惘,那對心理的打擊一定更大,是不是能夠撐過來,真的很難說。如果當時一切的悲慘遭遇非發生不可,那麼我非常感謝上天讓發生的時間順序是那樣,使我的人生還有個隱約可以期待的目標。
病癒後,我又回到芝加哥大學,經過認真思考,決定以研究物理的扎實基礎,轉而學習解決問題的工程學,轉學到西北大學電機系,取得博士學位,然後因為一個意外的契機,回到台灣,接下台大的教職。
這場意想不到的大病,讓我對人生有了許多不同以往的思考。過去幾年來,我陸續獲頒一些教育界的獎項,除了師鐸獎以外,還有生命教育績優人員、友善校園獎、台大傑出導師等,獲獎理由多半提到我以自身生病的生命經驗,陪伴學生成長,並努力突破傳統的大學導師框架,舉辦跨領域活動來打破傳統班級定位,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專業發展和人生規劃。
事實上,我所接受的學術訓練是光電生醫研究,並不是專業的教育人員,但是有幸能進入台大任教,接觸到人人皆有獨特個性的台大學生,與他們相處的過程,對我來說真正是所謂的「教學相長」,不但讓我回頭思考自己人生各個階段的意義,也更想要了解年輕人的潛力與困境,希望能陪伴他們反思自己的能力與局限,找到更寬廣的未來人生路。

盡量看事情的光明面

這一路走來,我深深體會到,我自身曾經長期臥床等死的特殊經歷,讓我對於生命的崩壞和建設有著不同於常人的思考,因此似乎很適合教這些人生探索類型的課程,陪伴學生度過各種低潮與挫敗,思考未來能有什麼樣的規劃與突破。
記得生病當時,媽媽曾經對我說:「你應該哭一哭呀!遭遇到這麼大的事情,怎麼都沒有看你哭過呢?」
我曾經試著想哭,但是哭不出來。
可能是遭遇的不幸太過巨大,遠超過我的想像吧。記得當時覺得悲慘的遭遇常常接二連三,就在你覺得不會更悲慘的時候,又發生一件更悲慘的事。感覺已經在谷底,還能怎麼更糟的時候,下一件事情竟然慘上加慘!這經歷一再發生,我只能無言以對,以致於忘了怎麼哭泣了。
在一連串打擊之下,我只能說,我學習到「盡量看事情的光明面」;事實上我也只能苟延殘喘,情況並不會因我抱怨、難過或哭泣而有所改變。坦白說,如果不看光明的一面,日子豈不是更難捱?
舉例來說,我在長庚住院,半身癱瘓、眼睛看不清楚時,表妹遠從美國飛過來探望我。她一看到我躺在病床上的慘狀,眼淚不聽使喚地流下來。這個時候,我覺得需要安慰身邊關心我的人,突然就生出一點力量,對她說:
「My situation could have been a lot worse. I would be grateful if the situation is not worsening.」(我的情況本來有可能更嚴重。沒有比現在的狀況更糟,我就很感恩了。)
當時,我手術後右耳完全失聰,左半邊的身體也不能動,但是幸好左耳還聽得到,右邊的身體也可以動,因此能夠自己接聽電話。萬一不是半身癱瘓而是全身癱瘓,那就更加悲慘了,為此我深深感恩。
能夠說出口安慰旁人,其實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氣,因為我歷經的病痛實在是太可怕了。回頭看來,我很感謝自己生了那麼一場大病,當時的絕望經驗,讓我能夠更加真切地同理別人的病痛、悲慘和苦楚。
1 2 3 4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