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年後,我已不在世上

  • 作者:清水研
  • 譯者:林于楟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1/03/26

  • 定價:280元
  • 優惠價:79221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86-5596-03-3
  • 系列:UPWARD
  • 規格:平裝/208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心靈勵志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接受「失落」需要時間與過程
經過「憤怒」與「悲傷」這些情緒後,
就能慢慢面對失去的東西。

得知罹癌時所受到的衝擊,會因你視其有多嚴重而有大小之分。舉例來說,認為「差不多該有人接我到那個世界了」的人得知罹癌時,情緒也幾乎不會有所起伏吧。另一方面,根本沒想過自己會罹癌的年輕人,應該會大受打擊。
二十七歲就罹患進行期革囊胃(瀰漫浸潤型胃癌的一種)的岡田拓也先生,他說從醫生口中聽到「你罹患了癌症,而且相當難以根治」時,他根本無法相信這是現實。不認為眼前的醫生是在說明自己的病情,有種像在看連續劇的感覺。且之後的事情完全沒有記憶,連自己怎麼回家的也記不得。
人遇見超乎想像的衝擊時,心理機能會潰不成軍,就算可以理解眼前發生什麼事情,也可能不認為那是現實,或是無法留存於記憶當中。
專業術語上稱其為「解離狀態」,不僅限於得知罹癌時的狀況,這是心理承受巨大衝擊時常會出現的狀態。解離狀態或許是為了保護心靈不受突如其來的巨大衝擊影響的必要機制吧。
岡田回家之後仍精神恍惚,那天晚上幾乎沒睡。但在清晨稍微入睡後醒來時,「啊啊,昨天那件事情果然是真的啊!」的真實感和強烈的絕望一口氣湧上來。像他這樣脫離解離狀態並認清事實後,接下來就會出現憤怒與悲傷的情緒。憤怒與悲傷是感到「不公平」或是「太不講理了」時會出現的情感,這也是保護自己的必要機制。
岡田認為「二十七歲的自己理所當然該過著健康生活」,無法接受沒做什麼壞事的自己竟然會罹患進行期革囊胃,滿腦子都是「為什麼這種事情會發生在我身上啊」的想法。岡田無法壓抑波濤般的怒氣,大吼大叫、拿東西出氣,甚至還遷怒到父母身上。但不管怎麼掙扎,現實仍屹立不搖站在他面前,而他最後也氣累了。
等到憤怒情緒逐漸平息後,接著會開始出現滿滿的悲傷。悲傷是「失去自己重要事物」所產生的情緒,擁有撫慰心靈的作用。岡田一想到他得要放棄原本腦海描繪的充滿希望的未來,就無法止住淚水。
正如岡田一般,失去重要事物時,需要時間與各種不同的過程才有辦法接納失落感。茫然自失無法理解發生什麼事的時期、混亂哭喊對不講理的現實憤怒的時期、面對失去的事物而淚流不止的時期、理解人生本就不公平而感慨甚至哭泣的時期等等,每個人的各個時期會以不同樣貌呈現,一點一滴去面對這件事。
這在心理學領域中稱為「哀悼工作(mourning work)」,經歷這個千辛萬苦的過程之後,人才能逐漸與罹癌前描繪出的人生道別,朝著新的現實邁步前進。
1 2 3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