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以後,我只為自己呼吸:38種活出自己的療癒練習

  • 作者:Poche
  • 譯者:連雪雅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4/04/29

  • 定價:340元
  • 優惠價:79269
  • 優惠期限:2024/12/31止

  • ISBN:978-626-7397-40-4
  • 系列:UPWARD
  • 規格:平裝/240頁/14.8x21cm/普通級/套色印刷
  • 分類:心靈勵志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不必勉強自己變得積極



有時看到「自己取悅自己」
這樣積極的言論,
會覺得「我做不到……」
而感到沮喪。
只要想成你已經很累了就可以了。

看到有人「花一年的時間就變好了!」,
會覺得「我還是老樣子……」而難過。
看到有人「靠這樣的方法恢復精神了!」,
會覺得「為什麼我做不到」而痛苦。
其實只要想,是每個人受傷的程度不一樣就可以了。


「要變得更積極才行!」為此而努力的人越來越多,但一輩子都活得很積極是不容易的事。

就像我們能夠感受冷熱變化,卻無法只感受冷或熱。若刻意不去感受其中一方,另一方的感受度也會變得遲鈍。

為了變得積極而去勉強壓抑「消極」,結果就是難以感受積極的情緒。每天的樂趣變少,到頭來覺得活得很累。



假設你產生了「討厭」的情緒。

「討厭是不好的事,我要積極正面地思考!」,乍看是很積極的想法,其實是在否定自己的感受。就像是用「不行!」去否定覺得討厭的自己,指責自己要用別種想法思考事情。

越來越多人在無意識的狀態下不斷累積自我否定,結果非但無法變得積極,還只會讓消極情緒持續膨脹,覺得活得很累。



用「不行!」去否定自己的意見,你的心情就會變得積極嗎?

與其這樣,認同自己的意見,應該更能讓你的心情變得積極吧?

產生「討厭」這種負面的情緒時,請先試著接受它。

比起勉強自己用積極的心情思考,「為什麼覺得討厭?」、「啊 —— 是因為這個理由覺得討厭呀」、「怪不得會覺得討厭呢」,像這樣重複自問自答,接受自己的意見,消極的情緒就會消失。

認同自己的意見,消極的情緒就會轉為積極的情緒。


我不是想告訴各位「不變得積極也沒關係」、「不需要積極」。
我想說的是,不必為了變得積極,過度壓抑消極。


不過,有些人對於積極的言論會感到棘手,那也沒關係。

知道自己「對於積極的言論很棘手」的話,刻意避開就可以了。與其去看令自己感到難受的積極言論而心情低落,不去看才是明智之舉。

就算是金玉良言,也未必適合所有人。

沮喪低落或感到疲累的時候,有些事「不做也沒關係」,每個人都有「不做比較好的事」。


看到積極的言論,勉強自己打起精神,就像是在感冒發燒、全身無力的狀態下,還想著「這樣下去不行,必須增強體力……」,勉強自己去健身房做運動,搞得自己又累又辛苦,沒什麼好處。

正因為我們處於網路資訊發達的時代,更要正視自己「想看」或「不想看」的心情,慎選適合自己的資訊。

覺得不安的時候,請先思考「現在」


明天、一個月後、一年後……
有些人想到將來的事會感到不安。
那是因為「無法預知」將來。
大腦對於無法預知的事容易感到不安。
不安會引起恐懼,
讓你想像起負面的將來。


沒事的!
你不是想太多,
請先想一想「現在」該怎麼過。


明天、一年後、十年後……試著想像自己會變得怎樣。

還在做現在的工作嗎?有沒有金錢方面的問題?過得幸不幸福?……你是否產生了各種不安呢?

對於將來的事會越想越不安是人的習性。

那是因為,人無法預知將來。

對於「無法預知的事」,大腦會想辦法解決。

不斷思考,想東想西,追尋記憶,拚命尋找答案。



接下來,請看一看下頁的三題填空,但是不回答也沒關係。

* 9×9=【 】
* 奶油【 】芙
* 日本環球【 】城


怎麼樣呢?

儘管前文說「不回答也沒關係」,你的大腦卻已經想到了答案。

其實,人類的大腦有「無意識填補空白」的特性。



若是這種簡單的填空問題倒還好,但對於將來的「空白」,沒人能回答。

因為想不出答案,大腦會被困住,持續地思考。



究竟大腦裡發生了什麼事?透過一個例子來想一想。

【例】睡前想到「為什麼我不能像大家一樣做得好」,想起過去的失敗,心情低落。



這個情況的疑問是「為什麼我不能像大家一樣做得好」。

大腦為了解決這個疑問,開始尋找「不能像大家一樣做得好的原因」。



* 比起其他人,自己能力不足
* 做事沒效率
* 這麼說來,父母也說過「○○很能幹,你卻……」



大腦會從記憶中收集「做不好的原因」。

接著會發揮「填補空白的習性」,設法拼湊出「無法像大家一樣做得好的自己」的形象。

因為沒有正確答案,大腦不會停止思考,只是一股勁地收集「做不好的理由」,結果讓你的心情更加低落。



事實上,大腦根本不在意「那是怎樣的空白(疑問)」。

它只是因為「討厭不知道,所以想填補空白」而持續思考。

因此,對於前例那樣的負面疑問,也只是拚了命地想填補空白而已。



不過,請放心。

大腦「填補空白的習性」並非只針對負面的疑問。



對於正面的疑問,大腦也會發揮這個習性。

就像負面的疑問會擴大負面的心情,正面的疑問也會擴大「正面的心情」。

所以,不要執著於問題點,而是著眼於解決方法,不安就不容易擴大。



例如,心情不好的某人令你感到棘手。

這時候去想「那個人為何老是不高興?」,大腦就會開始尋找「那個人不高興的原因」。

可是,答案只有對方才知道,所以大腦會持續不斷地思考。



如果是著眼於解決方法,就會去想「怎麼做才不會在意心情不好的那個人」。當問題變成自己的事,就會找到解決方法。找到解決方法就不會一直去想某人的事。



不斷思考陷入不安,並非你的個性所致。

不要責怪自己的個性,請記住「這是大腦的習性」。只要減少自責,你的心就會變得輕鬆。



假如心中的不安仍然會擴大,請試試看「不去想問題點,聚焦在解決方法」吧。
1 2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