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所以啊……」
「嗯。」
「你以後一定要成為某個人的痛。」
「……」
「而且傷心的時候,一定要哭得像個孩子。」
「爸爸!」
「嗯?」
「我現在就是個孩子啊。」
「對,是啊。」
我的十七歲生日禮物是一台筆記型電腦,這是爸媽為了讓我在病房也能上網而買的。雖然是台笨重的中古電腦,但我老早就需要一台個人電腦了,一拿到這沉甸甸的東西,我就開心的像隻小狗一樣,立刻把它抱得緊緊。為了讓爸媽知道我有多喜歡它,我還哈哈傻笑。剛好我也正想用電腦做某一件事。
獨處的時候,我大部分都在閱讀。剛開始是為了追上學校的進度,後來因為無聊而漸漸會去找書來看。書對我來說,是整晚念故事給我聽的奶奶,是傳授給我各種知識和訊息的老師,也是與我分享秘密和煩惱的好朋友。從小我因為身體不好而沒辦法常常出去玩,於是就和各個作者一起做運動。我在平空想像的足球場上和前鋒福樓拜、中場荷馬、門將莎士比亞一起踢足球。我也在有著捕手柏拉圖、投手亞里斯多德的露天球場裡打棒球。在球場上,柏拉圖手指向天空,正嘎吱嘎吱嚼著口香糖的亞里斯多德點點頭,一隻手朝地面打手勢。緊接著一記畫出美麗曲線的變化球就以飛快的速度從古代飛來。我胡亂揮動比自己身高還長的球棒,揮棒落空。雖然哲學很難懂,而且到現在還搞不清楚的東西仍有一籮筐,但我把它看作是一首優雅的長篇詩詞來欣賞。我相信當下無法理解的東西,總有一天會自己出現,笑著對我自我介紹「我是……」人生中重要的教訓也是一樣,幾乎都是要到往後的未來才會出現。除了棒球,我和詩人的網球、和劇作家的棋藝、和科學家的排球也是如此。就算不跑步,我也能從他們身上學會怎麼讓心跳加速。
不管哪種類型、多薄多厚,只要是紙和文字組合我都喜歡。我喜歡的書從昆蟲、植物、魚類圖鑑,到能撼動內心的詩集,甚至還有如挨耳光般讓你靈魂灼熱的社會學叢書。這中間偶而還會插入一些天外飛來一筆的入門教學──《第一次下圍棋》、《高爾夫是什麼》、《初級日語》、《電子工學基礎》、《與古典樂的第一次接觸》、《簡單好懂的女性主義》……回想起來,很多書我也不知道為何而讀。雖然我讀過電子工學,但換電燈泡的時候仍然冒了一身冷汗;雖然我背了五十音,卻從來沒去過日本。這樣想想,我會閱讀似乎並非因為熱愛知識,而是出自於一種焦慮,一種地球毀滅只剩我一個生存者的焦慮。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從來沒去過高爾夫球場,看高爾夫球的書也就算了,但地球上只剩下一個人的話,他想主張的女性主義會是什麼呢?我想,一定會有人這樣問我──你這個小不點怎麼會讀得了這麼多書?而我應該會這麼回答:人如果獨處久了,你會發現有許多事可做。不是因為「我得做什麼」而做,而是一回神卻驚覺自己已經在做了。我最喜歡的類型非小說莫屬了。從人類最早寫成的故事,到國外年輕作家剛出版的處女作;從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類型,到因為討厭「類型」和「準則」之類的框架,而寫來愚弄前輩的實驗性作品,我都喜歡。而就在我和各國作者玩在一塊的時候,當現在來不及讀,以後可能永遠讀不到的書正一本一本狂擲而來的時候,我正在急速老化。或者說,是以年老的樣貌和他們遊玩。很久以前我已經開始皮膚鬆垮,頭髮也一根根掉。然而,我只是外表看起來老而已,我並沒有長者的智慧或經驗。在我不斷增加的年歲裡,沒有層層疊疊的皺紋和身軀。我的年老是一種空殻狀的老化。因此我很好奇比我年紀大的人他們的人生是如何?我也想知道那些沒有我這麼老的人,他們有著什麼樣的感覺或是煩惱?書雖非包羅萬象,但幸好還是有很多東西在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