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

  • 作者:張草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2/12/07

  • 定價:280元
  • 優惠價:79221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33-2955-8
  • 系列:JOY系列
  • 規格:平裝/336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武俠小說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前言〉蜀道果然難行


上一部作品《庖人誌》費時九年方成,當出版社知道尚有續集時,他們也不禁頭皮發麻了:讀者等得了這麼久嗎?我不太擔心,因為《蜀道難》是從前作衍生出來的故事,應該可以寫得比以往快一些,因為手頭上都已經備足了資料,乍看沒什麼難處。這部作品是我在寫〈弈士誌〉時,發現筆下一發不可收拾,趕緊懸崖勒馬,將一大塊寫好的部分切去一旁,打算另開一條線,好讓《庖人誌》的主線更加明顯。其實兩部小說在時空和人物上皆相連,甚至重疊,所以我相信可以在一年內整理出來。

無奈事與願違,我碰上了最大的難題,亦即貫穿故事最重要的人物:張獻忠。我應該寫多少張獻忠,才不至於變成一部《張獻忠傳》?我應該在交待一件歷史事件時,如何避免將來龍去脈寫成教科書?張獻忠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物?他一定跟普通人一般有複雜的個性,而歷史中有關他的行為紀錄有多少真實性?如何分辨?如何才能找到最接近他原貌的文獻?

我對「張獻忠屠川」,乃至於後來滿清人「湖廣填四川」一直有高度興趣,張獻忠真的殺光了四川人嗎?在十年研究中,我漸漸看出歷史紀錄有趣的一面:隱藏在文字表面底下的「第三種歷史」(「滅亡三部曲」語),那是一種隱藏的訊息。比如有一段野史文字紀錄說,張獻忠自謂「其實我一生最大的願望是當個商人」,這句自白說明了什麼?透露了他多少心事?我不敢說發現了真相,但真相的確可以從不同文獻的矛盾衝突中浮現。即使是今日的新聞事件,都可以出現羅生門式的各說各話,所以我們又如何強求這些久遠的舊聞,有辦法完全還原真相?官方歷史不免為政治喉舌,但草民自有草民的觀點,因此民間野史多少道出了庶民角度的歷史(當然,也可能只是未經證實的八卦)。

寫這故事時,不免引發我的思緒:當天下大亂,前朝已滅,後朝未穩,國不成國,家不成家的時刻,試問該如何選擇效忠對象?忠義該如何定義? 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由個人至天下逐步擴大,此刻該選擇何者為重?自身、家園、國家或更大的,天下?

當然,各人有各人的選擇,有人選擇為已亡的國家盡忠,被評為愚忠,我看也沒什麼不對,畢竟這是他個人的抉擇,因為惟有如此方能令他的觀值觀臻於完美。但若我們不再立足於政治中心的高度來看待家國,除去忠義的包袱後,以低姿態站在民間環顧四方,看見的會是個人的掙扎求生,還有為大節的捨生取義,此時的義,不為自我而為他人,才是人性的最大光輝。
1 2 3 4 5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