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自有安排,你只負責精采:生命沒有滿血復活的外掛,只有不斷升級的結果!《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年度暢銷名家教你逆襲人生的60個通關密語!

  • 作者:慕顏歌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8/03/26

  • 定價:280元
  • 優惠價:79221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86-96077-5-9
  • 系列:UPWARD
  • 規格:平裝/256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心靈勵志/自我成長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如果你不敢,就只能不甘

我發現,我的周圍都是哲學家。
丁先生說:人生的困境只有兩個。一是願意付出的成本過低,而期望得到的收益過高,兩者之間難以平衡;二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牽連,陷在各種依賴中不能自拔。因此,想做的太多,而能做到的太少。
石姑娘說:別讓你的本事配不上你的奢望。
采妹子說:沒有能力擁有,就別作擁有的夢。
我補充說:如果你不敢,就只能不甘。
一個極有文學天賦的同學,他喜歡卡夫卡,喜歡索倫.齊克果,希望自己能從事自己喜歡的文學創作。但在他報考大學的時候,父親無視他的意願,要他報考什麼地球物理系。他從小就是個老實的孩子,學習自覺,從不惹事情,對父親幾乎百依百順。但就在報考什麼專業這個問題上,他頭一次和父親大吵了一架,表示,他想上中文系,對地球物理系,他本人根本不感半毛錢興趣,但終於沒拗過父親,從那以後,陽光活潑的他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內心憂憤無比的年輕詩人。
如果他的夢想沒有被橫刀切斷,至少,他成為一個一流的學者是沒有問題的,但可惜的是,他的人生輕而易舉地被一次選擇摧毀了。從此以後,他把自己人生的一切不如意,都諉過於他的父親。直到中年,他還憤憤不平。
他的心智能力十分弱,無知得近乎殘忍,僅僅會同情和自己一樣在擇學上遭遇過挫折,而後一直失敗的人,對境遇更糟卻最終逆襲的人,報以的不是欣賞,而是百般看不上。總之,任何在他經歷外的挫折,他都拒絕相信。
明明是不曾抗爭,卻怪強悍的命運。既然沒有能力叛逆,那就只能被命運推著走。
隨波逐流也不是全無好處,至少還可以找藉口諉過於人,至少可以欺騙自己說,其實自己不是那麼無能,只是……而已。
其實很多時候,如果你不敢,就只能不甘。
這個世界上,誰的出生不是無從選擇?誰的生活沒有無可奈何?唯一不同的是,有的人,會竭盡全力掙脫生活的左右,而有的人,卻一直被生活左右,只能在不甘裡仰望別人的精采,甚至瞧不上人家的精采。
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注定了要在成長中經歷掙扎。成人世界裡有種種規則,年幼的我們無力反抗,只能接受。當你平安幸福地被養大,想這樣做,卻被告訴必須那樣做的時候,由於還沒什麼獨立的能力,無奈之下只能接受那樣的結果,在父母的意願和自己內心所想之間找不到平衡的時候,你是不是會陽奉陰違,表面同意承擔那些責任,實際卻不付出一點努力?
兩害相權取其輕,在叛逆主流與違背自我之間,你不敢違背父母的意願,所以選擇了後者。你以為自己作了一個最有利的選擇,但卻萬萬沒有想到,你幹了件自欺欺人的事。是的,你對全世界撒了一個謊,然後需要更多的謊言來圓那個誆騙,你以為你欺騙得了生活,最後你才發現,你所有的欺騙,都得到了生活原封不動的償還。
所有的不敢,讓你進入了生活的黑名單。你不該委屈求全,因為你越是委屈,越是不得圓滿。其實,你的委屈求全,只是一種讓自己心安理得地不努力的手段。
生活是個喜歡告狀的「三屍神」,你所有的不努力,它都會告訴老天爺,它深藏在你的魂魄中,你沒有辦法騙過它。
那位憤憤不平的年輕詩人在大學裡厭倦地球物理的那些年,並沒有在自己喜歡的文史哲學裡折騰出個子丑寅卯來;他厭倦工作的那些年,並未在寫作或研究上折騰出個子丑寅卯來。我問他,你有什麼資格談論自己曾經的夢想?如果夢想知道它竟然不能讓你有孤注一擲的勇氣,不能讓你為之奮鬥不息,夢想一定會羞死的。
還是那句話,如果你過了十八歲,有了自主能力,就沒有資格再埋怨生活中的不如意。能被環境逼倒的人,要麼缺少能力,要麼缺少魄力,一句話,還是缺一顆敢做敢擔當的心。



不曾走過,怎會懂得

迷茫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停下前進的腳步,希望看清形勢,再決定朝哪兒走。在一定程度上,這種本能使得我們在情況不明的時候保持冷靜,以不變應萬變,但也有很多時候會使我們裹足不前。有時候,撥開迷霧更好的方法是──探路。
夢想、理想或目標,對年輕的我們來說,有時只是一種為滿足自我實現而產生的朦朧想法,有這樣一些想法,才能為此付出行動。我們只能在實現一個個目標的過程中慢慢鍛鍊、提升、發現自己,最終完成自己的成長。但太多人,都由於自己的夢想和理想太高遠、太偉大、太遙不可及,反而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去為之努力的內在動力。
在不斷的行動和際遇中,我們才走向了自己的真正使命。多少立志當太空人的人,最後成為了公務員;多少想當老闆的人,最後擠進了老師的隊伍中;多少立志當科學家的人,最後卻去打聽挖掘機技術哪家強?
所以,當我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感覺迷茫的時候,不要停得太久。想不清楚的時候,不如不想,只要努力去做就是了。做的過程中,遇見的人,遇到的挑戰和得到的經驗,都會成為人生財富的一部分。只有不斷去經歷,才能真正理解很多事,才能幫助我們發現世界,才能真正明白你到底想幹什麼。保羅.格雷厄姆曾經在他的日誌《邊緣的力量》中寫過一段話:

如果能重新回到二十多歲,我會告訴自己趕緊做這一件事:努力做點事。和許多同齡人一樣,很多的時間都被我浪費在了去思考應該做什麼上,我應該少把時間浪費在擔心上,而是用更多的時間去創造。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的話,那麼,去做點事吧!

所以,當一位昔日的同事向我求助,讓我分析他是不是應該為了生存而重回老公司時,我說:「千萬不要走老路,因為你都已經回過兩次頭了,這說明這個行業不適合你。」他困惑地問:「那我適合做什麼呢?」
「你目前的心態不適合任何行業,因為你現在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你只是經濟困難需要賺錢罷了。但是,不要為了一點點生活下去的錢去做不適合自己的工作,為一丁點生活費而被奴役的感覺太失敗了。
「你有很多人格障礙,社會把你培養成了伸手黨。你不能從解決工作問題中獲得成就感,因為你對世界沒有掌控力,所以你想躲在心靈舒適的地方,不願意走出來。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自己去闖去試去感受。重要的不是做什麼,是做什麼讓你感覺自己有掌控力,做什麼能做好。
「只要你幹成了一些自己能幹的事,你就會有成就感,有成就感就能找回一些自信,就能擺脫現在的弱能量心理狀態。在北京,只要你願意做,就不會活不下去。你可以做兼職,做群眾演員,做服務員……闖過之後,你才會看清自己腳下的路該怎麼走。」
如果我們要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唯一的辦法就是:做點什麼。人生很短,每個人的時間貨幣沒有想像的那麼多,所以,讓我們去愛去瘋去闖蕩,去夢去追去後悔。
很多成功學勵志書都要求我們「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卻從來不告訴迷茫的我們,究竟什麼才是自己想做的事,使得很多人誤把本能欲望當成了自己的理想。比如我想一天能睡十四個小時,或我想一天買一個好包包,我想吃最貴的晚餐,我要嫁個有錢人等,這些都只是欲望,是我們自以為可以更舒服或使自己顯得更有價值的欲望,不能真正體現自己的創造性價值。
真正的「想做的事」,是基本欲望滿足之後,依然願意為之付出熱情的事,這就因人而異了──不曾走過,怎會懂得?
一生中總有一些事想去做,總有一些事是值得傾盡一生去執著的,放手去做吧,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

1 2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