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這句話的什麼地方讓你覺得有共鳴?」幾天之後,我的精神科醫師包柏在兩週一次的會診中,問了我這個問題。
「我不知道。」我的眼神在房裡到處飄移,逃避他的目光。
「該怎麼說呢?我以前會來點不一樣的,你懂吧?」
「來點不一樣的?」
「我現在不做任何新鮮事了,年紀越大我越不想嘗試新挑戰。」
我在腦海中迅速翻閱過去幾年的人生片段,但看到的就只有工作、和麥特吃吃晚飯,以及偶爾看場暑假賣座強片,僅此而已。
「逃避就是恐懼。」他輕聲說,「我們恐懼時,就會避開引發恐懼的場合。逃避的問題在於,你一旦開始逃避一件事,就會開始逃避生活中的其他事。舉例來說,你逃避認識新朋友、逃避休閒娛樂、逃避原本的朋友……」
我打斷他說的話,「你說的最後一項不合理啊,我並不害怕我原本的朋友啊。」
他的語調依舊很有耐心,「你是不害怕,但是當我們感覺自己的世界失控時,我們就會退縮以維持安全的假象。」
我開口想要反駁,但又閉上了嘴。我承認他說的話有道理,這讓我有點不自在。
他繼續說,「恐懼會癱瘓我們的人生,害怕犯錯讓我們什麼事都不敢做。」
我電腦裡那張什麼都沒寫的一年計畫清單突然浮現腦海,張牙舞爪地向我展示它的一片空白。包柏醫生說對了嗎?恐懼是不是漸漸蠶食了我的人生,我卻沒有察覺?我腦中閃過以前開會時的片段畫面:我擔心自己的想法聽起來很蠢,所以都不發表意見。我拒絕在小組中發言的機會,只因為我痛恨在眾人面前演講。即使工作很爛我還是繼續待著,只因為留下比離開容易。甚至連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是如此,我去跳蚤市場都是照定價付錢,只因為我覺得和小販討價還價很尷尬。我錯過了多少機會?我的人生到底有多少日子是在逃避?
「回到剛說到的那句格言,」包柏醫生說,「我覺得這對你來說會是個好計畫,你應該要試試!」
「啊?」我回過神問,「試什麼?」
「每天做一件自己害怕的事!」包柏醫生對某件事感到興奮時,他的頭會來回擺動。「你不能再逃避下去了,要練習面對你的恐懼。」他說。「你克服越多障礙,會覺得自己越有能力,然後就會想要克服更多的障礙。想想愛莉諾.羅斯福說的話,」他一邊打開辦公室的門說,「這句話也許就是你一直在尋找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