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到底生了什麼病?「怪醫豪斯」真實版!讓醫生也驚奇的怪病事件簿

Ein ratselhafter Patient

  • 作者:丹尼斯.巴維瑟/海可.勒克
  • 譯者:顏徽玲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6/09/02

  • 定價:280元
  • 優惠價:79221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86-93313-4-0
  • 系列:TOPIC話題
  • 規格:平裝/240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健康養生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37 肚子裡的釀酒廠
  

慕尼黑啤酒節大桶啤酒把遊客灌得酩酊大醉的情形,也發生在一個美國人身上。不同的是,他堅持什麼事也沒做,一滴酒也沒沾,就醉醺醺了。他的醫生不相信他的鬼話──這可犯了大錯!


有一個六十一歲的病人到賈思丁‧麥克卡瑟(Justin McCarthy)的診所求診,他表示五年來身體一直有狀況。二○○四年他因為腳傷開刀,當時有服用抗生素,之後就開始有一連串詭異的症狀出現──只要喝兩杯啤酒就會酩酊大醉。

兩杯啤酒?慕尼黑啤酒節的兩杯是整整兩公升,但是病患堅持他有時候一滴酒也沒喝,卻還是醉醺醺的。病患的太太是護士,她開始記錄先生喝醉的時刻。為了佐證她的主觀印象,他還買了酒測機,也就是美國警察臨檢時用的儀器。



血液中的酒精濃度超過千分之三

酒測儀經常測到病患血液中的酒精濃度為千分之三點三到四之間,而病患和他太太都無法解釋這麼高的酒測值。偶爾她先生會吃點含酒精的東西,例如包酒的巧克力,但是這也無法解釋他的酒精濃度會高出禁止駕駛的界限。從病患太太的紀錄看來,如果病患之前少吃一餐、做運動,或前晚喝了酒,酒醉的情況就會出現,測試酒精濃度也可以證實。39

患者醉生夢死的症狀一年比一年糟。二○○九年十一月,患者被送到醫院急診,那天他並沒有喝酒,但是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卻高達千分之三點七。醫生將他留院觀察二十四小時,把他當成酒精中毒的病患治療,完全不相信他說沒喝酒的事實,反而認為他跟其他酒鬼一樣,是偷偷喝酒的。



腸道搜尋

隔年一月,消化科醫生麥克卡瑟徹底檢查病患的腸胃,發現除了他的酒精問題,病患的血壓和血脂都過高。病患並不記得自己有腸胃問題,但是醫生認為他的酒精問題應該和腸胃有關,除非他真的偷偷酗酒。

測試不同醣類的消化功能並沒有發現異常,麥克卡瑟醫生還做了腸道內視鏡,利用鏡頭仔細檢查病患的腸道。最後,他果然找到了日後解謎的關鍵──病患的胃裡有幽門螺旋桿菌,這種細菌會造成胃潰瘍。更刺激的是,醫生竟然在病患的糞便檢體裡發現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糞便裡的啤酒酵母

這種酵母,正如拉丁字源所示,是用來烘焙、發酵啤酒用的。難道這酵母是酒精問題的罪魁禍首?

二○一○年四月,病患住院觀察二十四小時。住院期間,醫生檢查他是否有帶酒,並且不讓他接見訪客。他整天吃葡萄糖或含糖豐富的食物,因為糖需要酵母才能產生酒精。實驗進行期間,醫生每兩個小時測量一次病患的血液酒精濃度,每四小時量一次血糖濃度。德州官方也派員實施酒測。下午時,血液酒精濃度上升到每一百CC一百二十毫克,呼氣酒精濃度為千分之一點二。



病患的體內釀酒廠

真相終於大白!醫療團隊的診斷為:自動釀酒綜合症(Auto-Brewery Syndrome),或稱腸道發酵綜合症(Gut Fermentation Syndrome)。這個病名聽起來像個低級笑話,實際上真的可以在醫學文獻裡找到一些病例報導。這種病人的體內有過多酵母,將食物發酵成乙醇。日本醫學界在七○年代就曾報告過類似案例,病例一為十三歲的小女孩,另一個則是三歲小女孩,兩人都有腸道畸形的問題。

醫生先使用抗真菌藥劑氟康唑(Fluconazol)治療這名德州的病患,接著使用制霉菌素治療。為了使病患的腸道菌群恢復正常,醫生還開了益生菌。治療期間他必須避免攝取糖分,也不能喝酒。



酒測濃度零

醫生的療法果然有效控制了體內酒精成分──連續十週,病人的酒測濃度皆為零。接下來的糞便檢查也沒有發現酵母,醫生便針對胃部的幽門螺旋桿菌治療。

這種不尋常的疾病並不能被酒鬼拿來當藉口。這名德州病患受苦六年後,終於可以證明他沒有酗酒。這個病例也讓醫護人員上了一課,也就是即使覺得病人的診斷顯而易見,仍然必須傾聽病人的說詞。
1 2 3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