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一開始以為只是發展較遲緩,但育兒書中有提到小孩出生三天後就會開始哭鬧。母親伸手數了數日子,已經接近一百天。
就像被下了不會笑魔法的公主,我一點反應也沒有。母親則像是來贏得公主芳心的異國王子使盡渾身解數,又是拍手,又買了各色鈴鐺擺弄,有時還會跟著童謠跳搞笑舞蹈。逗弄累了就到陽台抽著一根又一根的菸,那是知道在懷了我之後好不容易才戒掉的菸癮。我曾看過母親那時錄的影片,在汗流浹背的母親面前,我就只是,默默看著她。若說這是一個小孩的眼神,未免太過深沉而平靜。
總之,母親並沒有成功逗笑我。醫院也沒說什麼,只是不會笑而已,在嬰幼兒檢查結果中,不管是體重、身高還是行動發展,都未超出同儕平均值。小兒科醫生認為沒什麼大不了,說是小孩正健康地長大不用太過擔心就送走了母親。母親也一直努力安慰自己,我只是比別人稍微木訥點而已,但是滿週歲後卻發生了真正令人擔心的事。
某天,母親將裝有熱水的紅茶壺放在桌上,當她轉身過去拿奶粉時,我伸手去碰了茶壺,下一秒茶壺就掉了下去。茶壺一翻倒地上便灑滿了水,至今殘留的淡淡燒傷痕跡就是當時事件的勳章。我嚇得哭了起來,母親便以為我從此就會開始害怕熱水和紅茶壺,因為其他小孩也是這樣。但事實並非如此,我既不怕水也不恐懼茶壺,不管裡頭裝的是燙的還是冰的,只要看到紅茶壺我就會伸手去摸。
不僅如此,就連樓下的獨眼老先生和老先生拴在別墅花圃裡的大黑狗,對我來說也不是可怕的存在。我不僅直盯著老先生滿滿眼白的瞳孔,還在母親視線暫時移開時,對著露出尖銳犬牙、兇猛吠叫著的黑狗伸出手,即使是看過那黑狗將鄰居小孩咬到流血後仍是如此,母親更是常為此急奔而來。
經歷幾次事件後,雖然母親有時會擔心我是不是低能兒,但不論是外表或行為上都看不出任何可被判定為智能低下的根據。不知該怎麼理解我這種孩子的母親,就像一般母親一樣決定往好處思考。
「是比同齡小孩更無懼又冷靜的小孩。」
母親的日記裡是這麼描述我的。
儘管如此,如果過了四歲都還不笑的話,不安也是會到達極限的。於是母親帶著我找上更大間的醫院。那天,也是我記憶最深刻的一天。就像看著水裡的東西一樣,原本模糊不清的事物突然變得鮮明起來。
一名穿著白袍的男人坐在我前方,他滿臉笑容地依次拿著各類玩具展示在我面前,還晃了晃其中幾個。後來又拿小鎚子敲了敲我的膝蓋,沒想到我的小腿就像蹺蹺板一樣朝天空彈起。男人還將手指放到我腋窩下,我覺得癢就笑了一下。最後他拿出照片問了我幾個問題,其中一張照片讓我印象深刻。
── 照片中的孩子正在哭泣,因為沒有了媽媽。你覺得這孩子心情怎麼樣?
我不知道答案就抬頭看了一旁的母親,母親微笑著摸摸我的頭,接著用力地咬了咬下唇。
不久後,母親說要環遊宇宙,就帶我去了個地方,我到了才發現是醫院。雖然我問母親明明沒生病為什麼還要來這,但她沒回答我。我躺在一處冰冷的地方,被一個白色的長筒物吸進去,嗶嗶嗶,機器發出奇怪的聲音。宇宙之旅就這樣無趣地結束了。
下個畫面就是出現更多穿著白袍的男人,其中年紀最大的男人讓我看模糊的黑白照片,並說這是我的腦袋。騙人,一看也知道那不是我的腦袋,但母親好像相信了那漏洞百出的謊言頻頻點頭。每當男人開口說話時,旁邊的年輕男人就接著寫下什麼。我覺得有點無聊就摸摸腳,後來又用腳踢了踢醫生的桌子。母親制止我並把手放在我肩上,我抬頭看母親,她的雙頰上淚水正撲簌簌地流下。
後來我對那天的記憶就只有母親不斷哭泣的樣子。母親哭了又哭,哭了又哭,即使在離開診間室後仍繼續哭著。電視上正播著卡通,但我卻因為母親而無法集中,就連宇宙戰士消滅了壞人,母親還是不停哭著。後來還是坐在隔壁打瞌睡的外公大吼道:「不要再哭了!吵死了!」母親才像個被教訓的女國中生緊閉嘴巴,無聲啜泣著。
*
母親給我吃了很多杏仁果。只要是杏仁果,從美國產到澳洲、中國、俄羅斯,所有韓國有進口的種類我都吃過了。中國產有不好入口的苦味;澳洲產則有一股不知道是什麼的酸澀土味。雖然韓國也有出產杏仁,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美國產,尤其是加利福尼亞生產的。現在就來分享,我怎麼吃飽含陽光、透出微微褐色的加利福尼亞產杏仁果的獨特方法。
首先拿起整包杏仁果感受一下裝在裡頭的杏仁果觸感,包裝底下的堅硬杏仁果摸起來十分頑固。下一步則撕掉上包裝打開夾鏈袋,此時眼睛須閉上,接著慢慢吸氣後將鼻子靠近包裝,輕輕地、有規律地呼吸著,這麼做是為了確保香氣能夠持續進到體內。等到鼻子裡充滿杏仁果香氣時,將一半拳頭大小的杏仁果放進嘴裡。用舌頭去感受杏仁果的外緣並在嘴裡滾動一會。試著碰觸杏仁果尖銳的部分,也可以用舌頭舔舔表面凹凸的地方。這個過程不能太久,因為杏仁果沾上口水後就會漸漸失去味道。這只是為了邁向高潮的準備過程,時間過短太無聊,過長則失去效果,黃金時機得自己尋找。漸入高潮時就開始想像杏仁果逐漸變大,原本如指甲般的杏仁果,慢慢變得像葡萄籽、奇異果、橘子、西瓜一樣越來越大。這時杏仁果已經膨脹到如橄欖球般大,就在這瞬間,喀滋一聲咬下去,那麼伴隨著喀滋聲而來的,就是遠從加利福尼亞飛來的陽光將一併在嘴裡散開。
特意進行這些儀式並不是因為我喜歡杏仁果,而是因為桌上無時無刻都擺著杏仁果,沒辦法逃避所以只好找吃的方法。母親認為如果吃很多杏仁果,我腦袋裡的杏仁也會跟著長大。那是母親所寄予的少數希望之一。
每個人的腦子裡都有兩顆杏仁,它們就扎實地嵌在耳後往頭頂延伸的某個深處。大小還有形狀都跟杏仁差不多,也因為長得像水蜜桃核,又被叫做「Amygdala」或「扁桃體」。
受到外部刺激時,杏仁核就會亮起紅燈。根據不同的刺激性質,我們會感覺到恐懼、不悅以及各種喜歡或討厭的情緒。
但我腦裡的杏仁核好像有個地方壞掉了,就算受到刺激也不會亮紅燈,所以我不太了解為什麼別人會笑或哭。對我來說,開心、難過、喜歡或害怕這些情緒都很模糊。就連情緒這個詞彙、同感這句話,對我而言不過是模糊的印刷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