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1《K-ON!輕音部》:來當一日櫻高生!
名稱:《K-ON!輕音部》(けいおん!)
播映時間:
日本:第一季2009年,第二季2010年,電影版2011年
台灣:第一季2010年,第二季2010年,電影版2012年
製作公司:京都動畫公司
「對我們『放學後Tea Time』而言,學校的體育館,就是我們的武道館!」──平澤唯
對一個動漫迷而言,就算沒看過,應該也聽過《K-ON!輕音部》吧?主角群在因緣際會下加入面臨倒社的「櫻之丘女高輕音樂社」(桜ヶ丘女子高校軽音部)後,她們以「玩樂團」之名,行「喝茶聊天」與玩樂之實復活了這個社團;搭上讓人會心一笑的簡單笑點、用心鋪陳的故事內容、細膩的人物刻劃、可愛的角色群,配合好聽的樂曲和細膩的畫風,《K-ON!輕音部》就是這樣一部「小題大作」且溫馨又輕鬆的療癒小品,而這也就是我深深迷上它的原因。
京都
在整部動畫中,除了「櫻之丘女高」外,其他主要「外景」幾乎都集中在京都(當然要扣掉電影版的部分,電影版一半是在倫敦畢業旅行)。
在某個契機下,《K-ON!輕音部》成為我的聖地巡禮「處女巡」之地,因是小品的關係,同樣的場景出現頻繁,比起其他動漫作品來說,算是相對容易找到的,有些地方甚至不用對照動畫截圖都能看得出來呢!不僅如此,比起一些場景分散日本各處的動畫作品,去京都就能進行「半套」輕音巡禮,C/P值高的咧!
修學院地區
跟著小唯上學去!
想在京都市內進行《K-ON!輕音部》聖地巡禮精華版的話,搭乘地鐵烏丸線到「松ヶ崎」站下車,是不錯的開始。市公車一張500日幣的一日乘車券並不包含修學院地區,且這邊離市區已經有段距離,除非是用關西周遊券,不然搭乘地鐵再走過去算是比較省時的方法。
出了車站,我拐進旁邊的103號府道,這條在北山通開闢後隱身於住宅區中、不到八米寬的道路,就是聖地巡禮的起點。從車站往東走,看到一座灰色的鳥居,還有兩個紅色的燈籠,旁邊的這戶民宅,就是常常做為串場出現的:平澤家。外觀跟動畫裡面有些落差的平澤家其實不難認出,靠著旁邊的一些標的物就可以找到。
沿著這條在動畫中常常出現、被日本網友稱為「姊妹愛的通學路」的道路往東走,小唯狂奔的場景、姊妹在下雨時一起相親相愛上學的場景、與鄰居老婆婆互動的場景,都一一浮現眼前,一張、兩張、三張……我一路不停的對照動畫裡的場景,走過了紅綠燈,「松ヶ崎橋」就在眼前了。
北山通從「松ヶ崎橋」一路到叡山電鐵「修學院」站以東、白川通為止的區域,要算是《K-ON!輕音部》在京都場景最密集的地方,這座水泥橋樑乍看不起眼,卻曾出現在第一集的片頭曲以及諸多地方;而往路上的紅綠燈、斑馬線、人行道,只要仔細觀察,也都能一窺「端倪」。
被周遭的場景「牽絆」了半個鐘頭以後的我,總算來到場景大本營,主角們上學利用的車站:叡山電鐵「修學院」站。
只要稍微看過動畫的人,看到這座車站,一定會和我一樣立刻發出「哇~」的感嘆,因為幾乎都與動畫內100%雷同!除了片頭多取材自此外,凡是跟出遊、上下學有關的場景,幾乎也都在這裡,像是畢業旅行出發的清晨,大家集合的場景;鈴木純對黑梓喵說「你是誰?」的吐槽;小和與小唯的對話:「準備期中考所以比較晚回家」、「期中考!」……站在修學院站,這些場面和台詞,都一一的浮現腦海。
車站附近最明顯的標記,要算是平交道前的「踏切注意」標示了,獨佔第一季片頭開頭0.5秒的這塊板子,可是讓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呢。也因為如此,雖然我巡禮的日子不是假日,但仍然排了一回隊才拍到這塊鐵牌標示,看來,中了《K-ON!輕音部》毒的愛(ㄕㄡˋ)好(ㄏㄞˋ)者,真的不少。
交通:
可搭乘市營地下鐵至「松ヶ崎」站,或是搭乘叡山電鐵至「修学院」站。市公車多線可到,使用一日乘車券需補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