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只是媽媽,也是你自已

  • 作者:李賢秀
  • 譯者:丁俞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3/05/02

  • 定價:340元
  • 優惠價:79269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626-7181-63-8
  • 系列:UPWARD
  • 規格:平裝/272頁/12.8x18.8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心靈勵志/自我成長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在擔心孩子能不能好好長大之前,首先要先思考所謂的好好長大究竟是什麼。孩子長大成人後,必須要對自己的食衣住行負起責任,所以應該要具有相應的能力。除此之外,能夠認可自己存在的價值,對自己的人生有責任心,能夠和周遭的人一起快樂地生活著,這樣不就是有好好長大了嗎?以這樣的標準養育孩子的話,心中就不會經常感到不安了。
只要不是前面所說的那七種情況,孩子無法好好成長的可能性其實非常低。就算其中有一兩個情況是符合的,孩子也不一定就無法好好長大。會因為那樣的狀況受到傷害是肯定的,但孩子也有可能可以在父母以外的人身上得到幫助,克服心裡的創傷。
但也有可能會出現相反的情況。也就是說,就算父母並沒有做出上述的任何一種行為,也非常細心地照顧並保護孩子,孩子還是有可能沒辦法好好長大。舉例來說,孩子可能在成長過程中交錯朋友,或是遭受某種意料之外的牽連,進而做出一些不當的行為。但就算發生這樣的情形,只要平常親子間的溝通有做好,父母夠關心孩子的話,就能夠立刻察覺到孩子的不對勁,及時介入,阻止憾事發生。

孩子的生命力比大人還要更強大

在「擔心孩子無法好好長大」的煩惱之中,擔心孩子會生病的不安應該是讓父母親最焦慮的一個了。雖然不是說媽媽不去擔心,孩子就不會生病,但從結論來看,孩子其實比我們想像中還要更強大,他們的生命力和免疫力並不比大人差。不,應該說是比大人還要更強才對。在媽媽的肚子裡都能堅持十個月了,碰到小感冒或是一般的病痛,花不到幾天的時間就能恢復健康。孩子發燒或是咳嗽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會帶孩子去看病對吧?在經過醫生的診斷之後,我們會拿到一些藥,回家之後,也都會照著時間定時餵孩子吃藥對吧?就算送去幼稚園,我們也不忘再三叮嚀老師吃藥的時間。就這樣過了幾天,原本沒有半點活力的孩子又像是從沒生病過一樣,整天嘻嘻哈哈的,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我年輕的時候總是很擔心孩子生病,每次孩子生病的時候,總是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當時的我根本沒意識到原本病懨懨的孩子,怎麼總能在幾天之內就恢復健康,現在想想,就像發生了什麼奇蹟似的。年紀大了之後,就算只是感冒,都很難在幾天之內就好起來,但孩子之所以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康復,是因為有父母親迫切希望孩子能痊癒的心意、周圍人的幫助,最重要的還有孩子與生俱來的生命力,只有這些全結合在一起,才有可能發生這樣的奇蹟。
孩子的生命力就是如此強大,連媽媽的手都沒有碰過,就能在肚子裡堅持了十個多月才來到這個世上。「聯合新聞TV」曾在二○二一年一月三十一日做了這樣的報導,在美國,大多數感染過COVID—19的產婦所生下的嬰兒都是帶著抗體出生的。針對一千名以上的產婦及新生兒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曾經感染過COVID—19的八十三名孕婦中,有七十二名孕婦透過胎盤將免疫球蛋白G(IgG)抗體轉移至嬰兒身上。整個大自然和神都在幫助我們保護孩子。

儘管如此,孩子生病的時候總會成為職場媽媽最想辭職的時候。丟下生病的孩子去上班時,每一位職場媽媽心裡都會產生「我也沒盼著要享受什麼榮華富貴,怎麼忍心丟下孩子自己來上班」的想法。但作為一名媽媽界的前輩,我想告訴各位,只要孩子不是病得非常嚴重,就要抱持著「就算孩子生病,日子還是要繼續過」的想法才行。就算昨晚為了哄因為發燒不停哭鬧的孩子完全沒睡,抱著孩子哭了整晚,只要今天有辦法將孩子託付給某個人照顧,就算心痛也要放下孩子,繼續妳原本在做的事。
其實當我們會拿「榮華富貴」這四個字出來說嘴的時候,背後的原因並不百分百是因為孩子。原本就因為孩子生病覺得很辛苦了,還要到公司忍受職場上的壓力時,妳會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就算孩子生病了,如果上班的時候辦公室的氣氛很好,又或者是一天能賺一百萬韓元(約為台幣兩萬元)的話,我也就不會說什麼「榮華富貴」了。在妳要做一些重要決定的時候,可能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拿生病的孩子當藉口,因此,我希望各位能夠勇敢地面對自己的人生,好好生活。
當職場媽媽認真考慮要不要辭職的時候,通常就是如前面所說的,孩子病得非常嚴重時。例如醫生明明說過一段時間就能痊癒,現在已經比預計的時間多了兩三倍了,孩子還是沒有辦法恢復健康的時候。在這樣的情況下,可能會遇到光靠孩子天生的生命力也無法承受的問題,如果沒有人能幫忙在家看孩子的話,父母親就必須要將所有心力放在照顧孩子身上,畢竟孩子都病得這麼重了,根本不可能再將他送到幼稚園或安親班去。如果孩子只是暫時有點小病痛,就要堅強地繼續過生活,但如果病情嚴重的話,在面對和孩子安全無關的事時,都要果斷地做出決定。只要心裡很清楚面對這兩種情形下該如何應對,日後就算孩子真的生病了,也不會過於惶恐不安。

如果真的因為孩子生病而不得不辭職,心裡便會冒出許多不安的念頭,像是「現在辭職的話,以後還能找到這樣的工作嗎?未來復職的時候,我的上司可能會是年紀比我還要輕的人,這未免也太傷自尊心了。」我曾經也有過那樣的想法。有一次,孩子感冒了半個多月都沒有好轉,我服務的醫院裡的醫生幫孩子換了幾種藥,也給了我很多建議,但結論是不到需要住院的程度,只要我再等一陣子看看。當時我很擔心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別的問題,整個人變得極度不安,工作的時候總覺得做什麼都不順。那時我就在想,如果再過一週,孩子還是沒康復的話,我就打算提離職了。但下一秒,我的腦海裡就冒出了上述的那些想法,陷入了苦惱之中,但幸好孩子在那個週末就突然痊癒了,曾想過離職這件事也被我拋在了腦後。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後,我偶然有了重新審視當時那些想法的機會。「現在辭職的話,以後還能找到這樣的工作嗎?」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就算很難重新回到同樣的職場,但一定會有類似的地方的。不是因為沒有地方去而不去,純粹是因為「我不想」才不去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突然發現「上司成了年紀比我還要輕的人,這實在太傷自尊心了」的想法其實也是一種過分自戀。如果我因為養育孩子,停了一段時間才重新開始工作的話,當然會跟不上屆時的潮流,那麼讓那些能夠完美掌握當下趨勢的人當上司,不是很理所當然嗎?如果我有足夠的實力,我就能追上對方,如果能力還不夠,就還要繼續學習。如果用職涯中斷這個詞,就會有種像是斷了手還是斷了腳一樣的感覺,似乎一旦面臨這個情況就再也沒有挽回的餘地,會讓人的心情變得很糟。但如果將這樣的情形說成是「因為有一段時間沒工作了,所以需要再適應」的話,就不會讓人感到喪氣了。
假如孩子已經病到需要父母親辭職照顧,卻還是因為某些理由死撐,硬是不提離職,在職場上也很難好好地工作,到頭來只會在職場上不停受到挫折,表面上看起來是在上班,但其實已經進入一個內部經歷中斷的狀態。一間企業最想要的人才,應該是一個能夠全心全意專注在公司的業務上,不被任何事情所影響的人,也只有這樣的人才有資格獲得升遷的機會。所謂職場,就是一個如此不人性化的地方。

成為媽媽之後,升遷、育兒、提高年薪和家庭的穩定之間必然會有矛盾,有時還會冒出:「明明別人就可以家庭事業兩得意,為什麼我的路就特別坎坷呢?」的想法,甚至開始埋怨起自己的八字。即使如此,如果決定要先提離職專心照顧孩子,之後再復職的話,我希望媽媽們都能記得一件事,那就是通往幸福的道路並不是只有一條而已。復職之後,就算過去職等比我低的人成了上司也沒關係,因為上司必須要承擔許多責任,在底下工作的我工作起來會更輕鬆,對於工作以外還有很多事情要忙的媽媽們來說,這反倒是一個非常好的職位。當然,能夠領到的薪水勢必會比上司還要低,但同時也可以得到更多能和孩子一同度過的時間,金錢並不是唯一的價值。
如果沒有孩子的話,大概到死都不會有這樣的想法,但如果是為人父母的人,就一定會認同世上沒有比孩子生病更可怕的事了。和孩子的健康相比,其他像是職等、年薪還是名譽等壓力其實都取決於個人的想法。身處高位固然有它的好處,但即使事實並非如此,其實生活也能繼續過下去,這件事對是否能好好生活來說一點都不重要。

用兩句話做總結:在父母正常養育孩子的狀況下,孩子無法好好長大的機率非常低。雖然經常會有一些小病痛,但孩子本身的生命力非常強大,恢復的速度非常驚人,所以可以不用太過不安。
1 2 3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