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1
聯合阿爾岡昆(Algonquin)電力公司坐落於紐約皇后區東河,佔地遼闊,晨間經理坐在控制中心,皺眉看著電腦螢幕上閃爍的紅字。
臨界故障
紅字底下的時間凍結不動:上午11:20:20:003。
他放下藍白色咖啡紙杯,在吱嘎響的旋轉辦公椅上坐直上身。紙杯上是希臘運動員雕像的圖樣。
阿爾岡昆公司控制中心的職員各佔一臺工作桌,如同航空管制人員。廣大的控制中心燈火通明,掛著一面超大平板螢幕,顯示著電力網路全區的供電狀態。供電區域稱為「東北聯通網」,涵蓋紐約州、賓州、紐澤西州及康乃迪克州。這間控制中心的結構與裝潢算是相當現代化──假如現在是一九六○年的話。
經理抬頭瞇眼望向平板螢幕,上面顯示的是電流從全美各地發電廠匯聚而來的情形,供電的發電廠包括蒸汽渦輪、反應爐,以及尼加拉大瀑布的水力廠。螢幕上密佈著義大利麵狀的電線,其中有一小部分出了狀況,以閃爍紅圈顯示。
「怎麼了?」經理問。在電力公司上班長達三十年的他頭髮灰白,身穿白色短袖襯衫,肚子圓滾滾。他只是覺得好奇。雖然臨界事件指示燈偶爾會亮,真正緊急的狀況極為罕見。
一位年輕技術員回答:「這上面說:MH-12發生斷路器完全脫離。」
「MH」是曼哈頓的縮寫,「12」是位於曼哈頓哈林區的第十二號變電所。該變電所既髒又暗,無人看守,屬於規模較大的區域變電所,接收十三萬八千伏特,通過變壓器後降壓成百分之十,分送至各地。
在時間與醒目的「臨界故障」下面,大螢幕又冒出幾個紅字。
MH-12斷線
經理一面在自己的電腦上打字,一面回憶從前的上班情形。當年他帶著無線電與電話,帶著絕緣開關,嗅到的是油味、銅味、發燙的膠木味。電腦顯示密麻複雜的長篇文字。彷彿在自言自語,他輕聲說:「斷電器被打開了?怎麼會?負載很正常啊。」
大螢幕再顯示另一項訊息。
MH-12斷線。調度MH-17、MH-10、MH-13、NJ-18,負載轉供至故障區
「我們已經執行負載轉供了。」有人多此一舉地大喊。
在郊區和鄉下,電線杆以裸露的高壓電線相連,接著再以普通電線供應民房的用電,電力網路一目了然。一旦斷電,電力公司不難找出問題所在,一修就好。但在許多都會區,例如紐約市,電線被埋進地下,每條電纜都以絕緣體包裹著。由於絕緣物質日久會退化,也會受地下水侵蝕,偶爾會導致短路、停電的狀況,電力公司因此在電力網路中多加一、兩條電線,以應不時之需。當MH-12變電所發生斷電,電腦自動開始從別區調用電力,以供應斷電區的需求。
「沒有壓降,也沒有減壓的情形。」另一位技術員高喊。
電力網路裡的電流好比自來水,利用大水管流進家家戶戶,用戶一開水龍頭就有水可用。如果哪條水管不通,其他水管的水壓會增高。供電的道理亦然,不同的是電流的速度比水快很多,時速高達將近七億哩。由於紐約市的電力需求很高,用戶稠密,變電所的電壓不高不行。
幸好這一區供電系統的規劃足以應付高壓狀態,現在電壓依然亮著綠燈。
然而,經理仍心事重重。他想不透的是,MH-12為何發生跳電。變電所跳電最常見的原因是電線短路或尖峰期用電飆升,例如在清晨、上下班、入夜之初,或是大熱天民眾狂吹冷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