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小時候,我用盡全力,就是要離開皇后區那個地獄般的狹小公寓,然後我上了大學,讀了法學院,成為紐約市史上最年輕的新聞媒體秘書,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中,我與朱利安尼市長一起協助民眾。之後我擔任世貿中心重建工程的營運長,又成為美式足球紐約噴射機隊(Jets)業務營運執行副總裁、邁阿密海豚隊(Dolphins)副主席和RSE創投公司的聯合創辦人。
我一直覺得自己可以投身商界,但我發現自己在出乎意料的領域也能成功,從出現在《創智贏家》到主持自己的試播節目,再成為哈佛商學院熱門課程的高階主管教師。我見過三十年來每一任的美國總統,最近還得到教宗方濟各私下召見,因為我們都熱衷於促進人權。
但我也經歷過大大小小的失敗。我本來設想能以意氣風發的故事來揭開這本書的序幕:也就是在二○二○年秋天,我站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講台,仰望飄揚的鮮橙色旗幟,上面印的標誌是我在經濟動盪下創立的新上市公司。我籌集二億六百萬美元,成立「全通路收購公司」(Omnichannel Acquisition Corp.),公司旨在發掘、併購極具潛力的消費電商,讓公司不斷壯大。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組建由消費產業巨頭組成的董事會,日以繼夜地工作了好幾個月,除了得同時兼顧我的其他工作之外,還承受許多意想不到的壓力。我在紐約證交所敲鐘,CNBC(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也進行現場直播,結果隔天我就染上新冠肺炎和雙側性肺炎,當時疫苗甚至連個影子都沒有。
在我付出更多努力的一年半之後,就在我準備幫金恩保險公司(Kin Insurance)上市掛牌時,這筆生意失敗了。我可以把責任歸咎於經濟環境(通膨飆升、高成長股票大跌、公司最大的競爭對手〔也是比較點〕轟然倒下,整個保險科技產業因此蒙上一層陰影),但歸根究柢就是我失敗了。
我大可休養一番,重振旗鼓,決定只做必勝的安全專案。但我卻反其道而行,我選擇提高風險,離開《創智贏家》,冒險主持自己的節目,推出元宇宙基金,還寫了這本書。我的理念讓我相信,「全通路收購公司」的失敗是為了帶來更好的結果,所以我繼續努力,追尋更多自由和更大的自主權。我放棄海豚隊的職位,辭去好幾個董事會的職務,繼續更大規模地破釜沉舟,以尋求更高的回報。
◎ ◎ ◎
這不僅是我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是這樣,這就是歷史。多數人以為,破釜沉舟的致勝策略出自西班牙征服者艾爾南.科爾特斯,他在一五一九年從古巴航行到墨西哥的猶加敦海岸,試圖征服阿茲特克人。但事實上,科爾特斯只是個滅絕種族的惡棍,可能一艘船也沒燒過。
真正功不可沒的人是孫子。他的著作影響了領袖人物千百年,他強調只要存有可能,就要以和平為重,並且將準備工作視為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孫子主張保持靈活的重要,這不僅是戰場上致勝的關鍵,也是董事會成敗的關鍵。
孫子的教誨啟發後世的戰士,包括凱撒大帝,他率軍從羅馬航行到愛爾蘭,準備征服英格蘭。船隻抵達岸邊時,他和部下看到敵軍人數更多,他們大可撤退。但凱撒決心完成任務,他想讓戰士以及即將面對的敵人知道,他們不考慮撤退,這一仗非得打個你死我活。「燒掉所有船!」凱撒一下令,他們就再也沒有回頭路。
更近代的案例是二○二二年,烏克蘭喜劇演員出身的總統弗拉基米爾.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遭到俄羅斯敵軍包圍,美國提議協助撤離。整個自由世界都認為,烏克蘭不可能挺過俄羅斯入侵,如果澤倫斯基不盡快放棄基輔,那就死定了。但是烏克蘭總統在廣播中拒絕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提議,證明自己攻讀過歷史與心理學。他說:「戰場在這裡,我需要的是彈藥,不是逃跑。」
澤倫斯基向對手俄羅斯和全世界表明,他已經自斷後路。他破釜沉舟,準備一決生死。事實證明,他堅定的反抗態度具有感染力,他就用這幾句話激勵了烏克蘭全國上下,最後還打動北約,一起對抗俄羅斯。
當年紐約噴射機隊經歷二連敗,打入二○一○/二○一一季後賽的希望迅速煙消雲散,當時我和他們一起住在匹茲堡的飯店,擅長激勵人心的總教練雷克斯.萊恩(Rex Ryan)為了喚醒球員內心深處的渴望,講得慷慨激昂。雷克斯滿臉通紅,聲音嘶啞地分享孫子的智慧,兩頰也隨著每個字抖動。就像《紐約時報》後來的報導所述,「『他們燒了自己的船!』(雷克斯)大喊,『我只要求你們給我七週!』」
「噴射機隊的球員熱血沸騰地走出宴會廳,」《紐約時報》寫道,「有幾個球員說,他們當晚徹夜難眠。後來噴射機隊打敗鋼人隊(Steelers),是他們本賽季的精采凱旋之役。」
那一刻令人激動。我真心相信,「破釜沉舟」的比喻觸動球員內心的開關,激發他們也不自知的更深層潛能。此後我就忘不了那句話,因為我深知,早在我明白如何言喻之前,我的決策就遵循這個信念。
我不像孫子,我從未上過沙場,也不像身陷重圍的澤倫斯基,必須對抗敵人捍衛民主;但我的人生一路走來,卻有數次情勢險峻,危急不亞於戰爭。我不只在赤貧中長大,童年過得毫無指望。獨自撫養四個兒子的母親病入膏肓,在我眼前日漸衰弱,我才二十六歲,她就撒手人寰。我要像鄰里多數孩子一般淪落是很容易的,他們吸毒、坐牢、一事無成,很多人甚至早早過世。我的天賦在於我看到另一條路,也選擇踏上那條路。
我人生中所有成就,都要歸功於我在辛苦的高中歲月中就明白的事,救兵永遠不會來,宇宙也不欠我。人生只有一次,沒有人會幫我指引方向。
我在我投資的每個企業和我認識的每個成功人士身上,都看到這種行為模式。他們明白一切都得靠自己,別人做什麼不重要,甚至別人怎麼想也無關緊要。我將在接下來的章節討論,「相信自己的直覺並付諸行動」有多重要。人們的夢想會夭折,多半是因為猶豫不決,而不是迅速行動。當你躊躇不前;當你拐彎抹角;當你把注意力分散在實踐目標,和建立自以為需要的安全網之間,都讓人不得不問:你還在等什麼?
◎ ◎ ◎
科學也證明了這一點。已知的研究結果教人不得不相信,備用方案會阻礙我們邁向成功,選擇太多反而讓我們動彈不得。
不確定自己採取的行動是否正確、時機是否恰當,或幻想身邊所有人早就想過你的好點子,這些都無所謂,但如果你懷抱這些疑慮,我保證你只會自毀前程。要訓練自己的心智在得到充分證據之前,或在直覺和數據的間隙之間把握機會,才能成功引爆潮流。學習自信地「破釜沉舟」,燒掉有害的「B計畫」,就能縮短思前想後與付諸行動之間的延宕,得到莫大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